巍巍太行,汤汤浊漳。
长治,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孕育形成太行精神的红色沃土。漫长悠久的岁月,赋予这片大地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展开了长治市波澜壮阔的文化发展长卷,绚丽多姿的文化魅力令人赞叹。
第五届山西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云上文博会)开展之前,山西晚报记者就长治云上展览馆建设情况进行了探访。
3D技术虚实融合 提升观众体验感
据主办方长治市委宣传部文化事业产业科科长周建丽介绍,长治云上展览馆建设工作利用VR、智慧导览、音视频等“三维+二维”数字技术,构建“云上文博会”长治馆虚拟空间,建成长治馆线上展示系统,满足30余家长治企业100余种产品的展示、企业展示和相关办展要求。运用3D和VR全景技术搭建“云上文博会”长治馆展示系统,长治云上展馆一方面集聚了龙芯中科、高科华烨、中科潞安、振东集团、澳瑞特等一批高精尖新技术企业,LED屏等文化产品凸显长治文化科技融合的新生机、新活力、新动力;另一方面展馆在做好传统文化展示的基础上,增加了3D、VR、AR等新技术,多方式、多角度、多维度展示。
此外,还增加了网络直播展销区。通过线上直播、销售平台链接、推广等功能与广大顾客和采购商交流洽谈,帮助广大文化企业以较低成本参与交易,促进文化新消费、形成线上交易繁荣景象。根据文博会总体安排,为展示省级文化产业专项资金支持成果,长治市还组织乾圆文化、类通堆锦等3家核心文化企业独立布展。
周建丽说,长治市紧扣省文博会“用璀璨文化之光照亮高质量发展之路”的主题,在展馆设计上以“成长、融合、创新”为理念,引入文博会文化元素、未来科技元素、绿色生态元素(植被生态、太阳能电池屋顶、玻璃幕墙采光多种元素)体现科技赋能长治文化产业发展,展现全市优质文化产业资源,将科技与传统辉映、文化与创意融合、民间与市场对接娓娓道来,凸显长治整座城市的活力和诗意,为八方来宾献上一场精彩的文化盛宴。
在特点与亮点上,长治以“活力长治·诗画长治”为主题,集合了一批长治的文化高新技术企业,如高科、龙芯等,充分展现了长治市在文化设备制造能力走在全省前列;核心文化企业上以八义窑陶瓷、长治堆锦为主。长治“八义彩陶”是中国瓷器历史上第一次将色彩运用在陶艺上,被称为世界彩色瓷器的“鼻祖”;堆锦有“立体国画”美誉,多次在国内外获奖。
在展现技术上,大胆突破现有VR热点跳转展示方式,升级为步进式(深度全景)和漫游式VR虚拟展厅,大幅提升虚拟展厅三维空间体验,虚实融合,丰富展现,提升观众体验感;在参展企业选定上,长治市深入企业深入沟通,通过精心挑选,来自长治本土的30家企业100余种产品参展,用3D凹凸展板、三维模型、视频等多种形式全面展现近10年来文化产业发展成果。除此外,展馆还在各企业展位上嵌入企业文化产品链接,充分体现文博会交易属性,并在展馆内设置直播区域,这也是五届文博会的首次推行,相信将带给观众不一样的体验。
在项目招商方面,还选定了最具长治市文化特色的长子县法兴寺彩塑艺术研学小镇项目,拟融资2.3亿元。该项目以神话故事为核心,上党文化为依托,项目的建设将为长治市文化产业发展注入强有力的发展活力。
网络直播主题鲜明 系列文创异彩纷呈
在网络直播展销区,通过线上直播地市特色文化创意产品、传统手工艺品、非遗产品等直播带货推介专场,每场直播主题鲜明。
如“我从长治来系列文创”:一座城市的建筑,代表着一个城市的气质,一砖一瓦的背后,也都承载着城市的人文故事;一个城市的美景是这个城市的五彩霓裳,爱这个城市吧,它留下我们多少欢畅的时光。
一分文创把长治的古建、地标、风景等,通过手中的画笔,汇集成一张张明信片,制作成鼠标垫、冰箱贴、笔记本等多种文创产品,让大家把长治的地标建筑、把长治的故事“带回家”。
“太行小虎系列文创”:中国布虎看山西,山西布虎在长治。它就是黎侯虎,作为一种民俗文化,已经和长治人的生活紧紧相融。黎侯虎作为民俗中的守护之神,是祝贺喜庆、馈赠亲友的上佳礼品。
一分文创以黎侯虎为原型,开创了“太行小虎”系列文创,有温暖柔软的“如意虎抱枕”、元气满满的“百岁虎卫衣”、虎头虎脑的“祥瑞虎棒球帽”、风格多变的“康寿虎帆布包”、为家里提升气场的各种“太行小虎挂画”。
把传统的变成现代的,把古老的变成时尚的,长治云上文博会以设计创造新的生活方式,让城市文化能有更多闪光的可能,点亮属于每个人的美好。
