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版:国际

好事成双 叙利亚和伊朗代表团同日到访沙特

  •   据新华社电 叙利亚外交部长费萨尔·梅克达德4月12日到访沙特阿拉伯西部海滨城市吉达。同一天,伊朗代表团抵达沙特首都利雅得,筹备重开使领馆事宜。
      梅克达德与沙特外交大臣费萨尔·本·法尔汉·阿勒沙特当天在吉达会晤。据会后发布的联合声明,双方讨论了“实现全面政治解决叙利亚危机的必要步骤”,以促成“叙利亚回归阿拉伯大家庭怀抱,恢复它在阿拉伯国家中的原有地位”。
      两国外长还确认双方将着手恢复领事服务和直飞航班。
      据路透社报道,这是12年来叙利亚外长首次访问沙特,预示叙利亚受中东地区多国孤立的境况即将终结。
      2011年叙利亚内战爆发后,阿拉伯国家联盟中止叙利亚成员国资格,多个阿拉伯国家关闭驻叙大使馆。近年来,阿拉伯国家谋求与叙利亚关系正常化呼声日渐高涨,阿拉伯联合酋长国、埃及和黎巴嫩等呼吁阿盟恢复叙利亚成员国资格,多国重开驻叙使馆或与叙接壤的边境口岸,关系逐步回暖。
      来自9个阿拉伯国家的代表定于14日在吉达商讨是否同意叙利亚参加下月在沙特举办的阿盟峰会。阿盟秘书长艾哈迈德·阿里·阿布·盖特先前透露,阿盟大多数成员国希望在峰会上确认恢复叙利亚成员国资格。
      当地时间12日中午,伊朗代表团抵达利雅得。伊朗外交部发言人纳赛尔·卡纳尼说,伊朗将着手筹备在利雅得重开使馆、在吉达重开领事馆事宜。他还证实,沙特代表团已于8日抵达伊朗首都德黑兰,定于13日飞往伊朗东部城市马什哈德,筹备重开使领馆。
      伊朗总统府官员上月证实,沙特国王萨勒曼·本·阿卜杜勒-阿齐兹已向伊朗总统易卜拉欣·莱希发出访问邀请,莱希对邀请表示欢迎。
      沙特与伊朗2016年断交。在中方支持下,沙伊两国代表今年3月6日至10日在北京举行对话,中沙伊三方签署并发表联合声明,宣布沙伊双方同意恢复外交关系,达成“北京协议”,强调三方将共同努力,维护国际关系基本准则,促进国际地区和平与安全。
      4月6日,中国国务委员兼外长秦刚在北京集体会见来华举行沙伊外长会晤的沙特外交大臣费萨尔和伊朗外长侯赛因·阿米尔-阿卜杜拉希扬。会晤后,秦刚见证沙伊双方签署联合声明,两国宣布即日起恢复外交关系。
      法新社解读,中东地区国家在品尝多年分歧苦果后已准备重塑外交关系。一名驻利雅得的阿拉伯国家外交官告诉法新社记者:“伊朗和叙利亚代表团同一天出现在沙特,太不可思议了。这在几个月前还是天方夜谭。”
      链新闻
      卡塔尔和巴林决定正式复交
      据新华社电 海湾国家卡塔尔与巴林外交部4月12日晚宣布,两国已同意正式恢复外交关系。这是2017年卡塔尔遭周边阿拉伯国家集体“断交”以来,海湾阿拉伯国家合作委员会(海合会)内部修复关系的最新进展。
      卡塔尔-巴林(复交)后续行动委员会12日在沙特阿拉伯首都利雅得举行第二次会议后,两国分别发表声明宣布复交决定。据巴林通讯社报道,双方决定根据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与《维也纳外交关系公约》恢复外交关系。该决定出自双方发展双边关系、加强海合会内部团结的共同愿望。
      海合会是海湾地区重要政治经济组织,成立于1981年5月,成员国包括沙特、阿拉伯联合酋长国、巴林、科威特、阿曼与卡塔尔。
      2017年6月,沙特、阿联酋、巴林和埃及以卡塔尔“支持恐怖主义”和“破坏地区安全”为由,宣布与卡塔尔断交,并对其实施制裁和封锁。随后又有多国宣布与卡塔尔断交。卡塔尔否认上述指控。
      2021年1月,第41届海合会首脑会议在沙特西部城市欧拉举行,与会领导人在峰会上签署了《欧拉宣言》,沙特、阿联酋、巴林、埃及四国宣布与卡塔尔恢复外交关系。沙特、埃及同年与卡塔尔重新互派大使。此外,沙特、埃及、阿联酋均已恢复与卡塔尔的经贸和人员往来,高层互访也日渐频繁。
      由于巴林和卡塔尔之间就部分问题迟迟未能达成一致,两国复交进程被推迟。今年1月,巴林王储与卡塔尔埃米尔通电话,宣示全面复交意愿。

    分享到:

    过往期刊

    • 第2023-04-13期

    • 第2023-04-12期

    • 第2023-04-11期

    • 第2023-04-10期

    • 第2023-04-07期

    • 第2023-04-06期

    • 第2023-04-04期

    • 第2023-04-03期

    • 第2023-03-31期

    • 第2023-03-30期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