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由中央文明办和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共同组织的“中国好医生中国好护士”2022年9月月度人物揭晓,长治市第二人民医院神经外科主任程杨玉入选“中国好医生”,他也是我省今年以来唯一获此殊荣的。为此,山西晚报记者对程杨玉进行了独家专访。
身着素净的白大褂,戴一副近视镜,说话时透露着儒雅平和,脸上始终带着亲切的微笑,这是程杨玉给记者的第一印象。从医23年间,他仿佛是名“侠客”,紧握手术刀,行走在脑神经和血管之间,精准“出刀”,将一次次不可能变为可能。
向生命“禁区”发出挑战
“多亏了程主任的妙手回春,要不是程主任,我大哥就没有今天。如今我大哥恢复得特别好,今年还开农用车下地里收秋了。”提及程杨玉,屯留区农民彭连根感激之情溢于言表。4年前,彭连根的哥哥彭天根患病不能吃饭,不能走路,生活都不能自理,前往北京某医院就诊,被诊断为梅杰综合征,只开了些镇痛药,没有进行手术。随后他又去北京另一个医院就诊,医生称需要做两次手术,费用需60多万元。彭天根回长治来到长治市第二人民医院,程杨玉主任了解情况后,对其进行脑起搏器植入术,治好了他的梅杰综合征,仅花了10万元的医疗费,还全部报销了。
人的大脑如同一台极为精密的仪器,结构复杂,功能强大,也被称为人体的“司令部”。人的大脑中,密布着神经和血管,脑部手术比其他手术难度更大、要求更高。敢于“动脑”,方显英雄本色。而程杨玉,就是一位善于“动脑”的人,多年来,他为无数患者施行了脑部手术。
“要不是程主任,我现在都没爸爸了!”提起程杨玉主任,屯留区渔泽镇北渔泽村张女士万分感激。两个月前,她的父亲睡觉时突然昏迷不醒,在亲戚的建议下,张女士一家抱着一线希望将父亲送到长治市二院神经外科。“脑干梗死、脑疝加脑血管畸形,病情十分危急!”程杨玉立即组织人员成立抢救小组,迅速对患者进行体外呼吸起搏器治疗,同时采取综合意识障碍评估加昏迷促醒治疗。经过奋力抢救,患者终于转危为安,目前体征稳定,状态良好。
“病人的信任就是对我们最好的回报。”每天上午7点30分,程杨玉的身影就会出现在神经外科病房内,或查看病人诊疗情况,或与病人亲切交谈,或与医护人员交代注意事项,言语之间都是鼓励和关切。
做手术要干净,做人也要干净
从医23年来,程杨玉始终恪守着“医者大道,德为先”的初心,以一颗赤诚的仁人之心践行着大医精诚的誓言。
程杨玉总是为病人精打细算,让病人花最少的钱接受最好的治疗。有病人问他要手机号码时,他热情提供,即使病人出院了,也能随时拨打“专家热线”。他拒收“红包”,实在难以拒绝时,为了让病人及家属安心,他就先暂且“收下”,然后再把钱当作住院费用交到住院处。“他是一个好医生。”这是很多病人和家属对程杨玉的一致评价。
“在刀尖上跳舞,在悬崖上漫步”,这是人们形容神经外科医生最为贴切的表达。神经外科手术历来是外科里难度、精细度、复杂度最高的手术之一。程杨玉在临床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也练就了精湛的医术。
程杨玉医生还是多项技术的发明人,他带头研究的一种神经外科颅脑固定装置和神经外科用钻颅开孔器,一经投入临床使用,就以其良好的质量、更加便捷的拆卸消毒被同行采用,并获得山西省“五小”竞赛二等奖。
近三年时间,程杨玉开展了多项临床新技术新项目;2019年荣获山西省医学科学传播奖;2019年荣获山西省五小优秀成果三等奖一项、二等奖一项;2019年荣获长治市“五小”优秀成果一等奖;2019年荣获长治市最美科技工作者;2020年荣获长治市五一劳动奖章;2021年荣获长治市“五小”优秀成果一等奖;2022年荣获长治市最美科技工作者;2022年荣获山西省五一劳动奖章。
从医路上,程杨玉孜孜不倦,在提升自我的同时,竭尽全力为神外事业培养后备力量,当好一个传道授业解惑者。
科普成为又一项重要工作
“作为一个有责任心和爱心的医生,科普也是自己的责任。”虽然荣誉等身,但程杨玉最骄傲的是长治市健康协会会长这个身份。他不仅是一位医术精湛的医生,还是一位能说会道的宣传员。科普对脑血管病人是超前预防性治疗,是最廉价、最有效的益方良药,“平时多说一席话,病人就少出一次血。”
“送医送药授人以鱼,还要送防病治病的知识和方法授人以渔,只有这样,回访才达到长效,不至于走过场。”他常对随行的医护人员说。
临床中,程杨玉看到,有太多小病拖成大病,错过最佳治疗时机,“老百姓多掌握一些健康常识,有病能早期干预。”
2018年,长治市健康协会成立以来,程杨玉带领团队传播健康知识,更传播健康心态、健康习惯、健康行为、健康理念,先后深入农村、社区、企事业单位、学校等地,进行健康科普、健康义诊30余次,受益群众1万余人次;深入县区医疗集团进行医学系列巡讲,受益基层医务人员5000余人次。疫情发生以来,他还筹建开通了“健康长治大讲堂”线上健康科普栏目,开展科普教育100余场,受到广大网友的好评。
今年重阳节,程杨玉与团队在平顺县青羊镇中五井村开展健康义诊活动,除了义诊、科普,当天他还自费1.5万元为老人们购买了防疫及生活物品,为老人送上节日祝福。
如今,走出医院、到基层为群众做科普宣传已成为他的又一项重要工作。程杨玉表示,他将利用自身的专业优势,继续当好健康知识的“摆渡人”,在传播健康知识、提升健康素养的道路上会一直笃定地走下去,把更多的健康生活方式、疾病预防、疾病危险因素、康复护理等传递给需要的患者,尽可能帮助到更多的人。
山西晚报记者 张文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