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前,有的家长用足球解说员贺炜诗意的解说方式,演绎自家娃开学前的补作业名场面:“请不要相信大年三十的夜晚是个不眠夜,但请相信开学前的最后一晚才是真正的万家灯火。”“一支笔,一盏灯,一个晚上创造一个奇迹”,不少家长无奈称这是烂尾楼工程在赶工期。
开学后,新的问题又出现,“一写作业鸡飞狗跳”依然是许多家庭的主旋律,有的孩子因为作业太难,做不出来选择放弃;有的孩子因为老是写不对,挫败到哭;有的孩子因为没有培养好的学习习惯,直接遗忘作业……
面对孩子写作业时花样百出的状况,家长应该如何进行正确的引导呢?
A 开学前:假期作业状况不断
自觉自律派
四年级学生李越宁很自律,“老师布置的作业不多,语文主要是阅读为主,数学主要以计算为主,我每天按照老师要求的量完成,遇到大年三十、初一特殊的日子就不写放松一下,过后多写两页也就补起来了。”
开学前一周,妈妈又花了整整一天时间,帮孩子检查订正。李越宁妈妈告诉山西晚报记者,孩子比较自觉,除了校内老师布置的作业之外,自己还主动补充数学练习题,“每天读书、读英语都是孩子自己安排时间独立完成,有时出去玩回来还要写日记。孩子对写作很感兴趣,最近还参加了报社的小记者征稿活动,投稿后还被刊登了,孩子特别高兴。”
六年级学生孟誉涵在线上教学结束之后,就安排了作息计划表,打算年前完成学校作业,春节期间彻底放松几天,考虑到开学后要进行期末考试,把总复习时间放在了年后。同时,班主任邓老师要求:“在1月上旬和2月月初都安排提交古诗默写和背诵作业的时间。”邓老师表示,虽然放假了,但是在假期对孩子进行阶段性的作业提交要求,一是督促孩子完成作业,二是帮助孩子建立良好的学习习惯。不能一放假就彻底放松,到开学则加班补作业,对学生、家长都是负担不说,这样完成的作业也并没有效果。
家长主力派
“今年寒假彻底放飞,过年在外地呆了一个月,每天就是玩,根本顾不上写作业。”徐女士告诉山西晚报记者,开学前一天是正月十六,恰巧赶上清徐放烟花,一家人觉得假期作业只剩下一些做小报、读书卡的零散工作,看完烟花回来再补应该也来得及,没想到回来的时候堵车堵到半夜12点多才到家,于是徐女士承担起了补作业的工作,“孩子熬不住,我成了完成作业的主力派。”寻找做小报的素材、做读书卡、做运动打卡记录表,一直忙碌到凌晨5点。
本以为假期催促着孩子已经完成作业,张先生感叹这回终于不用加入赶作业大军了,没想到开学前一天,老师在群里列出第二天要带的作业,他才发现漏了几项没完成。数学老师发在群里的自练没看到、班主任发在群里学校要求的德育作业也没看到,一个疏忽打乱了所有的计划,搞得全家一通手忙脚乱,打印资料、催孩子、帮忙查找小报资料……“第二天要交,先以完成为根本。”张先生说道。
家长辅助派
寒假作业里,各种社会实践类作业不少,家长立刻化身孩子们的私人助理,拍照片、编视频、做文案……忙得不亦乐乎。
“寒假虽然时间不长,但是赶上过年,各种活动内容比较丰富,学校要求拍一些春节、元宵节的照片视频,反正大家都放假休息时间也充足,平时也喜欢帮孩子拍视频记录,所以这项作业的任务我也可以帮孩子很好完成。”袁先生说。
开学之初,王女士忙着帮孩子把实践作业都装订成册,其中有劳动实践、年货购物清单、读书卡、运动记录等,王女士表示:“不管好不好,都是自己的成果,希望孩子新学期有新的收获。”
刘女士告诉山西晚报记者,学校每个假期都会安排劳动实践作业,今年寒假按年级分配了劳动实践作业内容,例如,五六年级则是水培植物,饲养小动物、包饺子、合理处置废旧物品、编中国节等。不同年级难度略有升级,选三项完成,要求填写实践表。“劳动实践活动如果家长和孩子认真对待,对孩子确实有帮助,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让孩子掌握一项生活技能也是不错的。”她说。
