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年事儿多,的确把人憋燥得够呛。又到了春暖花开的日子,大家的心思便如那发芽的小草,迎着风激灵灵打个哆嗦,继而就飞也似地支楞了起来。
野游踏青,都已在消闲的清单上躺了许久,偏是这样,才让人对“渴望”有了分外深刻的体会。每日里看朋友圈,尽是一片姹紫嫣红的图景。仿佛不如此折腾,便是辜负了这大好的时节一般。我向来是好静不好动的,却也被撩拨得心痒,加入到了自已一贯鄙夷的“八方点赞”的队伍中去。继而脑子也开始变得活泛——门外有画桥烟柳、叶底黄鹂,我是不是也找个地方走走?
然而上哪儿去,这是个颇难抉择的问题。泰山观日,江南沐雨,想来都是极好的。惜乎路途遥远,舟车劳顿多有不便。就近亦无不可,但从小到大,那些去处都逛了不止一次,实在提不起故地重游的兴致。妻子笑我是行动的矮子,正好新闻里看到一条,某名胜所在地突降大雪,若干旅客滞留于山道间进退无依,我登时有了说辞。“看看,幸亏咱没去凑那个热闹。以我多年的经验来看,节假日随大流出去旅游那都是自找麻烦。即便天气好,也是阅尽人间后脑勺。再赶上这种情况,餐风饮雪的,算哪门子享受呢?”
“你这人啊,年纪还不大,就总是老气横秋的。”她正抱怨,老同学忽然给我发来了消息。一张照片,当中桃林新雨、落英缤纷。阳光从花枝间穿过,仿佛一条条朦胧的轻纱,生生掩映出个世外仙境的氛围来。下面是急切的询问:“这地方在哪儿?”问得稀奇,我怎么知道这地方在哪。正想骂这厮调皮,却看又来了一条消息:“别说不知道啊,我问过了,就在你们学校里。”却怪了,校园中还有这样的所在?放下手机左思右想,既然有桃树,大约就是那几个地方。然而不对啊,这几条路我来来回回已经走了不知道多少遍,怎么从来没注意过如此的景致?赶紧回复道:“容我三思。”那边却等不得,急火火地又问:“速速再探再报!麻溜的,老婆孩子闹着要去你那边玩呢!”
既然老同学有如此的雅兴,我就必须当回事儿搞个明白。而且那风景着实诱人,让人想起了大学时我们一起看的某部电影。剧中的两位朋友也曾有过同去某处看桃花的约定,只不过后来并没有如愿。时间太长,我也记不清了。先不说这些,披上我早已泛黄的白衣服,迈开我方显踯躅的老寒腿,校园里看个究竟去也。
果然就是那里,一片桃林,花儿开得正烈。炽热如火、殷红似血,小朵簇拥成了大团,惬意地在风里摇曳。四周新草尽绿,枝头云蒸霞蔚。妻子努力地拗着造型,却总是不够自然。换了数次姿势,到底主动作罢,说是拍几张桃花的照片就好。我笨拙地摆弄了一番手机,然而所得非所见,无论换什么样的滤镜加什么样的特效,照出来的也不是那个味道。
发给同学问他:“你说的应该是这儿了,不过桃树其实并不多,确定要来看吗?”他回了一条语音:“少废话,我都已经在路上了。”后面一条是他夫人发来的:“你确定就是这儿吗?不是怕我们过去给你找麻烦吧?”这婆娘,跟着他十几年也学坏了。除了年纪,尽长了些调侃人的本事!我嬉笑道:“你们可赶紧来吧,看不够就全搬回去。”省城并不远,打趣的工夫车已经到了门口。
我难得如此放松,步履轻快地向着一家人迎了过去。老朋友见面用不着什么客套,几句话就卸脱了伪装。漫步在校园里,恍惚间感觉宛如昨日重现,大家的心情和脚步都轻快了起来。
男人家是不屑在花下忸怩的,我们就远远地站定了。我看着那片花海说:“其实也没啥看头,我天天路过,从没觉出个好来。”那厮悠然道:“身边的就视而不见,别处的就趋之若鹜,不就是这样么。”人们羡慕的,从来都是别处的风景?又如同十几年前总想着将来要怎样,回头时却发现再也回不去了?
不是风动,不是花动,倒是我们的心在动。我又翻出了那部当年没看懂的老电影,原来那人的家乡并没有桃花,而他心里的风景却偏偏始终未能忘记。
在水七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