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5日,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开幕。山西广大党员干部群众通过广播电视、网络等踊跃收听收看大会盛况,国务院总理李克强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引起热烈反响,民生改善、经济发展、改革深化等成为热议话题。
说起民生改善他们信心满满
3月5日上午,山西省人民医院肿瘤科全体医护人员满怀热情与期望收看大会,并认真聆听政府工作报告,现场不时响起热烈掌声。
“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持续提高基本医保和大病保险水平,推行药品和医用耗材集中带量采购。听到这些,我非常激动!作为一名医务工作者,心中倍感温暖!”山西省人民医院肿瘤科主任医师李红霞说,随着国家医保政策的不断完善,越来越多的患者享受到了福利。在肿瘤治疗方面,越来越多的创新药物纳入医保报销范围。药品集中采购后价格大幅下降,有些肿瘤的治疗已经进入慢病管理模式,实现“有药可用”到“用得起药”。
李红霞说:“在今后的工作中,将继续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为人民生命健康筑起坚实防线。同时,将继续加大肿瘤科普知识宣传,提高全民防癌意识,做好癌症三级预防,不断提升医疗卫生水平,为健康中国助力。”
杨立明,太钢总医院尖草坪院区重症医学科主任。与李红霞同为医务工作者的他,热切关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的民生事业发展。“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城乡居民医保人均财政补贴标准从450元提高到610元。住院和门诊费用实现跨省直接结算,惠及5700多万人次。这些数据背后,实实在在解决了民生问题。”杨立明说,听了政府工作报告,感到很振奋,很受鼓舞!作为一名医务工作者,也深感责任重大。
“政府工作报告中保障民生和发展社会事业的规划更深远,为我们接下来的社区工作指明了方向。”郝国英,太原市尖草坪区南寨街道朝阳社区党委书记兼主任,聆听政府工作报告后,信心满满地说:“几年来,我们社区两委围绕居民的需求,开展‘童心园托管班’‘青春行动’等服务项目,解决辖区‘一老一小’的问题。在未来的工作中,我将立足本职岗位,以身作则,带领朝阳社区积极履行基层组织的职责,继续做实做细为民项目。”
助力城市建设他们开足马力
“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扩大保障性住房供给,并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对此,我感触颇深。”中国建筑第七工程局一公司山西公司党支部委员兼质量总监刘凯说,“近几年,我们始终坚持扎根三晋大地,助力山西人民安居乐业,承建了太原市北寒村、晋中市小东关等一批城中村改造项目,使当地居民的居住环境得到了极大改善。未来,我们将在健全污水处理及资源化利用、构建一体化智能绿色城镇环境基础设施上发力,坚持将绿色生产方式融入生产经营全过程,通过科技引领,进一步提升产品品质,系统谋划、统筹推进,加快推动省内城镇环境基础设施高质量发展。”
3月5日上午,中铁建投太原轨道交通1号线108标项目部,数十名来自中铁十七局的建设者身穿工作服,认真聆听政府工作报告。张文建,90后,河南新乡人,有8年地铁建设经验。作为一名职工,他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过去5年,轨道交通运营里程从4500多公里增加到近1万公里,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更加完善,令人震撼!作为太原地铁1号线的建设者,我们要当好中国轨道交通现代化的‘筑路人’,为建设交通强国贡献‘铁建方案’。”
与张文建一起工作的地铁建设者同样关注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纷纷表示,政府工作报告振奋人心,他们信心百倍。在今后的工作中,大家将发挥“铁军”精神,抢抓施工黄金期,开足马力完成任务目标,早日实现太原地铁1号线通车运营。
展望经济发展他们要做很多
“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我国高技术制造业、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年均分别增长10.6%和7.9%。这组数据令人鼓舞。”太原市应急管理局王清茗,土生土长的太原人,长期关注太原的装备制造业发展。他说,山西工业起步较早,而大部分工业基础和项目集中在太原。作为国家老工业基地之一,太原拥有资源富集、基础雄厚的突出优势,体系完备、门类齐全的重要优势,深度转型、优化升级的再造优势,创新驱动、信息引领的后发优势。对照国家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试验区评价体系,太原具备较为扎实的创建基础,太原继续加大制造业投入势在必行。
作为高新技术产业领域的一名工作者,百信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党支部书记、高级副总裁郭书清对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尤为关注。郭书清说:“听了政府工作报告,我十分激动,备受鼓舞!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围绕制造业重点产业链,集中优质资源合力推进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结合百信工作实际,我们要围绕制造业重点产业链,合力推进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全身心投入到构建信创产业生态中,在信创产品研发、生产、服务上争创一流,为构建安全可控的信息技术体系,在信创产业的生态链建设、产业链建设上,做出百信人自己的贡献。”
“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过去5年,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不断深化,营商环境明显改善。企业开办时间从一个月以上压缩到目前的平均4个工作日以内,这些成绩的取得令人欣喜。”太原市审批服务管理局总经济师、政务改革管理科科长孙文伟说,近年来,太原市全面深化“放管服”改革,实现“一枚印章管审批”,“一窗通办”跑一次,“一网通办”不用跑,“同城通办”同质办,“功能齐全”自助办,全时“不打烊”随时办,全面推行“我来帮忙办”,企业开办半天办结,501个事项“全程网办”,一系列流程简化,为太原营造了良好的营商环境。
接下来,太原市将扩大“一件事一次办”主题式、套餐式服务,深化“证照联办”“证照分离”改革,打造“智慧政务”,全方位创优无差别、无障碍、无后顾之忧、可预期、可信赖、可发展的“三无三可”营商环境。
山西晚报记者 李莉 薛建英 李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