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关注各市两会

大同市十六届人大三次会议开幕

古都大同今年重点在8方面发力

  3月20日上午,大同市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隆重开幕,市长张强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报告回顾总结了2022年工作,对2023年工作进行了安排。
2022年大同市工作回顾
  2022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完成1842.5亿元,同比增长3.5%;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5%;固定资产投资完成775.3亿元,同比增长5.9%;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186.7亿元,同比增长1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757.7亿元,同比下降0.4%;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38996元、13864元,同比增长6.3%、7.4%;约束性指标全面完成省下达任务。
2023年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
  地区生产总值增长6.5%左右,在实际工作中全力争取更好结果;
  固定资产投资增长9%左右;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7%左右;
  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5.5%;
  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7%以上,其中开发区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5%以上,规上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增长12%左右,规上工业企业净增75家以上;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高于经济增长水平;
  城镇新增就业人数4.5万人,城镇调查失业率控制在5%以内,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涨幅控制在3%左右。
  约束性指标完成省下达任务。
  2023年重点抓好8个方面工作
  一、坚持工业强市,推动现代化产业体系构建,加快建设产业集聚、多点支撑、集约高效的转型发展之城
  强化与京津冀地区的资源优势互补和产业分工协作,用好产业链“链长制”和特色专业镇两个抓手,促进传统产业改造提升和新兴产业融合集群发展,加快从“一煤独大”向“多业支撑”转变。
  二、坚持提振消费,推动服务业提质升级,加快建设文脉传承、市井繁华、业态丰富的文化旅游之城
  以引流量、聚人气、促消费为目标,紧盯京津冀国家级城市群的消费大市场,开展服务业提质增效行动,做优文化旅游产业,创新消费场景,着力建设京津冀旅游康养首选地和区域消费中心。
  三、坚持强基固本,推动乡村振兴,加快建设面向首都、产品特优、供需两旺的现代农业之城
  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以建设首都特优农产品供应地为目标,当好首都人民的“米袋子”“菜篮子”“肉案子”。
  四、坚持协同发展,推动改革开放,加快建设有机融入、京同一体、充满活力的包容开放之城
  以推进京同合作为突破,做大做强各类外向型经济发展平台,加快建设全省对接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桥头堡。
  五、坚持创新驱动,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加快建设人才集聚、机制顺畅、敢为人先的创新标杆之城
  坚持把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积极走出去、请进来,对接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的创新资源,统筹抓好人才引进和成果转化,着力构建一流创新生态。
  六、坚持城乡统筹,推动晋北城镇圈建设,加快建设张弛有度、特色浓郁、管理有序的魅力宜居之城
  聚焦建设全国具有一定影响力的区域重点城市和消费中心,按照全省“一群两区三圈”总体部署,统筹推进中心城区和大县城建设,拓空间、提品质、补短板、强管理,不断增强经济发展和人口集聚的吸引力和承载力。
  七、坚持“两山”理论,推动绿色发展,加快建设天蓝地绿、山青水秀、美丽和谐的生态文明之城
  树立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鲜明导向,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一体推进治山治水治气治城,持续筑牢护卫京津冀生态安全的重要屏障。
  八、坚持人民至上,推动民生改善,加快建设安居乐业、安定祥和、人人向往的成果共享之城
  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加强与京津冀地区教育、医疗、人力资源等方面的联合共建,加快补齐民生短板,全面提高民生质量,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山西晚报记者 郭斌

分享到:

过往期刊

  • 第2023-03-20期

  • 第2023-03-17期

  • 第2023-03-16期

  • 第2023-03-15期

  • 第2023-03-14期

  • 第2023-03-13期

  • 第2023-03-12期

  • 第2023-03-11期

  • 第2023-03-10期

  • 第2023-03-09期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