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版:教育

山西晚报小记者2023研学线路发布

吟诗读史访圣贤 游玩路上长知识

  •   2023的春天已至,拂堤杨柳,草长莺飞,请与山西晚报一起背上行囊,和着自然的旋律,聆听四季的声音,浏览大地的风情,将学习课程与研学实践有机融合,行走在山水间,与书本知识“面对面交流”。让孩子在研学活动过程中陶冶情操、增长见识,体验自然和人文环境。
      2018年起,许多孩子跟着山西晚报小记者俱乐部走过了天南地北,看过了大江大河,品读了名著经典,领略了科技兴国,探寻了伟人的故事……2023年研学将更为精彩,山西晚报小记者邀请爱读书、爱行走的你“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一起去往司马迁的故乡,探索《史记》的秘密;去往《诗经》的采写地,传承千年的诗韵;游湖湘大地,咏志寻史以抒怀;观岱庙看水浒,逛泉城拜孔子;遇见四大名著,领悟文学真谛……
      A 省内研学路线:有历史有故事
      平遥古城寻先辈之踪
      “平踏巷末,遥吹风雨;探秘寻宝,一眼千年;华城四古,平遥第一。”你知道平遥古城里隐藏着多少博物馆吗?还原历史我们做不到,带孩子们进入知识场景我们有把握!故事里的事,体验一次最深刻;故事里的人,走一遭才知道了不起!
      杏花村品味诗词的魅力
      杜牧一首诗,写活了杏花村。春风,春暖,春日,春长,春山苍苍,春水漾漾。请你和山西晚报小记者一起,闻着五千年文明酿出的清香,品着诗词魅力,沉醉在春日里。
      寻根晋国逐鹿春秋
      有人拿一片叶子就能封侯,有人即便逃亡仍然一诺千金,有人宁可退兵也不做无信之人……从3000多年前的春秋霸主,到后来三家分晋,战国七雄占其三,再到大唐盛世、晋商辉煌……寻找历史的脉络,人生更加丰盈。让我们一起寻根晋国博物馆,逐鹿春秋历史风云。
      
