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版:夜读

用长篇小说的方式展现宋韵文化,蒋胜男新作《天圣令》节选——

蜀道行,刘娥跟着婆婆逃难

  •   《天圣令》与蒋胜男此前创作的《燕云台》,以及正在创作的《铁血胭脂》一起,并称为“宋辽夏三部曲”。《天圣令》以刘娥一生的跌宕起伏为主线,着重呈现北宋初年太宗、真宗、仁宗三朝的政治人文历史风貌,讲述宋朝从建国之初的纷争离乱,到经历了内部的皇位之争与南北融合,再到建制定法,走向经济繁荣、百姓安乐的大时代故事。
      以往对宋韵文化的解读,多是从学术或者生活美学的角度出发,而用长篇小说的方式来展现宋韵文化的可谓凤毛麟角,《天圣令》刚好弥补了这一空白。该书入选2021年“优秀现实题材和历史题材网络文学出版工程”,是入选的7部长篇小说中唯一的古代历史题材作品。
      “天下未乱蜀先乱,天下已定蜀未定。”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西蜀之地,天险处处,一夫当关,万夫莫敌。然而这也是天府之国,锦官之城,自古繁华。可是从唐朝安史之乱开始,到如今宋太祖赵匡胤黄袍加身,这百余年间,天下动荡不安,军阀割据,民不聊生。新朝虽立,但民生反而更见艰难。宋太祖虽然收了蜀国,但领兵之人不恤民生,反而令民怨四起,再加上旧蜀势力未清,数年来兵灾连连。
      对于老百姓来说,本来只想安分守已地过日子,不管是蜀是宋,都不在乎,然而村庄不是匪来就是官来,抓丁索粮征役甚至是兵连祸结,最终这蜀山栈道之上,扶老携幼,尽是外逃的百姓。
      山道崎岖难行,走不多时,就有人脚底一滑,紧接着就是一声凄厉惨叫,只见一道人影掉下了万丈深渊之中。
      人群中发出阵阵叹息,却无人停下脚步,也无人过去看一下那哀哀恸哭的亡者家属。
      一路逃难过来,一路不断地看到死亡,人的心,也渐渐变得麻木了。
      这时候,后面山道上传来急速的脚步声,众人回头望去,却见一行大汉走来,一个个甚是彪悍,但见他们大多数挑着担子,前后有几个人,手执兵器在周围护卫。看他们的脚步,应是担子极为沉重,可是他们在这山道却健步如飞。
      大家不由地让开了一条道。有明白的人,就知道这是蜀中贩私茶的茶贩子,他们挑的都是蜀中特产的茶砖。茶贩子要在官府手中抢一口饭吃,自然是极凶险的事。因此茶贩出动,多则几十人,少则也有七八人,蜀中青城武风本就强盛,这些茶贩子也大多会些武功,在山道上走,行动极快。众人见他们来势极快,急急退开让开一条道,让他们茶担通过,免得被他们撞到,非死即伤。
      只是这人群中老的老小的小,未免行动不是很快捷,一个老妇人退得急了,忽然摔倒在地,一个女童忙扑上来,哭叫道:“婆婆——”抬头见一个彪形大汉已经站在面前,吓得呆住了。
      却见一个少年敏捷地扑上来,左手迅速拉开那女童,右手已将那老妇人一把拖起退后。那为首的茶贩子看了这少年一眼,也无暇说什么话,就带着人走了。
      等到那批大汉走远了,众人才又继续上路。那少年扶着老妇人,问道:“老婆婆,您没事吧!”
      那老妇人却半蹲在地上,咳嗽不止。那女童吓得直哭:“婆婆,婆婆,你怎么了?”
      那老妇人咳了好一会儿,才喘过气来,看着那少年,感激道:“小哥,刚才真是谢谢你了。”
      那少年笑道:“婆婆,你快别这么说了,都是逃难的人。”
      老妇人仔细看着他,点头道:“都是逃难的人,也难得小哥这么好心肠。你叫什么名字?还有什么亲人?”
      那少年收了笑容,道:“我叫龚美,本来是跟着师父一起学铸银手艺的。后来生计艰难,师父说他有个同门师弟在京城过得不错,就带我一起去京城投奔他。可是上个月师父生了一场风寒,就去世了。我一时无处可去,只好跟着大家往外逃。”
      老妇人点了点头,叹道:“是啊,这日子一天比一天不好过了,也只有逃到山外,或许能过下去。小娥,过来谢谢你龚美哥哥,刚才要不是他,婆婆这条老命就送了。”
      那女童刘娥忙怯生生地上前道谢,龚美看着这老妇人,似是病得不轻,再看那女童约莫十二三岁,也是面黄肌瘦的,实在是老的太老,小的又太小,这般乱世,如何生存得下去?上前一步扶住老妇人道:“阿婆,我扶着你走吧!”
      就这样,一行三人,在逃难的人群中,走走停停,向东而去。
      哪知祸不单行,这一行逃难的人走到半道,却遇上暴雨倾盆,栈道本就年久失修,中间经常会缺失木板,走得更是艰难。
