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版:往事

借书证和借书的一些往事

  上世纪80年代,我刚参加工作不久,有很多空闲时间,也从报刊杂志上知道了许多文学名著,非常渴望能看到这些作品。但是去书店买书看吧,又没有那么多富裕钱,一年也只舍得买一、两本特别喜欢的书。一次偶然的聊天中,我听到我堂兄有太原市图书馆的借书证,听闻此消息,我如获至宝,非常殷勤地、甚至有些过分地恭维着他,终于让他答应了我,给我从图书馆借书。
  从此,每个月我都把我想看的书名写在纸上交给堂兄,让他去图书馆借到书后再给我送来,或由我过去取。每次我都会写满满一页的书名,因为担心有些书已经借出去了,多写几本,好确保每次都能借到书。
  每到还书时,堂哥就来我家,有时是我去堂哥家,把要还的两本书和写好书名的书单一起给了堂哥,堂哥去图书馆借好书,再到我家把借好的书给我。
  因为我只能从杂志或报刊上看到一些世界名著或鲁迅等人写的书,我也不知道有别的书或新书,所以书单上总是一些名著,没有当下的一些新书,便隐隐地生出一些缺憾感。
  这样借书借了有半年多,有一天从一份报纸上看到太原市图书馆要新办理一批借书证,我欣喜若狂,准备好办借书证需要的工作证(没有工作的需要户口本),在办证的当天骑着自行车早早来到市图书馆所在地——儿童公园(现在的文瀛公园)。
  办借书证的人很多,从市图书馆古色古香的万字小楼一直排队排到了公园东门外,我总算在临近中午时拿到了办理好的借书证。虽然押金需要20元,但从此可以借到、看到自己喜爱的书了,那种满满的幸福感伴随了我好长时间。
  从此每个月,我都会到市图书馆借、还书,那段时间是我到现在为止看书最多的时期,几乎把我喜欢的中外名著都借来看了。国内知名的许多小说也是在那段时间看的,而且只要有喜欢的新书在馆,我马上就借来看,极大地满足了我当时的求知欲。
  后来太原市图书馆准备搬迁改造时,我又在文源巷的山西省图书馆办了一张借书证。那时,图书馆证已经可以不受限制地办理了,每个星期三都能办理,借书证的押金也涨到了100元。
  在山西省图书馆,我又借了许多年书,把自己喜欢的作家的书看了个遍。直到现在,我依然像过去一样,经常去图书馆,每次借五、六本书,可以延期至两个月,看完后,再去还、再去借,乐此不疲。

五儿(太原)

分享到:

过往期刊

  • 第2023-05-09期

  • 第2023-05-08期

  • 第2023-05-05期

  • 第2023-05-04期

  • 第2023-04-28期

  • 第2023-04-27期

  • 第2023-04-26期

  • 第2023-04-25期

  • 第2023-04-24期

  • 第2023-04-21期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