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晚报讯(记者 辛戈)“设想过很多种和父亲相认的情形,却没想到是这个样子。多亏检察官和监狱民警认真负责,找到了我们。”姐弟两人苦寻父亲40年,直到一份罪犯死亡通知书的出现……5月23日,晋中市人民检察院向社会发布了一起与“寻亲”有关的罪犯死亡检察监督程序案件。
事情要从今年2月12日说起。85岁高龄的罪犯孙某军,在某监狱服刑期间,因病在医院死亡。晋中市检察院驻某监狱检察室收到通报后,立即启动罪犯死亡检察监督程序。
“按照正常流程,我们要通知家属,但他的罪犯档案中没有近亲属的相关信息。”检察官介绍,孙某军于2022年3月被判处有期徒刑一年七个月,同年7月入监服刑。该监狱拟联系捕前单位,按无亲属处理,并将此情况向检察室反馈。鉴于孙某军此前犯有前科,监狱民警遂赴太原某监狱走访,了解到孙某军曾于1983年被判处十年有期徒刑,刑满释放后被安置在太原某煤矿工作。
孙某军的一位昔日工友表示,“老孙早先在大同工作,有一儿一女。1983年,他入狱后就离婚了,再没联系到孩子。”根据此线索,民警又赶赴大同找到孙某军前妻的妹妹。在她的帮助下,监狱民警最终与孙某军的女儿、儿子取得联系。得知有了父亲的消息,姐弟二人从河北匆匆赶来,他们40年的寻亲之路,在检察机关和刑罚执行机关的积极努力下,总算画上了句号。原来,孙某军入狱时,子女尚年幼。如今,40年过去了,为给这场“寻亲”一个妥善的交代,检察官建议监狱组织亲子鉴定,对他们与孙某军的亲缘关系予以确认。
“刑事执行检察监督一头连着刑罚执行的权威,一头连着罪犯甚至一个家庭的命运。”晋中市检察院驻某监狱检察室负责人表示,罪犯死亡检察监督从高墙内延伸到高墙外,鉴证的是血脉亲情,传递的是司法温情。孙某军的死亡原因鉴定和亲子鉴定工作结束后,监狱向其子女征求处理意见,均表示无异议,同意鉴定意见。在检察官建议下,监狱为姐弟二人提供了亲子鉴定书面报告,联系公证处进行继承公证,协助姐弟二人在原办案公安机关领取孙某军的生前物品。
“这段时间,检察官真心实意替我们考虑,得知我们经济紧张,还建议监狱为我们争取了救助金,解决了吃住问题,我们打心里感激。”近日,姐弟二人为晋中市检察院第四检察部送去一面写有“法律监督暖民心、检察为民显真情”的锦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