    B 省外研学路线:访圣贤瞻仰伟人
      读《史记》访圣贤 诵《诗经》品经典
      韩城的历史悠久,虽经1300余年风雨,古城风貌依然,被世人喻为古城活化石。这里的一砖一瓦无不渗透着黄河文化的韵味、《史记》文化的基因,而这些正是研学的灵魂。行走黄河西岸,在“有故事的韩城、有味道的旅程”中,一起感受独具魅力的古城文化、古色古香的民居瑰宝、黄河诗情的美丽画卷、古风古韵的民俗风情。在行走中欣赏家训文化、品读《史记》名篇、聆听古城故事,让孩子们在游中有所学,行中有所思,思中有所获。
      游湖湘以咏志寻历史以抒怀
      湖南是伟人毛泽东的故乡,这里山水秀丽,历史悠久,文化深厚。湖南是中华农耕文化、中国端午文化、世界龙舟文化和我国釉下彩陶瓷技艺的发源地。“千年学府”岳麓书院,也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学府之一。翻开湖南历史,又有多少才俊在中国的历史文化长河中“中流击水,浪遏飞舟”呢?伟大的诗人屈原在湖南留下了《离骚》《九歌》《天问》等不朽诗篇;西汉贾谊被贬长沙,写下《吊屈原赋》《鹏鸟赋》,开汉赋之先河;柳宗元、刘禹锡被贬湖南,也在这里找到了创作的源泉……提升对祖国山水、湖湘文化的热爱之情,就在此次研学中。
    观岱庙看水浒 逛泉城拜孔子
      辽阔的齐鲁大地宝藏芸芸,泉城济南犹如一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齐鲁大地。探访举世闻名的天下第一泉——趵突泉,领略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的泉城美景。庄严雄伟的岱庙,殿宇辉煌,文物荟萃,这里的每一处建筑都体现着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风采,每一件文物都诉说着泰山的文明发展。儒学始于曲阜,在曲阜可以实地学习、浸染儒家文化,也可以穿越历史领略圣贤之光彩,还可以思接千载,感悟儒家精髓。《水浒传》是我国四大名著之一。书中故事发祥地为“方圆八百里”的梁山泊。东平湖即为古梁山泊的遗存水域,独具特色的水浒文化也在这里代代相传、经久不息。
      相关链接
      那些年 我们一起感受书本之外的精彩
      2018年,山西晚报小记者俱乐部成立,自成立以来致力于为孩子们打造“小笔头、大世界”的成长平台。成立至今,在山西晚报的组织下,小记者们在报纸上发表了很多自己的得意作品,也参与了多项社会实践活动和研学活动,收获了许多课堂之外的知识,开拓了眼界。
      2018年,山西晚报小记者俱乐部首次推出军事夏令营,让孩子们在训练中变得自立、自信、自强,他们不仅体验了快乐的军旅生活,也收获了来自营员间满满的友谊,整个活动获得孩子及家长的一致赞誉。
      2019年,山西晚报小记者俱乐部全面升级,首次推出了研学活动,山西晚报小记者与书声琅琅少年书园牵手,一起前往山西汾阳,参加首届吕梁文学季,感受满满书香。这一年山西晚报小记者研学营走过许多地方,滔滔黄河、巍巍太行、莽莽长城……三晋大地上,有历史之根,有民族之魂,有风光之秀,更有文采飞扬,人物风骚,传奇故事……山西晚报小记者的脚步一直未停,追尧舜之踪,访晋唐之迹,品山水之妙。用稚嫩的笔迹填充一行行的空白,用清脆的声音诵读一本本书,用双手推开一座座地标的大门。
      2019年7月,山西晚报小记者大亚湾核电站研学行举行,此次研学以“我和祖国一起成长”为主题,山西晚报小记者首次走出娘子关,科技跨“粤”,感受活力开放的南粤大地。走进大亚湾核电站,探秘核能发电,与大国工匠乔素凯面对面,学习中广核“一次把事情做好”的核心价值观,立志全力以赴做好每一件事。
      2021年,山西晚报小记者开辟以“体验知行合一,打通知识边界”为主题,以“与共和国一起成长”“二十四节气”为轴线的系列研学板块。研学中,孩子们与经典名著相遇,再度重温书中的人物和故事。孩子们穿梭于古代与现代的时空隧道中,聆听明清时代的故事,和三国叱咤风云的英雄人物一起,体会那个时代的气势恢宏和古朴凝重;和《水浒传》里108条好汉聚义梁山,来一场轰轰烈烈的农民起义;走进大观园,一睹“大观园”芳容,观赏园林艺术的瑰宝,品《红楼梦》精粹。第二期红色之旅湖湘研学,湘江河畔、橘子洲头、韶山之冲、岳麓山下、湖大校园……都留下了孩子们的身影。在橘子洲学习毛泽东的《沁园春·长沙》;在“千年学府”岳麓书院中寻找奥秘;在韶山寻领袖足迹、拜谒江南三大名楼之一的岳阳楼……在山水之间,感受悠悠湘情,感悟悠久的华夏历史和深厚的文化。
      此外,山西晚报小记者“重走东征之路,传承红色精神”、中秋节研学古村落……成长的过程中,每一次有益的出行都会让孩子们拓宽眼界。
      不补课,不刷题,如何提高成绩?“双减”之后,无论是家长还是社会各界,都在思考这个问题。只有适合的才是最有效的,教育的着眼点并不止于提高学生的成绩,而是在此过程中,发现学生的天赋、兴趣、才能和需求,将学习与人生方向联系在一起。只有从知行合一的角度全面了解,才能为每个孩子的成长提供最适合的土壤,以“阅读、体验、成长”为核心的素质教育,将单一“提分”变为全面育人,真正提升核心素养,有效落实立德树人。每个孩子的成长都应该闪闪发光,这是山西晚报小记者研学的使命。

    山西晚报记者 李婕

    分享到:

    过往期刊

    • 第2023-03-17期

    • 第2023-03-16期

    • 第2023-03-15期

    • 第2023-03-14期

    • 第2023-03-13期

    • 第2023-03-12期

    • 第2023-03-11期

    • 第2023-03-10期

    • 第2023-03-09期

    • 第2023-03-08期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