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版:国际

澳企用猛犸基因做出人造肉丸

  据新华社电 澳大利亚初创企业沃食品公司3月28日在荷兰新大都会科学博物馆展示了巨大的人造肉肉丸。它的奇特之处在于使用了早已灭绝的猛犸的基因。
  沃食品公司表示,制造这个猛犸肉丸并非供人食用,而是希望以此展示气候变化背景下人造肉的发展前景。
  公司创始人蒂姆·诺克史密斯介绍,企业与昆士兰大学澳大利亚生物工程研究所合作,将猛犸肌红蛋白的脱氧核糖核酸(DNA)已知部分与其近亲非洲象的基因结合,置于绵羊成肌细胞中,培育出200亿个细胞。
  培养出原料后,研究人员在烤箱内慢慢烘烤肉丸,再用喷灯将肉丸表面烤成棕色,将它放入玻璃器皿内,运至荷兰首都阿姆斯特丹。
  不过,澳大利亚生物工程研究所教授厄恩斯特·沃尔夫唐坦言:“我目前不会吃它”,因为人类已经数千年没有见过这种动物蛋白,不清楚吃下去会引起人体免疫系统怎样的反应。
  在诺克史密斯看来,肉丸的意义不在于食用,而是让大家意识到“未来食物可以更好、更可持续”,进而接受实验室培养出来的蛋白质。
  他说,公司“选择造出猛犸肉,因为它象征着损失,因气候变化而灭绝”。如果人类在农业生产和饮食方式等方面不作出改变,可能也会面临损失。
  据法新社援引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的数据报道,上世纪60年代以来,全球肉类消费量几乎翻了一番。到2050年,肉类消费量预计将比眼下增加70%以上。畜牧业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量在全球总排放量中占比为14.5%,也是全球变暖的重要推手之一。
  面对全球日益增长的肉制品需求及其造成的环境压力,越来越多的科学家把目光转向人造植物肉和实验室培育肉等替代品。

分享到:

过往期刊

  • 第2023-03-29期

  • 第2023-03-28期

  • 第2023-03-27期

  • 第2023-03-24期

  • 第2023-03-23期

  • 第2023-03-22期

  • 第2023-03-21期

  • 第2023-03-20期

  • 第2023-03-17期

  • 第2023-03-16期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