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2日,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张文宏教授在“华山感染”公众号上发表文章呼吁,新冠疫情正在进入“最后一程”,并最终会向季节性流行病转变,现在阶段需要全社会的动员,保护老年人与脆弱人群,其中最核心的原则是,我们应该尽一切能力,延缓老年群体的感染时间,最大程度减少在第一波疫情高峰中的老年感染者数量。
新冠最终会成为季节性流行病
张文宏在文中表示,人们已经越来越认识到新冠的症状与流感、感冒等其他常见呼吸道病毒性疾病很类似。新冠病毒疾病一定会逐渐被纳入常态化的呼吸道疾病,从新发传染病进入季节性或者地方性传播的传染病序列。
“我们团队近期对上海今年奥密克戎疫情中的1万多例感染者进行了超过半年的随访,并同时对同期非新冠感染人群作为健康对照组进行随访。与健康对照组相比,目前的奥密克戎株未造成特异性的人体器官长期损害,还是呈现常见呼吸道病毒性疾病的特点,我们人类可以应对与接受。”他写道,“全球已经进入新冠大流行向地方性流行或者季节性流行病转化的阶段,这点与2009年遭遇的2009H1N1很接近。或许一夜醒来就会发现,我们已经艰难度过了大流行。”
“这是一场时间确定的与病毒的极限战,我们相信,最终中国的资源储备是可以应对的。”张文宏称,“随着感染人数增多,会出现这些平常只是普通医疗资源的挤兑,这时候,政府部门的提前布局与介入来平抑这种需求就非常重要。”
对于大面积核酸检测不检了,张文宏的观点是:“就免疫功能正常的人来讲,有谁感冒了发烧了会满世界找核酸亭的?无非是找点退烧药吃吃,睡一觉,多喝点水,吃点维生素C就扛过去了。”
针对北方很多人感染后觉得症状不像想象的那么轻微,无症状也没有那么多,张文宏表示:“由于不再核酸全检,无症状我们是不知道的,在感染基数庞大的时候,比例很高的无症状可能被忽略了,我们就会直觉,仿佛每个感染者都有很难受的症状。”
他还表示,随着北方进入冬季,寒冷也是新冠的“帮手”,又逢流行性感冒的高发期,“安稳度疫”的挑战会比南方更大一些。
这一个月对老人的保护很关键
近日,张文宏在华山医院做了内部讲话,其中建议对家里老人的保护,除了打疫苗之外,最近子女去看望老年人时要佩戴好N95口罩;告诉老人这段时间内不要去跳广场舞、搓麻将、聚集聊天。这一个月是比较辛苦的一个月,对老人的保护非常关键。医院也要对80岁以上老年病人重点关注,帮助老年人群尽可能安全度过高峰期。
张文宏认为,保护脆弱人群,就应该争取在第一波疫情高峰时期帮助他们免于感染。
他解释称,第一波疫情高峰中,感染人数众多,甚至也会面对大量医护被感染的局面。此时,医疗资源的紧张和短缺不可避免。若同时出现大量老年人群感染,则可能难以获得像平时一样充分的医疗照护。此外,等到全社会感染率很高、逐渐进入群体免疫阶段的时候,脆弱人群暴露于外界时的风险就会大幅度降低。
本报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