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我提一桶水上了6楼,感觉肩膀扯了一下,然后肩膀就开始疼。邻居建议我去锻炼,可是我怎么越锻炼越疼啊?”“医生,我今年50岁了,也没有什么原因,突然肩膀开始疼,去按摩针灸,为什么一点儿都不管用啊?”……在日常生活中,您是否也遇到过同样的困扰?是否认为自己患了肩周炎?
“不是所有的肩痛都是肩周炎,大家一定要区分开来。”山西白求恩医院同济山西医院疼痛科护士长段丽珍提醒。
肩部疼痛可能是肩袖损伤
网球、羽毛球、举重、游泳、体操等运动让不少人痴迷,殊不知运动不当极易造成上肢损伤。工作久坐、拎重物、从事重体力工作等都会出现肩部疼痛,大多数人都误以为是肩周炎,并且认为只要多锻炼、按摩拔罐一定会缓解疼痛,其实非但没有效果,反而症状会更加严重。但实际上,这种“一概而论”的诊断是不准确的,并不是所有肩痛都是肩周炎。国内外最新版教科书已经取消“肩周炎”这一疾病名称,“肩周炎”只是肩痛众多成因的其中一种,医学上称之为“冻结肩”,病患肩关节主动、被动均受限,只占肩痛就诊病人的15%,其实更多的是肩袖损伤。
肩周炎,又称肩关节周围炎,俗称“凝肩”“五十肩”“冻结肩”,是肩关节周围软组织病变引起的肩关节疼痛和运动功能障碍症候群的一种疾病。临床表现为肩部疼痛逐渐加重,肩关节不仅主动活动受限,被动活动也受限。通俗来说,不仅自己主动抬不起来,其他人帮忙也抬不起来,这是由于肩关节的软组织发生了严重的挛缩、黏连。肩周炎多见于50岁左右的中老年人,且女性多于男性,左侧较右侧多见,两侧同时发病少见,多见于劳动者。
“肩袖是指冈上肌、冈下肌、小圆肌和肩胛下肌这四块肌肉,因为他们像肩部的袖子一样包裹肩部,而肩胛下肌肌腱止于肱骨小结节,其余三块肌肉的肌腱止于大结节,形成联合腱,似袖口,故称肩袖。”段丽珍说,肩袖包裹了盂肱关节的前方、上方和后方,对肩部的功能和稳定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当这些肌腱损伤或病变时即为肩袖损伤。
如何判断主要看三个方面
“这两种疼痛很容易被混淆。”段丽珍说,要区分两者,主要考虑三个方面。
“首先,二者的发病原因不同。”她说,肩周炎一般没有明确的外伤史,常见于长时间保持一个姿势或者受寒导致肩关节周围软组织的无菌性炎症。而肩袖损伤的大部分患者都会有明显的外伤史,往往在体育运动、劳动作业后搬重物后导致。
其次,肩袖损伤和肩周炎都会出现疼痛,但是疼痛的症状不一样,肩周炎的疼痛主要是静息痛,常在夜间发生,疼痛影响睡眠。平时只要合理且适当的运动,疼痛的症状便会有所减轻。而肩袖损伤不同,它在肩膀部位会有一个明显的镇痛点,伴抬举无力,夜间患侧卧位疼痛明显加重。关节不动,它不痛,只要关节活动并达到某个角度,碰到它的伤口就会出现疼痛,而且肩袖损伤的患者是无法通过运动来缓解疼痛症状的。想要缓解疼痛,只有通过正规的治疗。
“还有就是它们的关节活动范围不同。”段丽珍说,肩周炎的主要表现是关节主动和被动活动都受限,即使被动抬起,也达不到正常的活动范围,而且非常僵硬。而肩袖损伤不同,它的主要症状是肩袖发生了撕裂,容易造成肩关节抬举力量减弱,肩关节不能外展上举,但是如果被动抬起一般是能够达到正常范围。
病症不同治疗方案也不同
段丽珍介绍,肩袖损伤有创伤性和非创伤性两种,其中运动导致肌腱损伤最为常见。在肩袖损伤初期,可遵医嘱使用消炎镇痛药、外用药或在肩峰下间隙进行封闭注射治疗,如果保守治疗3至6个月病情没有明显缓解甚至加重,则应考虑手术治疗。而且,如果及时就医,是可以完全恢复的。
但肩周炎康复“练”胜于治,一般医生会针对患者肩关节活动受限程度,制订相应的主动运动锻炼方案,同时以肩关节的自我锻炼为主,配合局部的针灸理疗和热敷。
日常生活中,肩周炎患者可以做推拿、爬墙上举、大范围环绕等锻炼,以拉开黏连的组织,而肩袖损伤病人,这样的锻炼会加重肩袖的撕裂程度。肩袖损伤要在医师的指导下做康复锻炼,切勿盲目运动。“所以,并不是所有的肩痛都是肩周炎,也不是每种肩痛都适合马上锻炼,这一点一定要注意!”段丽珍说。
山西晚报记者 张梦莹 通讯员 苗华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