因为出生在国庆节,所以他的父母给他起名叫“建国”;因为选择学医,所以加班成了家常便饭,就连每年的国庆假期也鲜少有例外……他就是太原市第二人民医院骨科副主任刘建国。10月3日,在医院门诊室里,山西晚报记者见到了这位已经从医34年、被众多患者赞不绝口的医生。
找他就诊的人络绎不绝
见到刘建国的时候,他刚刚从急诊室里出来。“那是个82岁的患者,前一天晚上摔倒了,但人比较固执,不听家人的劝来医院,刚刚才被送来,所以我们几个科室的大夫去会诊一下,看看老人的情况,然后决定治疗方案。”刘建国一边说,一边坐到了诊疗桌前,还不忘把等在诊疗室外的患者叫进来。
走进来的是一对父子。
“孩子怎么了?”“把手抬起来我看看。”“疼不疼?”……经过一番细致的询问与看诊,刘建国了解到,孩子前一天运动的时候把胳膊伤到了,虽然不太疼,但是手臂不能弯曲够到肩膀。为了能更清楚地进行下一步诊疗,刘建国让孩子父亲带着孩子去拍X光片。
趁着这对父子去拍X光片的工夫,又有一对头发花白的老夫妻走进了诊疗室,来咨询足部拇外翻手术后的拆线问题……就这样,不到半个小时的时间里,刘建国就接诊了好几位患者。
“这还是节假日,平时可能会更忙。”刘建国说,他虽然是骨科医生,但专业方向主要是足踝部位的病症,所以平时门诊的病人,他几乎无一例外地要握着患者的脚,通过望、触、动、量来检查患者足部的活动度,进而进行诊治。而随着这几年普通人对运动的重视,找他看诊的已经不仅仅是老年人了,“可以说各个年龄段的人都有,各种问题也都有,比如踝关节的损伤、韧带的损伤等。”他说。
繁忙是工作的常态
刘建国是1967年10月1日出生的,今年正好55周岁。“当时是建国18周年,我父母就给我起名叫‘建国’了。”说起自己的名字,刘建国的话语里不自觉地带着点自豪。但也是因为出生在这一天,刘建国更觉得,自己应该不断精进专业知识,“只有不断学习,才能更好地为患者服务。”
因为从小就结识了一位老中医,刘建国走上了学医的道路,也做好了付出的准备。2004年,他跟着国内著名足踝外科专家张建中教授进修,2005年的时候率先在省内开展了足踝门诊。2013年10月11日,由他主导的华北地区首家足踝外科矫治研究所挂牌成立。现在,刘建国每周三、周五上午出足踝专家门诊,其他时间不是在给患者做手术,就是在钻研业务知识。“医生不是一劳永逸的工作,我们的医学在发展,知识也在更新,患者的病种也在更新,我们只有继续钻研,专业才能越精,也才能更好地为患者服务。”刘建国说,目前,他每年门诊量在3000多人,年手术200多台,除了市民日常看诊外,还有不少周边县市的患者慕名而来,所以门诊量、手术量都在逐年增多。
说到自己工作的繁忙时,刘建国的话语中又不自觉带上了对家人、尤其是对女儿的愧疚。因为从参加工作开始,他可以说是一年365天全年无休,“节假日期间更不能休息了,我们都要值班的。”刘建国说,而这种值班经常都是24小时连轴转,有时候还会遇到急诊和手术。
“记得我家姑娘4岁的时候,有一次我值班,刚好夜间10点有个急诊手术,我爱人又值班,我们只能把姑娘一个人留在家里。”刘建国说,他的爱人也是一名医务工作者,当天晚上的夜班回不了家,所以当他凌晨零时回家后,一开门就听到姑娘叫他,说自己因为害怕一直没有睡觉。当时刘建国的内心充满愧疚:“没有给女儿应有的陪伴,这是做父母的失职呀!”这件事,虽然已经过去了十多年,但依然让他记忆犹新。
“一个班30来个小时对于我们来说是家常便饭,节假日就是普普通通的工作日,所以陪家人的时间确实很少。”刘建国说,“尤其我的生日又是国庆节当天,从医这么多年,经常碰到国庆节当天值班的情况,时间长了也就习惯了,而且每个生日都能够与国同庆,何其有幸。”
一句“谢谢”是最好的褒奖
刘建国所在的太原市第二人民医院,患者以老年人居多,“我们科室也一样。”他说,从医这么多年,他最大的感受就是“沟通很重要”。“尤其是近几年,80岁以上甚至90岁以上的病人越来越多,所以手术前和手术后的检查和沟通也就越来越重要。”
刘建国举了一个例子:前段时间,骨科收治一例92岁老年股骨颈骨折的患者,老人因顾虑术后问题病情已经拖延了一个月,老人和家人都饱受煎熬。“后来经过以前在我们医院手术的患者家属介绍,家属就把老人带到了我们医院。”刘建国说,当时给患者检查的时候,发现患者合并十多种基础疾病,入院后经过几个科室的全面评估,刘建国才把老人的7个子女叫在一起,开了一个家庭会议,讨论了手术的风险和医院的手术预案。
“老人的年纪大了,又有多种基础疾病,所以当时已经做好了被家属拒绝的心理准备。”刘建国说,但让他没想到的是,在他说清手术的各种风险和紧急预案后,老人的几个子女竟然异口同声地说:“刘主任,我们完全信任你,按你说的做吧。”听到这样的回答,刘建国觉得非常感动,“这说明患者及家属对我们非常信任,这是对我们工作的支持和认可,我当时就觉得自己不能辜负这份信任。”刘建国说。
带着责任感,刘建国认真完成了手术,术后,老人经过一系列波折的治疗过程,不仅在医院度过了自己的93岁生日,还顺利地痊愈出院了。而就在老人出院前,还专门找到了刘建国,对他说了一声“谢谢”!
“听到一个耄耋之人说‘谢谢’,那种感觉,比发了奖金还让人觉得舒服!”刘建国说,而这样的故事,在骨科病房里不胜枚举。面对各种感谢与荣誉,他自己反而觉得“患者来找你,并不是有求于你,而是有需要,我们当医生的,解决了患者的病痛,满足了患者的需求,这就足够了。”
山西晚报记者 张梦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