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版:书香三晋·文化山西

阅读不止这一天 精品出版永不变

  • 官方微博

  •   月光照见她们的丰盈
      这本小说集的名字用了《对岸》,那么我就说说《对岸》这篇小说。
      《对岸》不是我最喜欢的短篇小说,它的灵感是在思考后才到来的。就是说,思考在先,而后才引出了灵感。而我最爱写的小说题材,都是先有灵感,再从灵感中迸发思考,就像十月怀胎,自然地瓜熟蒂落。这种小说一旦写出来都是我喜欢的。
      思考在先,好像与主题先行相类似。但类似不是等于,主题先行的小说是一种貌似思考实则很少有思考的小说,因为主题扼制了思考,而思考是不会扼制思考的,就像水不会淹死在水里一样。
      我写小说,习惯于依赖生活经验和直觉,这种写作的路径是我熟悉并喜爱的,我用这种方法写了十来年。直到有一天,我发觉生活已无法用经验去理解,无法理解的生活就像一条陌生的河流横亘于前,必定使人彷徨迷茫。现在大部分中年人都面临这个问题,这首先关乎我们的生活,而不是写作或其他。
      为了解决这种彷徨迷茫,我开始思考,虽说人一思考上帝就发笑,但是他笑归他笑,拦不住人类思考。
      《对岸》写于2019年,那几年我开始思考女性的生存,当我对许多东西都抱有怀疑时,打一个通向世界的小切口,是比较明智的选择。
      我思考了很长时间,得出一个结论,经济发达地区的女性更有地位和权利,女性有发言权的地区更为文明和开放。但事情也许不止于此。《对岸》写了五位事业有成的女性,显然来自经济发达地区,她们看上去也有地位和权力,甚至可以达到某种程度的自由自在。但故事到了最后,你会看到她们表露出无可掩饰的寂寞,找到爱情归宿的和没有找到爱情归宿的,一样缺少生存的意义。
      故事讲了五位女性在一个月夜倾诉内心最后的秘密。然后来了第六位女性,她也是一位事业成功的女性,她向五位女性倾吐了她的曲折生活,包括那次失败的一夜情。从这些女人的诉说中可以看到,每一个人的成功都是一场修行,或者已功德圆满,或者还在修行的过程中。对往事的复述和纠结,对生活不知道采取主动还是被动的态度,也证明了她们情感上无所依托的遗憾,让我们看见她们的脆弱——也许月亮更能照见她们的脆弱。
      从这个意义上讲,她们不是女权主义者或女性主义者。哈姆雷特说:脆弱,你的名字叫女性。强势、尖锐、睿智的上野千鹤子说:要诚实地对待自己,在每个方面扪心自问,关键是不能糊弄自己。从哈姆雷特到上野千鹤子,是《对岸》中六位女性要走的漫长的路。
      这也是我写《对岸》之前的思考。后来,我沿这个思路进行了更为开放的扩散性思考,从女性的婚恋生育,与男性的关系,如何创造财富和文化……女性的终极目标也是人类的终极目标,就是得到真正的心灵自由和解脱。从这个意义上讲,《对岸》没有走我喜欢写的那种路径,却是我最珍惜的一篇小说。

