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5月15日、16日,龙泉村的第一书记“刘梦洁”带着全村的致富梦,终于唱到了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地——嘉兴。随着第五届中国歌剧节的举行,山西唯一参演剧目、山西省歌舞剧院出品的民族歌剧《三把锁》,亮相浙江省嘉兴市秀湖音乐厅,也让龙泉村的故事走上了歌剧界的最高舞台。
中国歌剧节是我国歌剧领域的国家级艺术盛会,由国家文化和旅游部牵头主办,自2011年起已连续举办四届。在中国歌剧节舞台上,一系列代表国内最高水准的歌剧作品先后登台亮相,展现新时代中国歌剧的万千气象。第五届中国歌剧节由国家文化和旅游部、浙江省人民政府共同主办,在杭州市、嘉兴市举办。
作为政府主办的歌剧领域最高级别艺术活动,中国歌剧节强调作品的民族精神、时代意义与国际视野。本届歌剧节共遴选出24部优秀剧目,其中经典剧目5部、新创剧目19部,《三把锁》就是其中之一。
17日上午,该剧还在杭州举行了“一剧一评”专家研讨会。国家京剧院原党委书记、院长宋晨,山东省文化和旅游厅原一级巡视员张桂林,上海歌剧院原院长何兆华,四川音乐学院原院长林戈尔,中国音乐剧协会原秘书长王道诚,上海歌剧院一级导演方红林,知名乐评人文硕,以及山西演艺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贺建平,山西演艺集团副总经理、该剧出品人、导演、编剧刘波,山西省歌舞剧院院长路进广等出席。
一场迟到了19个月的相见
夜色中的嘉兴秀湖畔,一朵巨大的“三叶花”悄然绽放,嘉兴文化艺术中心也在此时开始迎接各方歌剧迷,而面对观众,《三把锁》的主创们心中有说不出的感慨。
这部剧从山西走到中国歌剧节的舞台,可谓一波三折。2021年,《三把锁》就曾入选第四届中国歌剧节,原定于10月30日、31日在淄博大剧院上演,前站部队已经到达淄博,但突如其来的疫情打乱计划,后来只能改成线上展演。
虽然当时《三把锁》的线上演出吸引了超过30万的观众,很多专家在看完演出后对这部作品给予充分肯定和中肯评价,但演员们心里总有一份小小遗憾,他们希望在掌声中直接把作品展现给观众。而这一等,就是19个月,中国歌剧节终于再次向《三把锁》敞开怀抱。
16日晚演出结束后,现场观剧的文旅部专家,在舞台上表达了对《三把锁》的期待。
站上嘉兴的舞台,主创们特别激动,不仅是因为长久的等待,还因为这里有一群能懂歌剧的观众。和太原一样,嘉兴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文化底蕴深厚,这里拥有两千多年人文历史,涌现出茅盾、徐志摩、金庸、朱生豪、陈省身、王国维、丰子恺等名家大师。最重要的是,嘉兴还是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地,一部反映当代共产党第一书记精准扶贫的作品在这里上演,意义非凡。
一部填补20年山西歌剧空白的作品
说起歌剧,山西是有过光辉一页的。早在1949年,山西文工团、山西文工二团演出的歌剧《白毛女》《刘胡兰》等就在城乡引起了强烈反响。1954年山西人民歌剧团正式成立,不仅排演了《刘胡兰》《小二黑结婚》,还新创作了《萎花重开》等作品。
以新中国成立十周年为起点,山西歌剧迎来了新的高潮,新创了《哑姑泉》《塞上新歌》《为了61个阶级兄弟》等富有山西风格的歌剧。改革开放以后,我省歌剧艺术的风格开始多样,歌剧《老二黑结婚》《嫁不出去的姑娘》《忘我草》,先后问世。
但可惜的是,近20年来,山西歌剧发展进入瓶颈期,因此民族歌剧《三把锁》以“填补20多年来山西在原创歌剧方面空白”之姿诞生。
