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版:往事

同学情深一甲子

  我和岳裕芳是阳曲县老乡,又是同班同学,他大我一岁,如今我俩都已耄耋之年,60年的相处情谊深厚,好多事我至今仍然记忆犹新。
  我的老家是阳曲县故县村,岳裕芳是南白村人,1954年我们升入太原一师,成为中师13班同学。为成为合格的人类灵魂工程师,做到德智体全面发展,我俩努力学习,在学好专业知识的基础上,还各有所长。他擅长绘画,所画的漫画常登在报刊上。我喜爱文学,豆腐块文章偶尔也会被报纸采用,这都离不开当年老师们的辛勤辅导。
  在毕业前的班级晚会上,我尝试着写了一篇短小精干的小相声。老师修改后,由我和郑建洲同学演出,笑声不断,受到了师生们的好评。
  我想,将来要想当个好老师就要十八般武艺样样精通,这样走上岗位才能得心应手、游刃有余。中师毕业后我俩都当了11年中小学教师,被誉为全才,后经实践锻炼增长才干,岳裕芳被调往阳曲县文化局,当上了文化馆馆长;我也成为教研室督导员,指导中小学教育教学工作的开展。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县区交通很不发达,我回乡探亲,坐火车或汽车只能到阳曲县县城黄寨后,再从同学岳裕芳家借自行车回故县村。十华里的路程,骑车也得个把小时,每次和岳裕芳相见,都会互述同学情谊,谈工作、话家常。大家互相鼓励、共同上进,父母也为我有这样的同学而高兴。
  从相识到如今,我们之间的友谊已经走过了一个甲子。这份同学情谊令人珍惜,我会永记心中。

王之保(太原)

分享到:

过往期刊

  • 第2022-11-08期

  • 第2022-11-07期

  • 第2022-11-04期

  • 第2022-11-03期

  • 第2022-11-02期

  • 第2022-11-01期

  • 第2022-10-31期

  • 第2022-10-28期

  • 第2022-10-27期

  • 第2022-10-26期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