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版:美食

清明时节“烤乳猪”

  清明节又称踏青节、行清节等。清明节期间除了扫墓之外,它还和端午节、中秋节一样,也有吃特定食物的饮食习俗。我国地大物博,民族众多,不一样的地区,在清明时节里的饮食习俗也是不一样的。2018年的清明节期间,我去广东江门办事,在一个很要好的朋友家,第一次见证了当地人清明时吃“烤乳猪”的习俗。
  据史料记载,清明节吃烤乳猪的习俗在广东历史悠久。每到清明节,烤乳猪是许多广东人祭祖的重头戏,用乳猪祭完祖先后,亲戚们聚会也会大吃一顿。而在清明前,广东各地的宾馆、酒店纷纷将烤乳猪作为清明祭品销售的一大招牌。一只只烤得焦黄的乳猪,是祭祖仪式上最为诱人的祭品。
  在广东,“烤乳猪”是各大传统习俗,尤其是清明节必不可少的物品。传统节日当天,老字号门前会“大排长龙”,大家都会买上点烧肉过节,而清明节更是火爆,烤乳猪往往需要提前预定。烤乳猪作为广东人清明节扫墓祭祖必不可少的祭品,这与广东历史有很大关系。古代的广东,相对北方,是蛮荒之地,因为战乱、饥荒等原因,许多人陆续迁徙至广东地区。一个地区的人口往往是几户人家甚至是一户开枝散叶发展开来,有明确的辈分关系。初期为了抵御“外敌”,家家团结一致,之后逐渐形成深厚的宗族意识。所以在广东,可以看到一个“其貌不扬”的老头,而路过的年轻人,左一句右一句“太公”的打招呼。广东话有句歇后语“太公分猪肉,人人有份”,说的是宗族重大活动或者清明节扫墓结束后,分烤乳猪的描述。
  广东人还给“烤乳猪”起了一些非常好意头的名字如“鸿运当头”“红皮赤壮”等,向先祖奉上脆皮金猪,希望保佑子孙身体健康、家人和睦、宏图大展。烤乳猪可谓广州最著名的特色菜,还是“满汉全席”的主打菜肴之一。早在西周时,此菜已被列为“八珍”之一,那时候称为“炮豚”。南北朝贾思勰在《齐民要术》中对烤乳猪更有详细记载:“色同琥珀,又类真金,入口则消,壮若凌雪,含浆膏润,特异凡常也。”根据记载,“取正在吃乳的小猪,击杀后洗刷干净,除去五脏,用茅草塞满肚腹,用一根柞木棒穿过,架到火上,缓火遥炙急转勿停,以酒涂乳猪之表皮,表皮易于发色。”待乳猪表面变成琥珀色,便大功告成。1400多年前的烹饪技艺造诣至此,实在令人叹为观止。
  在广东烤乳猪是身份与地位的象征,广东人清明扫墓往往整个家族甚至整条村的人都会参与,拜祭结束,就会分烤乳猪。旧时,只有辈分地位高的人才能得到,他人只能分到别的祭品,比如白肉。其次,广东传统风俗,烤乳猪也是尊老敬老的体现,广东人举行盛大宗族活动,必有烤乳猪,仪式结束,在宗祠切分烧猪肉,不同年龄的长者会分到不一样的分量。
  在一年一度的清明时节,不论吃什么美食,它带给我们的是一个伟大民族的精神慰藉和文化上的代代传承……

汪志

分享到:

过往期刊

  • 第2023-03-29期

  • 第2023-03-28期

  • 第2023-03-27期

  • 第2023-03-24期

  • 第2023-03-23期

  • 第2023-03-22期

  • 第2023-03-21期

  • 第2023-03-20期

  • 第2023-03-17期

  • 第2023-03-16期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