B 开学后:完成作业仍是难题
快乐的寒假已过去,现在开学已经10多天了。学习生活步入正轨,作业也如期而至。然而,面对作业,孩子们各有各的“磨洋工”方式。
开学了,赵女士又开始了催写作业的工作,从放学进家门开始说,到了晚上临睡前,作业完成进度条还远远未达标。“甚至,有时候对于我的督促都当耳旁风,一点儿都不在意。寒假作业时间还充足,到了开学后完全没有适应。”赵女士说,对于四年级的孩子,她确实没有好的方法。
武女士的孩子一写作业就哭,“只要一说写作业,孩子的情绪就不高。作业量稍大一点,或者题稍难一点,或者布置的作文不会写,整个人的情绪就崩溃,我在一旁陪着都不行。”好不容易写完作业,然而第二天,历史却再一次重演,如此循环没有止境。
李女士表示,最近,她就孩子的考试成绩、开学后的状态和班主任老师进行了解,老师表示孩子开学后状态不好,上课容易犯困开小差,作业完成效果不佳。在家里,李女士也发现孩子在写作业时总找借口休息,坐在书桌旁没一会儿,就坐不住了,动动文具盒捏捏玩具。当家长问:“不会做吗?”孩子会很干脆地回答:“就是不想写。”甚至出现作业写了没几分钟,就开始哈欠连天,或直接睡着了的状况。
C 老师说:学会时间管理很重要
原本,家庭作业就是当天知识的巩固和补充,它不存在特别大的困难,而且在“双减”政策下,作业有一定的变化,可为何孩子做作业或者是家长辅导作业仍能成为热门话题?
山西省实验小学宋老师表示,开学之初,有些孩子会有假期综合征,即使身在校园,也会出现身体疲倦、心浮气躁、食欲不振、注意力不集中等现象。
对于高年级孩子来说,每天的作业可以自己先进行量化的安排,在回家之前就完成,比如今天有10样作业内容,预计每一项需要多少时间,然后就会发现,其实完成作业需要的时间并没有那么多!低年级孩子可以在家长帮助下,完成这项工作。
那么,怎么能把作业做得又快又对,宋老师建议:回到家后先不要做作业,而是先对当天所学知识进行温习巩固,快速地看一下今天所记录的笔记内容,回想老师的讲课内容,然后再拿出这门学科的作业内容,这样做作业时脑海中就有印象,不会边做边去翻书,影响效率。有的家长接受不了孩子作业的不完美,总是在孩子做作业时指出这样那样的问题。其实,打断孩子的作业进程,会导致孩子注意力差,日久天长会形成大问题。所以,家长要学会宽容,把作业的任务交由孩子自己完成,只需在做作业前叮嘱和做作业后引导。
寒假写作业不规律,开学容易拖沓,这是因为孩子没有时间观念,写作业要有认真一气完成的状态,不能写一会儿就玩,写的少玩的多,或者受周边事情影响,本该半小时写完而写了一个小时。家长要培养孩子的时间观念,让孩子学会时间管理。可以给孩子准备个计时器,帮助孩子纠正写作业拖拉的习惯。另外要告诉孩子作业是增加知识,复习课堂作业,锻炼加深自己知识的过程,不能草草了事,只用手不用脑。
孩子的作业是个恒久的难题,一个尽职尽责的家长是了解、理解孩子的,知道孩子每天的作业任务是什么,也知道孩子最近在学习哪方面的知识;知道孩子有哪些作业有困难,也知道孩子对哪门课的兴趣比较浓厚;知道孩子最喜欢先做哪科作业,从不给孩子消极的暗示。
开学之初,家长也要以积极、乐观的心情来影响孩子,对于考试成绩,家长切勿“一棍子打死”,给孩子施加压力或把上学期孩子的不足反复地“唠叨”,要让孩子充满快乐地去迎接新的学习生活。
山西晚报记者 李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