    叶弥

      大湖深处的生命之声
      沈念的散文集《大湖消息》(北岳文艺出版社2021年12月出版),既是一部具有科普意义的美文,又是一部生动的洞庭湖生态变迁史。作者通过数年的行走与观察,历数候鸟、麋鹿、江豚等生物在时代变迁中的命运遭际,细致呈现洞庭湖区人与物的复杂纠葛,向人们描画大湖的新面貌,展现了一个生态行动主义者的人文关怀。
      《大湖消息》从“无声”层面呈现声音的丰富内涵。作品诗意地还原了脱去嘈杂的自然寂静,这映照出聆听者灵魂的纯净。在一个无声的有机世界里,我们虔诚地观声索骥,猎猎湖风的尾随、候鸟传达情绪的鸣叫、长江舞者江豚力与爱的声响、麋鹿击打大地的蹄声,多样化的自然声音经由敏感细腻的聆听传达出作者对生命共同体的尊重。内在心灵之境对应于现实的生命之境,“无声”寄托了作者对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期望。“无声”还指向嘈杂的现代性世界对自然声音的侵扰,导致生命的死寂。在现代工具理性统御下,追求经济利益与实用高效的人类行为,制造了驱逐甚至戕害自然生命的噪音混响,这现实的嘈杂使人类与自然隔绝。“无声”所关涉的两重世界构成映射关系,体现了作者对现代工具理性浸染自然之境的强烈控诉。
      诸多动物书写不乏有关生命个体的抒情性话语,但对真正生命之音的关注依旧远远不够。不少作者把自然建构为拟人化世界,从神态到内心、从语言到行为,动物投射的依旧是人类自身的影像。戴着动物头套的人类上演着炫耀自我的假面舞会。而那些直抒胸臆的生命价值诉求,亦成为人类确认自我中心的辅助语,“生命失语”与多元主体性丧失是这类作品共有的缺憾。沈念是大自然语言的真诚记录者,他历经十余年湖区体验,通过专注细腻的自然聆听,落笔为对自然的声音尤其是禽鸟鸣声的精微细描,同时默默体悟这生命之音里内含的喜惧悲欢。对大自然语言的聚焦打破了人类中心主义的思维惯性,使对自然生命视若无睹充耳不闻的人们能够从原生的自然之声中体会生命存在的要义。
      人作为自然界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从未飘离作者的视线。沈念在后记中说:“我选择将行走的笔墨放在湖区许多既普通又不寻常的人身上,试图在打捞他们的人生往事时将属于江河、湖泊的时光挽留,学习承受艰难、困阻与死亡,尝试以超越单一的人类视角,去书写从城市奔赴偏僻之地的‘我’对生活、生命与自然的领悟。”人与其他生命体从冲突对抗到融合共情的起伏进程中,声音始终是不可忽视的中介。毒鸟人喉咙里吐出的模糊怪声与禽鸟悲切惊慌的哀鸣反讽交织,饲养员李新建与麋鹿亲昵的交流令人动容,白鹤呀呀的叫唤与护鸟人老鹿深情的呼喊叩击读者心灵。沈念力倡人们不再单纯地从环境保护的角度去理解人与自然之关系,而是拥有生态整体主义的阔大情怀。
      自然乃一切生命之母体,人类的生存法则应循自然之道。《大湖消息》表明,人与其他生命一样无常,被利刀解剖的无声鱼儿、被洞庭湖水吞没的许飞龙的生命、陷入无声沼泽地的湘西少年……人与物的生命历程始于这片浩瀚又戛然休止于此。人、生物与自然构成生命共同体。显然,以悲悯大爱善待包括人类自身在内的一切生命是作者灵魂之声的真谛。大湖“消息”正是大湖深处流溢的生命之声。

    王瑞瑞

      新书推荐
      《走向烤鸭店》
      《走向烤鸭店》收录了柏川近年来创作的十余部在国内各大文学期刊发表过的中短篇小说。以婚姻家庭中女性的内心世界展开,虽独立成文,但关照的都是女性深隐在婚姻生活中的情感体验、心灵诉求和自我觉醒。重新建立女性与女性、女性与男性、女性与生活、女性与社会关系的一种生活哲学的开启。
      《贝金斯的特殊使命》
      《贝金斯的特殊使命》具备了经典小说的语言和思想内核,缜密的故事设计隐藏在平常的小事中,像俄罗斯套娃一样环环相扣,又总是令人期待。故事奇异的描写与异域氛围的构建增加了小说的可读性。整体篇幅不长,适合于一次性读完,小说充满莫大的想象空间,会对喜欢思考的人构成吸引。
      《油饼洼记事》
      《油饼洼记事》收录了王祥夫的《好峁杂录》《油饼洼记事》《扁村记事》《小鼻村记事》《棉花》《竹坡记事》。本书既继承了“山药蛋”派民间叙事特点,又发扬了中国笔记小说的传统,使阅读小说变成了一件十分有趣的事情。作者于灵活多变的叙事中让读者领略到北方乡村鲜活的风俗民情。六个故事以上世纪90年代的晋西北农村为叙事背景,叙事手法独特,故事发人深省,个别篇目将中国传统文化植入作品中,具有较高的艺术性。
      《西北往事三部曲》
      《西北往事三部曲》是70后作家张学东创作的长篇小说,篇幅达75万字,故事时间跨度从20世纪50年代中期至80年代后期,反映了西北边地从凋敝匮乏到逐步富裕的历史变迁,既有人情冷暖的日常生活,又有天灾人祸的苦难叙事,三卷各自独立成章,又在主题主旨和思想表达上形成完整的审美体系。作者写的是当代人的现实苦闷,又以人性的闪光表达对温暖、正义、真情的坚定信仰。
      扫二维码关注北岳文艺出版社

    分享到:

    过往期刊

    • 第2023-04-20期

    • 第2023-04-19期

    • 第2023-04-18期

    • 第2023-04-17期

    • 第2023-04-14期

    • 第2023-04-13期

    • 第2023-04-12期

    • 第2023-04-11期

    • 第2023-04-10期

    • 第2023-04-07期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