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射治疗是肿瘤常见的治疗方法。据统计,90%-95%放疗患者会发生放射性皮炎。它不仅会影响患者美观,还会造成肿瘤治疗时间延长甚至停止,最终影响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存质量。
放射性皮炎的症状是什么?
急性放射性皮炎通常在首次放疗90天内发生,轻症表现为灼热瘙痒、疼痛、色素沉着、干性或湿性脱皮、红斑,重则出现水肿、溃疡、出血、坏死、局部感染等,严重者导致治疗暂停。急性皮肤反应一般会在停止放疗后1个月内痊愈。
慢性放射性皮炎出现在首次放疗90天至数年后,表现为皮肤萎缩、色素沉着、硬结性水肿、迟发性溃疡、增厚、纤维化等,严重者出现组织挛缩、运动功能受限、疼痛等不适。
为什么会出现放射性皮炎呢?
首先,患者颈前区、四肢、胸部、腹部和面部皮肤,以及头皮毛囊组织对放射敏感;乳房较大、行重建和假体植入的乳腺癌患者发生严重放射性皮炎的风险更高。基础疾病肥胖、营养不良、长期日晒和吸烟等会加重放射性皮炎风险;
其次,和疾病治疗方案也有密切关系。
患者应该怎么办?
1、在放疗期间和放疗结束后的一定时间内,尽量保持照射区皮肤裸露、清洁及干燥;避免穿高领、紧身衣物;尽量减少照射区皮肤刺激、摩擦及过度日晒;使用温水、无刺激肥皂进行清洗;照射野避免使用酒精、香水和婴儿爽身粉;可使用止汗剂、除臭剂。不推荐在放疗前常规使用外用保湿剂、凝胶、乳液或敷料。
2、药物预防:对有高危因素患者的照射野可使用低至中效外用糖皮质激素,1-2次/d(如0.1%糠酸莫米松或0.1%丁酸氢化可的松乳膏)。银离子敷料/乳膏、三乙醇胺、表皮生长因子等也可用于预防放射性皮炎。
这样就能有效预防保护皮肤,使患者生活质量提高,更好地完成抗肿瘤治疗。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山西医院放射治疗科 杨苗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