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慎终如始 精准防控

儿童感染新冠症状,看过来

北京市儿童新冠会诊专家组成员、北京同仁医院儿科副主任张谊总结了一份儿童感染新冠的症状及变化分析。

  儿童发病第1天
   单纯高热。婴幼儿高热可达39℃-40℃,警惕热性惊厥;6岁以上儿童中高度发热,多数38.5℃-39.5℃。发热频繁,可能4小时一烧。
  儿童发病第2天
  以发热为主,仍然高热但发热间隔延长。可能5-6个小时一烧。婴幼儿可能出现呼吸稍微急促的表现。6岁以上儿童病初即可出现干咳,无痰或少痰。
  儿童发病第3天
  热度逐渐下降。较前两天的最高体温会下降0.5℃-1℃,发热间隔延长,变成7-8个小时一烧。易发热时段:22时到次日凌晨4时。开始出现鼻塞、流涕、食欲下降、干咳变湿咳(有痰)。
  儿童发病第4-5天
  低热或不再发热。咳嗽明显加重。鼻塞流涕,清涕变黄涕或脓涕。注意:气道分泌物增多,多是病情好转的表现。
  儿童发病第6-7天
  经过对症治疗,基本上症状会逐渐好转。跑动时会咳嗽,日常较为平稳。部分患儿可能会开始出现胃肠道功能紊乱,如呕吐、腹泻。
  张谊提醒,3岁以内的婴幼儿是易感阶段。1岁以内婴儿气道较短,上呼吸道感染后很容易侵袭到下呼吸道,孩子容易发热和喘憋,家长要注意孩子有没有呼吸困难的表现。如果发热3天仍没有发热频率降低、热度降低的趋势务必前往医院就诊。
  儿童感染新冠病毒痊愈后1-2周,要谨防二次打击。张谊表示:“家里如果有相继发生其他感染的病人,尽量不要接触孩子,因为此时孩子的免疫功能还没恢复,不要再引起孩子二次感染。”
  患儿出现热性惊厥,在家中可采取这些措施
  值得注意的是,高风险症状——热性惊厥在体温上升期、高峰期、退热期都有可能出现,一般分为简单性热性惊厥和复杂性热性惊厥。简单性热性惊厥在6月至3岁较多见,病程中通常只抽搐一次,持续时间在10分钟以内。复杂性热性惊厥通常有家族遗传倾向,抽搐时间较长,一次病程中可单次发作也可反复发作。因此,对于有家族史的患儿,在病毒流行期,家长更要高度关注孩子体温上升,一般建议38度左右就要吃退烧药,可以布洛芬和对乙酰氨基酚两种退烧药交替吃,最低间隔3小时。
  患儿出现热性惊厥,在家中可采取以下措施:
  保持平卧位:将衣领解开、保持屋内通风(冬天注意别让冷风直吹孩子),尽量保持呼吸道通畅,使孩子处于放松状态,不会出现缺氧情况;
  将头偏向一侧:避免分泌物误入呼吸道从而引起窒息,在惊厥时出现口吐白沫的现象,家长要及时清理干净分泌物;
  物理降温:用温水毛巾擦拭额头、颈部、手心、脚心等,随着体温下降能够控制症状;
  及时就医:在家里做简单的处理后,一定要及时拨打120或自行送医院接受进一步救治。

据北京新闻广播

分享到:

过往期刊

  • 第2022-12-08期

  • 第2022-12-07期

  • 第2022-12-06期

  • 第2022-12-05期

  • 第2022-12-02期

  • 第2022-12-01期

  • 第2022-11-30期

  • 第2022-11-29期

  • 第2022-11-28期

  • 第2022-11-25期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