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文化频道

晋祠·晋城博物馆馆藏铜镜联展开展

  山西晚报讯(记者 李吉毅)5月18日,晋城市国际博物馆日系列活动暨《镜涵春秋——晋祠·晋城博物馆馆藏铜镜联展》在晋城博物馆开展,展览将持续至7月31日结束。
  晋城是晋东南地区经济文化中心之一,自古即为富庶繁华之地,人文荟萃,历史遗存蔚为大观。太原是晋文化的核心区域,有着2500年绵延不断的文脉传承,晋祠是中国北方古典园林的典型代表,现存宋元明清时期殿、堂、楼、阁、亭、台、桥、榭100余座。
  当天,由晋城市文物局、太原市文物局主办,晋城市文物保护研究中心(晋城博物馆)、太原市文物保护研究院和太原市晋祠博物馆承办的《镜涵春秋——晋祠·晋城博物馆馆藏铜镜展》开展。
  铜镜源于生活,内涵丰富,既能从中品味流淌千年的历史文脉,鉴古论今,又可徜徉在艺术的海洋中,愉悦身心。以铜为鉴,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鉴,可以明得失;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铜镜中蕴含着丰富的哲理,体现了古人的智慧,承载着深厚的传统文化。
  据介绍,铜镜的历史可上溯至4000多年前的齐家文化(时间跨度约公元前2200年至公元前1600年)。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经济的繁荣,对铜镜的需求增加,促进了铜镜铸造的不断发展和成熟。明末清初出现了玻璃镜,清中晚期,玻璃镜制作工艺日渐成熟,铜镜逐步失去了实用价值,从此以艺术品的形式存在。
  春秋战国羽状地纹镜、汉代昭明连狐铭带镜、唐代双鸾四鸟花枝螺钿纹镜、宋代四花缠枝纹镜、金代丹凤喜鹊纹带柄镜、元代十二生肖二十八宿图形镜、明代八卦纹铜镜……此次晋祠博物馆与晋城博物馆携手合作策划,展出春秋战国、汉、隋唐、宋金至元明清历代的铜镜近百件,旨在让文物说话,以史鉴今,启迪后人,让参观者走进铜镜的世界,体味古人的文明与智慧。

分享到:

过往期刊

  • 第2023-05-18期

  • 第2023-05-17期

  • 第2023-05-16期

  • 第2023-05-15期

  • 第2023-05-12期

  • 第2023-05-11期

  • 第2023-05-10期

  • 第2023-05-09期

  • 第2023-05-08期

  • 第2023-05-05期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