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版:寻访山西文化新名片(晋中篇)

灵石全域旅游实践:打造文旅融合新样板

  • 位于灵石县静升镇的王家大院。 山西晚报记者 寇宁 摄

  •   “隋开皇十年,文帝杨坚北巡挖河道,获一巨石,似铁非铁,似石非石,色苍声铮,以为灵瑞,遂命名为‘灵石’,割平周县西南地置为灵石县。”5月13日,在崇宁堡,几位灵石人不约而同齐声诵颂,向来宾骄傲地介绍灵石地名的来历。他们打小都知道这个故事,每一个灵石的学生,都全文背诵过这一段,可谓是灵石人的共享密码。
      今天,随着寻访山西文化新名片采访团的到来,灵石为人们解开了更多的新文化密码。
      文旅市场火了 非遗文化活了
      漫步在静升古镇旌善老街的石板小路上,现存大大小小的店铺、典当行、戏台等分立两边,依稀可见当年静升的繁荣景象和人文气息。旌善老街选在今年五一期间开街迎客,拉满了烟火气。
      今年五一,灵石县的文旅市场火了,各景区、景点、街区的接待量呈现爆发式增长。A级景区共接待游客23.81万人次,比2019年同期增长20.25%,文旅消费市场得到全面释放。这些数据背后,离不开灵石县文旅部门提前“走出去”开展文旅推荐活动的“引流”姿态。
      “今年正月,县领导和我们文旅局、文旅集团去西安考察跟我们类似地方的成功商业模式。3月再去西安,参加晋中文旅招商推介会,给五一预热。”灵石县文旅局副局长闫蓉介绍说。
      文旅市场火了,同时也带活了非遗文化。由30个非遗项目、40名非遗传承人参与的“非遗购物节”和“非遗进景区”活动,五一假期在红崖峡谷景区引发了不小的关注。活动现场,除了展示天长久月饼、赵师傅传统八大碗、王家布艺等知名老字号,还进行了灵石评说、跑驴等6个项目的动态展演,不仅让游客感受了非遗文化的魅力,更开辟了文旅融合发展的新路径。
      “这两天,央视《非遗里的中国》山西篇的录制,在咱们这里取景拍摄。”王家大院的导游指着大院坡道旁一堆设备和工作人员这样介绍,“五一期间他们就来了,整个团队几百人,灵石是咱省里唯一一个拍摄地。”
      “非遗+文旅”,灵石打出了自己的融合发展“组合拳”。
      其实,早在今年春节期间,依托静升古镇王家大院举办的静升古镇民俗年活动,就有22项非遗项目展示展演互动体验,现场互动体验和观看人数累计15万人次,线上观看人数累计约60万人次,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从初一到十五,已经开业的西街商铺都挣钱了,一个卖羊肉串的,一天收入一万六千元。”灵石县文化旅游投资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曹长君说,“整个活动全是政府投资,让老百姓挣钱,让游客满意”。
      这个五一,甚至五月,火的不只是景点,还有晋商大院里的婚礼。
      崇文堡14号院的“王府”张灯结彩,一对新人要结婚了,红的灯笼是花,青色的墙是枝蔓,映照着彼此的光彩。此时,民居、古建、时光与民俗都仿佛定格成为一个瞬间,他们就像从历史中走出来,围观的观众又像走入到文化中国真正的生活意义中去。
      这一刻,是“王家人”的婚礼,明天,它会变为下一个定制者的姓氏,“孙府”“赵府”“李府”……一年到头,人人轮替,这里从未改变,但有几十到几百对的婚礼在此见证了最终的意义。这是灵石王家大院这个华夏民居第一宅里一张独特的名片——大院民俗婚礼。让新人在一天时间内穿越回数百年前的华夏民居,体验一次真正的古堡婚礼。现场,众多山西非遗饰品、民俗表演、美食汇聚在一起,让人尽享非遗之美。
      “我是王家刺绣第三代传承人,现在已经发展到第五代了。”静升古镇非遗示范传习所负责人、王家刺绣制作技艺传承人赵程辉说。近两年,赵程辉和团队还开发了“晋绣”特色的婚礼产品,包括婚服、拜垫、盖头等非遗文创产品,“像喜娘服、喜婆婆服是标准的清代风格古装,在王家大院这样的晋商文化大院展示,有特色、有意义。”赵程辉说。
      除了活动、婚礼,非遗还与当地群众的生活紧密相连。不少非遗产业“安家”在静升古镇,比如老古董民间艺术有限公司,在王家刺绣和布艺基础上,整合剪纸、三雕、拓印、泥塑、草编等技艺类非遗项目,设计生产了20大类非遗产品,除了布展婚俗博物馆、非遗展厅,还投资创立了灵石县首个非遗文化产业传习基地(静升古镇非遗传习所),开展非遗技艺项目的培训,吸引当地人参与。
      灵石县将非遗作为产业,让村民在家门口就业。非遗与旅游的融合,不仅增强了游客的体验感,也为非遗“活”起来开辟了新的路径。
      深挖文化底蕴 注重文化输出
      文化元素是文旅融合的关键,强化旅游文化输出,能够增加旅游的可持续发展能力。王家大院,显然是一个具有特色的、成功输出文化和记忆点的地方。
      20多年来,王家大院文化研究室一直对景区内的文化进行挖掘和整理,从建筑本体到一些雕刻细节,从楹联匾额的解释,到王氏家风家训、家史故事整理,以及王家大院周边文化内涵的挖掘等,不断地丰富和完善王家大院的文化内容,这也是能让人常来常新的原因所在。
      “针对不同的游客,我们有不同内容的输出。”王家大院景区管理处办公室主任尹雄卓介绍说,企事业单位来团建,讲解员会主要以党风廉政教育或家风家训传承为主。小朋友来了,会多讲一些王家大院的传说故事。一些文人学者到访,就会介绍一些建筑的知识、雕刻的艺术等等。