      暴雨带来的并不止是崎岖难行,雨越来越大,冲击着山道,也冲击着山上的土石。忽然一声惊雷炸响,但见山体忽然塌方,一股泥石流滚滚而下,顿时将这蜀道上还在行进中的队伍吞没了。
      这支逃难的队伍约有四十余人,此时这山体塌方,顿时将队伍分成三块,只余前面和后面的廖廖几人站在断崖的两头满面惊恐,行走在中间的人,都已经被这股泥石流埋在了山底。
      这一行人逃难多日,原也是几拨人逃难途中凑到一起来的,如今这一股泥石流下来,居然冲走大半,剩下的数数竟只余十几个。那少年龚美正走在后头,才听得一声响,前日与他结伴的这一对祖孙,便已经压在了这山底下。
      龚美急了,拉着旁边一人道:“大叔,我婆婆和我妹子也被压下去了,我们得去救她们。”但诸人惧怕危险,又怕人都这么冲下去,还能活得几个。
      商议了好一会儿,此时雨势似乎稍弱了些,这剩的人互相看看,呆了半响,最终还是道:“我们下去看看吧,或还有活着的呢。”
      这中间虽也有人不愿意下去的,终究又不敢离了大队人马就三五个自己上路的,还是手挽着手,艰难地攀缘爬到山崖下。见着下面已经是惨不忍睹,尸体、鲜血和泥石混在一起,走得近了,才听得有人呻吟,顿时都奔了过去,拿手扒开泥浆,扒出了一个活人来。
      原本还有些不情愿而落后的人,见了还有人活着,顿时精神一振,也一起动起手来。挖到后来,又有后面走来的一队汉子也加入了救人的行列,刨了半天,终于把底下的十几个人刨了上来,天也快黑了。也是后来这拨汉子熟悉地形,带着众人在天完全黑之前,避入了这个破庙中。
      连年灾荒弄得十室九空,这间寺庙建筑宏伟,看来以前也是香火鼎盛,如今却成了一间空庙,外墙也塌了,门窗也坏了,神像也糊了,只余主建筑想是当年修得牢固,在风雨中倒还能遮蔽风雨。
      天黑下来的时候,雨下得更大了,后头那批汉子看似贩货的商人,也挑着货物,出行诸物也备置得齐全,当下就拿了锅子火石,烧上了水,先给诸人烧上了姜汤解寒,诸人再拿出些干粮就着姜茶吃了。这破庙自然没有柴禾,这雨中下得连树木也点不着,只得拆了些坏掉的门窗作柴烧着。
      这山体塌方,淹进去了将近三十人,只救回来不到一半,然而就这从危难中活下来的十几个人当中,当晚也走了三个,俱是内腑受伤,呕血不止而死。
      此时也就在这庙中的后殿,大雨仍在下着不止,一个大汉看着外面黑漆漆的天空,恨得指天大声咒骂:“格老子的,官家欺负人,大户欺负人,连这老天都欺负人……下下下,怎么不把这天下塌了!”
      他身后一个较为文气的青年走上前来,递给他一碗水道:“大哥,别生气了,咱们再慢慢想办法。”
      正说着,却听得里面忽然传来一声凄厉的哭声:“婆婆啊……”
      这声音太尖厉太凄惨,哭得这大汉的心也跳了一下,皱了皱眉头:“怎么又在哭了,小计,跟我看看去。”
      他与那小计回到前头,但见殿上如今横七竖八地躺了一地的人,血气直冲过来,那惨叫的呻吟的号哭的低泣的,人人俱是滚在泥泞血污之中,面容枯槁,三分不像人,七分倒似鬼。一眼看去,竟不似人间,仿若地狱。此时殿中也唯有这拨大汉带来的正在照顾着的诸人还有点人样。
      那小计眼尖,看着刚才哭声就在左边角落里,于是引着那大汉去了,但见一个老妇躺在那里,胸口污了一片血迹,却已经是一动不动了。
      一个瘦弱的女童跪在一旁,凄惨无助地痛哭着,她与那老妇人一样,头脸俱是泥污,看情况倒也似从坑里刨出来的,旁边一个少年低声地劝慰着。
      那青年小计,忙低声告诉那大汉,却原来刚才那老妇人与这女童俱是被泥石流冲击下来,那老妇人将女童扑在怀中,被救出来后,那女童不过是受了些小伤,那老妇人却是伤了脏腑,竟是刚刚断气了。
      说到这里,他也不禁唏嘘,可怜那女童小小年纪,这样的乱世如何能活得下去。

    分享到:

    过往期刊

    • 第2022-12-07期

    • 第2022-12-06期

    • 第2022-12-05期

    • 第2022-12-02期

    • 第2022-12-01期

    • 第2022-11-30期

    • 第2022-11-29期

    • 第2022-11-28期

    • 第2022-11-25期

    • 第2022-11-24期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