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版:子夜

《大湖消息》:一湖碧水万物情

  中国作家协会主席铁凝说:“好的文学永远拥有直指人心的力量。”认真读过《大湖消息》一书后,对这句话感悟更深。昔日的洞庭湖一湖碧水、一帆风悬、一城古韵;而今是一幅生态环保、蓝绿交织的风情画卷。繁华摇落处,水韵流华章,《大湖消息》写出了洞庭湖的一湖碧水万物柔情,像一面神奇的魔镜,直抵读者灵魂。
  《大湖消息》是第八届鲁迅文学奖得主、湖南省作家协会副主席沈念的获奖散文集,全书分为上篇“所有水的到访”和下篇“唯水可以讲述”,共八篇文章。画面里,春浪棹声急,夕阳帆影战,滔滔湖水,碧波荡漾。
  《大湖消息》不仅是书名,还是上篇里的一篇文章。作者沈念2015年元旦后,跟随以东洞庭湖湿地保护为主的越冬水鸟调查队行走、采访。全书用“湖、鸟、影、夜、静、风、毒、飞、鸣、逝、痛、光”十二篇文章,写了湖、人、鸟的故事,像大湖中腾空飞出的十二条鱼儿,用生命传奇诉说着洞庭湖的前世今生。大湖是两岸人民流动的血脉,千年的大湖,是流动的文化、活着的遗产、流淌的历史。
  “大湖消息”中,历代档案记载了大湖的年年“瘦身”。从《水经·湘水注》中的“广圆五百里”、唐宋诗文中频繁出现的“八百里”,经明代嘉靖、隆庆年间“长大”,到清道光年间《洞庭湖志》中,全盛时期有六千平方公里。那时的面积达到现在的三倍,大湖为什么小了?究其原因是围湖造田,使大湖加速萎缩。与此同时,大湖的鸟儿也少了。后来,大湖里无数美丽的天鹅、豆雁等鸟儿,经政府打击毒鸟人,得到了科学保护,鸟去一湖皱,鸟来半边天,人鸟和谐共生。国家健全完善的法律法规,是一道正义的光,给湖区带来了无穷的力量。人们风餐露宿、斗智斗勇,像候鸟一样照亮晴朗的夜空,打扮着天地间的熠熠星辰,编织着人鸟和谐相处的美景。
  “麋鹿先生”中,饲养员喂养的公鹿、母鹿、小鹿一家,曾遭受洪灾、火灾等灾害。文章写了鹿的不断抗争,也描述了人类在大灾难中保护动物和自然斗争的不屈壮举。敬畏生命,敬畏自然,谱写着真善美的乐章。
  “故道江豚”中,有了国家保护政策,打击非法捕获,水中精灵江豚从数量锐减到逐渐增多,情况不断趋于好转。不用到远方,诗意在眼前,美好在前方。
  “黑杨在野”中,为保护湿地,清退了以前因发展林业种植的、破坏湿地环境的黑杨树,恢复了湿地生长生态。水在养育人的同时,还不断科学地纠正着、规范着保护生态的理念。
  下篇“化作水相逢”中,带着挣钱梦想的少年跟着父亲去洞庭湖砍芦苇。荒岛的芦苇长得茂密且一望无际,面对无比辛苦的劳作和环境的贫瘠、孤独,一天晚上,少年看见白色水鸟,追着走进芦苇深处。后不幸陷入黑色沼泽地,化作了湖里的水,与大湖深情地相逢在一起。这样的人湖故事,令人悲痛,给人深思。
  “致江湖儿女”中,一个在造纸厂工作的正义、良知青年,为保护家园,夜间偷偷用几块麻布袋装的大石头将出水管堵住,阻止工厂主把废水排到县城护城河里,水漫金山,工厂停产,却得到了母亲的赞美。一位老渔民在一场狂风恶浪的雨中救援里,救起了落水的十七条人命,儿子却在救人时落水而亡。这悲壮的故事读来,令人无比心碎。
  “水最深的地方”中,靠打鱼为生的渔民谭亩地的儿子不幸被水中的鱼吃光。在那水最深的地方,是鱼游的地方,更是儿子生命安息的地方。人与湖的故事,让人揪心悲痛,刻骨铭心。
  “湖上宽”中,护鸟人老鹿救了一只受伤的白鹤,白鹤深通人性,又救了老鹿落水的孙女,“人鸟情未了”的人鹤日久情深的佳话流传至今。
  水给了大地灵性,也给了人刁难、悲痛,水流过,岸依旧。一代又一代的渔民以水为生,船就是渔民的家,人给水出路,水给人活路,水的神奇,水的行走,水吸引水。近年来,退田还湖,生态修复,十年禁渔,守护一江碧水,江河湖泊,水以不同的形式演绎着人类文明的轨迹,像母亲对孩子一样无怨无悔。岁月沧桑,人类苦难,一湖心语,诉说着大湖的前世今生。
  水中有奔涌的力量,抚慰人心。人像湖中的鱼,也像湖上的鸟。正如人类学家洛伦·艾斯利说:“倘若世上真有魔法,它一定隐藏在水中”。经历大湖风浪,获取生命力量,大湖中有一群前仆后继的人,与大湖一起风雨同行、相濡以沫、坚韧生长。记得一位哲人说过:“真正的力量,不是欺压别人,而是将摔倒的人扶起”。我想不久的将来,大湖一定会传给我们一个生态极美、大湖和谐的好消息。
  这本《大湖消息》是关于洞庭湖的田野志,抒怀的是生命史,通向的是人心和对故乡的深情和眷恋、忧思与憧憬。全书写出了湖区动植物的变迁和湖区人的命运,是洞庭湖人文、历史与生态变迁的自然之书,也是湖区人生活生存的命运之书,更是一部人的思考之书。心中的大湖,养育塑造了生命中最有力量的福地,岁月不居中的真善美、希望和灵魂。作者文笔优美,感人肺腑,犹如秀木出林,生态正茂,华章如玉,释手犹温。
  作家余华说:“死亡不是失去生命,而是走出时间。”那么生命就是在时间中存在,时间就是生命。洞庭湖用她博大的胸怀,用一鲸落、万物生的奉献精神,用时间的生命接纳、包容、养育着两岸勤劳的人民,一湖碧水万物柔情,两岸花香四季芬芳。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悠悠大湖水,殷殷故乡情,大湖消息,美美与共,美在大湖。

□李兴盛

分享到:

过往期刊

  • 第2022-12-22期

  • 第2022-12-21期

  • 第2022-12-20期

  • 第2022-12-19期

  • 第2022-12-16期

  • 第2022-12-15期

  • 第2022-12-14期

  • 第2022-12-13期

  • 第2022-12-12期

  • 第2022-12-09期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