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晚报讯(记者 徐麦丽 通讯员 杨润德 韩雪冰)“本号精选自造白莲藕粉,发客不惜工本……如此粉者真伪难辨,赐顾者请君认明本号招牌,并内装门票为记,庶不致误。”5月29日,在太原市晋源区晋祠村民职卫东家中,两件陈旧斑驳的盒子侧面的一段文字表明了其“身世”,它们是历经岁月的晋祠藕粉包装盒,也道出了太原市晋源区晋祠稻作区鲜为人知的贡藕历史。
盒子均约纸巾盒大小,上盖为抽拉式。木盒历经岁月已看不清原本的颜色,上盖被磨得圆滑,盒子外层均粘贴着红纸包装,前后两面用毛笔画着藕农采藕、运输、制粉、销售的场景,每幅图都用莲花、莲蓬和莲藕为花边装饰。左侧画着三朵莲花盛开图景,右侧从破损的包装上可见“晋祠北大寺永盛藕店”的招牌和说明,上盖图案被黑色脏污浸染,依稀可见一幅水鸟莲花图和“永盛藕店”字样。
铁盒为白底彩色套印图样,白底虽已泛黄,但图样颜色鲜艳、线条流畅。正面是一派渔樵耕读的田园风景,远山近水,风景宜人,一幅忙碌景象。背面是名为“白头富贵”的牡丹花鸟图,双鸟和双蝶在花间翻飞。上盖破损的图样上依稀可见“晋祠镇德和茂记”招牌字样和一位穿着黄色旗袍、戴着珍珠项链的民国装扮女子。她容貌俏丽,手捧花束,窈窕立于松柏树下,背后有山、有水、有竹。“大米芯芯藕瓜瓜,元宵蛋蛋女娃娃”,这句在太原市晋源区广为流传的千古佳话,说的是晋祠四宝,这幅广告图无疑展现出了“藕瓜瓜”对于“女娃娃”的美容养颜功效。
职卫东是收藏爱好者,这两个盒子是他从江西收回来的藏品。木盒年代略久,是清末民初的藕粉包装盒,铁盒是民国中期的产物。因他以收集晋祠本地的文玩为主,经圈内好友引荐,这两个盒子穿越百年,跨越千余公里才又回到晋祠这块熟悉的故土。可见,当时的晋祠藕粉早已声名远播。
“这种藕粉包装盒作为高档礼品包装被保留下来,也从侧面展现出当时晋祠藕粉的尊贵地位,具有极高的文化价值和历史意义。”职卫东说。
近年来,晋源地区恢复种植了大片莲藕,不仅是为了食用。每逢盛夏,花塔村稻田公园和北大寺的“大寺荷风”,都以“晋水源流汾水曲,荷花世界稻花香”的美景吸引着八方游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