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天到了,母亲菜园的辣椒渐渐红了。每一个这样的日子,我都会一遍又一遍地想起母亲做的糟辣椒。那些清贫的日子,吃着母亲做的糟辣椒,寡淡的生活就有了色彩。
秋天的清早,母亲拎上篮子,去菜园里采摘辣椒。满地成熟的辣椒,挂着蒙蒙的雾水,红彤彤地掩映在辣椒叶里,母亲轻轻分开辣椒绿色的枝叶,采摘长条个头,色泽红艳,肉质饱满的辣椒来制作糟辣椒。
夜晚,母亲细心地把辣椒蒂去掉,把它们清洗干净后倒入簸箕,让辣椒沥干水分。同时,母亲又洗好一些姜块、蒜瓣,以便备用。辣椒、姜、蒜都沥干水分后,把它们放在洗净的木盆里,就开始剁糟辣椒了。剁糟辣椒的菜刀是特制的,刀刃呈扇形,刀柄约六十公分长。母亲一边熟练地剁辣椒,一边和我们闲聊,欢声笑语中伴着错落有致的“咚、咚”的剁辣椒的声音,演奏成了一支欢快的协奏曲,和着沁人心脾的辣香味,飘漾在村落的上空,令人沉醉。
待母亲把辣椒剁成差不多指甲大小的块状后,她往盆中撒入适量的盐,再倒入一些白酒提香,有时也会撒上一把新鲜毛豆一起搅拌,那碧绿的毛豆如点点翡翠落入一片红玉之中,格外好看。接着母亲把这些食材装入陶瓷土坛里封存,通常母亲不会把坛子装得太满,如果装得太满,辣椒发酵后会溢出来。最后母亲在陶瓷土坛的沿边倒入清水,盖上盖子。
十来天后,一坛地地道道、绿色天然的糟辣椒就可食用了。母亲揭开土坛子盖,一股清香扑鼻而来,夹杂着丝丝缕缕的蒜香和姜香,嘴馋的我迫不及待地想尝一口。自家的糟辣椒当成一盘菜,配着素炒大白菜、炒土豆以及柴火饭,吃得酣畅淋漓。
在家乡,无论荤菜素菜,无论炒菜汤菜,只要加上一点糟辣椒,似乎就有了画龙点睛的作用,菜肴就会多了一点香,一点辣,一点酸,一点鲜,让人唇舌生津,胃口大增。糟辣鱼、糟辣木耳、糟辣回锅肉、糟辣蛋炒饭……糟辣椒是每一道菜的“灵魂”伴侣,吃到嘴里脆爽酸香,有着其它辣椒所不能赋予的滋味,清贫的岁月里,糟辣椒丰富着我们的味觉和生活。
后来无论是外出务工还是求学,我都会带上一小罐糟辣椒,以满足那思乡的味蕾。
彭宝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