“神话之乡长治文创产品”:长治是神话的故乡,是孕育神奇的土地。神农尝百草、后羿射日、精卫填海、女娲补天,这些上古神话传说,都代表着长治人不屈的精神和追求美好的愿望。故事最后都有最简单的信念,爱苍生、保万民,在每个日常,给予我们温暖的力量。
把神话元素提取,做成了一枚好看的书签,让阅读的方式更加精致;做成了创意小夜灯,为生活点亮一束光,为自己找到温暖的前行力量,照亮每个人的理想生活。
在全省优秀文化企业直播带货专场中有“阿啾带你看长治”:阿啾是一分集市的IP形象,也是一分的吉祥物。它拥有七情六欲,游走在城市的角落,观察人生,发表感受,喜欢收集人们的梦想并帮助人们实现梦想,同时他也会带着大家领略长治的独特魅力。
阿啾是个喜欢思考、爱学习的好青年,所以一分的设计师为它设计了不同款的笔和笔记本,还有建筑、美食系列等明信片,和书签、鼠标垫等等。希望通过它们,让大家更深入的了解长治文化。
再如“长治手账”:一个人对一座城最深沉的爱应该是和何种模样,一分文创的小伙伴用他们的作品,给出了自己的答案。记得它的每个建筑,每条街道,每种味道,每个故事和细节,然后画下来。
一分集市的手账本就在这样的想法中诞生,长治的人文建筑、街巷历史、方言文化、非遗文化、神话传说、美食特产等,被长治的90后用手中的画笔表达出来,成为予以长治的一份城市之礼。图画+文字的直观表达,让每一位翻开它的人都能快速直观了解到长治,领略城市魅力。
文化企业各显神通
长治堆锦是长治地区特有的一种传统手工艺品,是一种以丝绸为主要材料,经10余道工序制作而成具有浮雕效果的工艺装饰画。它“纸作底、棉为胎、绸缚面、施以色、堆成画”,是画家受当地虎头帽、虎头鞋、香包、针扎等服饰装饰影响,把画作做成了立体的,所以被誉为“立体中国画”。
长治堆锦使用拆稿、塑型、贴飞边、拨硬褶、捏软褶、染色、描绘、点彩、拼、镶、堆等工艺手法,层层叠压、错落有致、层次分明、形象生动,华美而不失质朴,形成堆锦艺术独特的浮雕艺术效果,突显堆锦艺术家高超的造型能力、过硬的绘画功底和精湛的手工技艺。
面塑是以面粉、糯米粉为主材制作的艺术品。主要题材有历史人物、侍女、佛道神像等人物题材的面塑,面塑艺术品的特色有三点:第一,面材独有的延展弯折性,使得面塑艺术品中的衣袖,裙摆飘带都可以做得纤薄婉转,使作品既写实生动,又空灵飘逸,在小微型雕塑作品中,这一点是很多材料无法实现的。
第二,面塑作品中的很多小饰品,虽然很小很小,但也可以做得很精致,这一点也是很多别的材料无法做到的。
第三,面塑材料的色彩是溶于内而散于外,雅致内敛,不媚不俗,使得面塑艺术品极具观赏性。
长子县李方科面塑艺术工作室主要从事非遗面塑技艺的传承与面塑作品的定制与开发,李方科现为非遗面塑技艺传承人、长治市工艺美术大师、长治市民间工艺技能大师、中国工艺美术协会会员、山西省工艺美术协会会员、长治市工艺美术协会会员。李方科擅长历史人物、侍女、佛道神像等人物题材的面塑,所做的历史人物生动传神,仕女婀娜多姿,特别是佛道神像,吸纳了传统彩塑的艺术精华庄严慈悲,深受业内人士的好评,在各级展览、展会上屡获大奖。
长子响铜乐器公司是一家从事响铜乐器产品研发、制作、销售、服务为一体的传统(手工技艺)性企业,是国家级非遗项目保护单位,享受国家非遗项目保护政策和资金扶持,肩负传承和发展国家级非遗项目的职责。现有传承技艺师18人。公司创始人、总经理闫改好先生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山西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山西省一级民间艺术家。长子响铜乐器公司是传承、发展“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一长子响铜乐器制作技艺”的省、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是响铜乐器制作技艺的研究,文化产品创新培养技艺传承人,非遗技艺文化传承及保护等文化产业示范型单位。
百舸争流,奋楫者先。长治市文化战线活力焕发,创新动能强劲,将以更加饱满的热情砥砺前行,为时代画卷铺就壮美底色,为文化强市熔铸精神支撑,用璀璨文化之光照亮长治高质量发展之路。
山西晚报记者 张文举
1.长治云上展览馆效果图。
2.“我从长治来”系列文创产品。
3.李方科的面塑作品。
4.太行陶煮茶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