民族歌剧《三把锁》是山西省歌舞剧院重点打造的一部讴歌脱贫攻坚精神、表现新时代新农村新生活新矛盾和农民追求新梦想的现实题材舞台艺术作品,于2019年12月在太原市青年宫演艺中心首演,迄今共演出21场。先后荣获国家艺术基金2019年度舞台艺术创作资助项目、文化和旅游部2019年中国民族歌剧传承发展工程重点扶持剧目、第四届中国歌剧节优秀剧目等奖项。
该剧以脱贫攻坚为大背景,由山西省几个贫困村的故事和几个第一书记的事迹创作改编而成。全剧共分六场,讲述了某厅技术员刘梦洁到父亲曾经插队的龙泉村担任驻村第一书记,开展精准扶贫的故事。进村第一天,刘梦洁受到了冷遇,更让她揪心的是村里唯一一口机井被村民上了三把锁。谁上的锁?为什么上锁?怎样尽快打开这些锁?一连串棘手的难题摆在了她的面前……经过艰苦曲折的努力,她克服重重困难,最终打开了村里的三把井锁,解开了五百户村民的心锁,开启了龙泉村脱贫致富的金锁。
一段山西人自己讲述的本土故事
说起《三把锁》,出品人、导演、编剧之一刘波很自豪,“这是山西省歌舞剧院完全依靠自身力量打造的一部表现新时代、新农村、新生活、新矛盾和农民追求新梦想的现实题材舞台艺术作品。”
从2017年初采风到2019年底登台,整部作品从集体采风到剧本创作,再到舞台呈现,历时三年,易稿19次。创作团队和演出队伍全部采用本土本省的优秀人才,主创人员以山西省歌舞剧院自己的创作力量为主。
除了刘波,山西省歌舞剧院艺术创作中心主任、国家一级演员侯建军和他共同担任导演,剧作家孟恭才担任剧本创意统筹,青年作家朱伊文担任第一编剧,作曲家张伟担任作曲,山西省歌舞剧院著名歌唱家、国家一级演员刘亚男担任声乐指导,青年歌唱家高旭丽、乔佳、段佳灵、白雪剑、梁鹏等担任主演,山西省歌舞剧院民族乐团现场伴奏。
回忆起创作的最初,刘波说:“2017年3月,我与山西省歌舞剧院的编创团队走上满是黄土的路,走进了荒凉的大山深处。经过深入的了解,有一个故事深深打动了我和创作人员。采风中,发现晋西北的一个村庄,只有一口机井,全村800口人的饮水全靠它。但是由于村民间闹矛盾,把这口水井整整锁了8个月,直到在我们采风组来的前不久,省委派驻这个村的第一书记才克服了重重困难,打开水井,解决了吃水问题。当时我就想创作一部民族歌剧来讲述这些感人的鲜为人知的农村故事,并且把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和驻村第一书记的故事搬到舞台上。”
而该剧的第一编剧朱伊文,面对《三把锁》登上中国歌剧节的舞台,也是感慨万千,序幕的音乐一起,她已是情不自禁流下泪来。她表示:“通过这部剧,我最想表达的是,一个一个乡亲们,是我中华民族绵延的根;一座一座小乡村,是我中华文明永远的魂。”
15日的演出,吸引了嘉兴当地不少企事业单位团体、个人前来观看,仅仅是杭州海关所属的嘉兴海关,干部和家属就有130余人前往欣赏,其组织者人事政工科科长周丹琪表示:“太好看啦!小朋友都从头到尾没有离座,看的人都觉得很值!”16日,民族歌剧研修班的学员们也集体来到现场。
山西晚报记者在现场采访时,观众说到最多的就是该剧的构思巧妙,打开的不仅仅是水井的锁,还有村民的心锁,他们感谢山西艺术家带来的这部接地气的作品,让人们一扫对歌剧的距离感。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本次演出前,《三把锁》的几位主演纷纷中招成了“小阳人”,从女一号“刘梦洁”高旭丽、到男一号“李有志”乔佳、以及“王二蛋”白雪剑、“钱公道”梁鹏,都是克服着身体的极度不适完成了两场演出。“王二蛋”有一场哭戏,白雪剑下台来说,他和梁鹏抱头哭都是真哭,“因为太难受了!”他们也用行动诠释了“戏比天大”的内涵。
山西晚报记者 范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