      在王家大院工作了22年的尹雄卓说,除了“华夏民居第一宅”,王家大院还是一个“文化输出基地”,“不过,真正让参观者将这些‘文化’带回家形成长久记忆,并将之传播给更多人,还需要更具象的东西。”
      王家大院想要做更多的文化输出,文创产品成为文化输出的重要载体。走进王家大院“中华姓氏家训展”文创店,可以看到很多与姓氏相关的文创产品:戒尺、水杯、茶具、扇子、梳子、钥匙扣挂件、书签、冰箱贴、巧克力……“这是我们现在开发文创走的一个捷径,用姓氏的家训、起源等与产品结合,增加与游客的黏合度,这也是从王家家训整理中受到的启发。”尹雄卓说,他们在这方面做了不少尝试,还没有达到盈利,需要一个市场培育的过程。
      很多人知道王家大院,却很少听说王家大院所在的静升古镇。说起静升古镇(静升镇),也有1400多年历史了,它见证了王家大院、红庙和文笔塔等古建筑群庙的历史。“我们开发得比较迟,从今年才开始做起来。”灵石县文化旅游投资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曹长君有些遗憾地说。虽然刚刚起步,但对于古镇的文化输出,曹长君心中有数,“20年前,静升镇就被列入全国历史文化名镇第一批名单。我们将继续挖掘古镇的历史文化底蕴,改造旌善老街,引流和打造晋文化商铺。”
      除了挖掘现有历史文化资源,还有一些文旅创新业态以多种方式深度演绎文化,通过重新构建场景来提升旅游体验。10年前,刚起步的王家庄园主要解决王家大院没有饮食住宿的短板,通过配套设施改造升级,提高服务水平,达到王家大院的管理要求以及品牌化要求。双方合作后实施整体营销战略,王家庄园成为“王家大院的后花园”。近两年,王家庄园增加了新项目,作为补充大院旅游的新元素。
      “山西的煤炭产业历史可以追溯到数千年前,但煤炭文化一直没有做起来,灵石也是产煤大县,可以弘扬煤炭精神,就像王家大院体现的是晋商精神一样,这些都是山西的精神名片。”王家庄园景区总经理闫素梅介绍说。2020年,王家庄园修建了“灵石之光”煤炭主题馆,借助裸眼3D、多媒体数字技术介绍煤炭人的奋斗史及煤炭工业的发展史,地下一层的“井下矿井”真实还原了煤矿工人井下采煤场景及流程,增加了“下矿”体验感。“这改变了以前我对煤老板的印象,体会到煤矿工人工作的不容易。”一位南方游客说。
      搭建服务平台 推动全域旅游
      如今,文化旅游产业迈入了全域旅游新时代,灵石县正全力推进全域旅游示范县的创建,打造晋商文化展示与传承、旅游与产业融合发展的现代县域旅游标杆品牌。
      “石膏山比较远,原本不在行程中,但我在小程序里看到‘50元畅游王家大院、石膏山、红崖峡谷、王家庄园4个景区’的活动,就心动了,决定住下来,都去转一转。”从北京来王家大院旅游的张女士,在手机上找到了“智游灵石”小程序。
      搭建“智游灵石”服务平台,是灵石县推进全域旅游发展的重要举措,旅游路线、酒店民宿、土特产品、餐饮等部分上线。目前,“智游灵石”已打通与携程、美团、去哪儿等OTA(在线旅游)平台的链接,实现联票、酒店、特产的上架与分销。目前,正在与河南省平顶山市鲁山县、陕西省西安市周至县联系相关合作。
      “借船出海”的模式,带动了周边景点和产业。同时,不少景区也在努力推动“文旅+”融合来引流。“近年来,红崖峡谷景区通过打造康养基地、举办体育赛事活动等,探索‘文旅+体育’的深度融合。未来希望引进康养项目、徒步比赛等项目,使景区更具有吸引力。”红崖峡谷景区办公室主任程建红说。
      拥有1400余年置县历史的灵石,造就了独具魅力的晋商文化、深沉厚重的煤炭文化。这里有历史悠久的静升古镇,有展现晋商文化独特魅力的王家大院,有集“雄奇青秀巧”特点的石膏山,有“天然氧吧”红崖峡谷,还有被誉为“王家大院后花园”的王家庄园……
      一直以来,灵石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灵石县委常委、副县长孙俊杰表示:“灵石县把文旅产业作为富民产业,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深度挖掘地方特色文化资源,继续深化全域旅游创建、‘畅游灵石’改革,持续开展古镇民俗年、非遗进景区活动,不断推动古镇大院游、山水休闲游、禅学康养游向高品质和多元化升级,坚定不移地走好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之路,着力打造国内国际知名的文化旅游目的地。”

    山西晚报记者 李霈霈

    分享到:

    过往期刊

    • 第2023-05-18期

    • 第2023-05-17期

    • 第2023-05-16期

    • 第2023-05-15期

    • 第2023-05-12期

    • 第2023-05-11期

    • 第2023-05-10期

    • 第2023-05-09期

    • 第2023-05-08期

    • 第2023-05-05期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