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版:往事

七十年前的好友在哪里

  •   我的父亲(图左)生于1932年。1947年春,15岁的父亲考入太原成成中学读书,结识了同班同学王光强,二人随即成了好朋友,上下学一路作伴,经常往来于对方家中学习、玩耍,可谓是形影不离。
      1948年晋中战役后,解放大军围困太原城,阎锡山推行“兵农合一,全面守城”的方针,要求城内学生一律扛枪上城墙去守城。父亲与王光强则响应学校地下党组织的号召,联系许多进步学生积极抵制阎锡山的征兵行动,两人在校内刻传单、贴标语,表明决不充当炮灰的决心。后来斗争形势日趋严峻,二人迫不得已决定出走太原,但太原已成孤城,与北平的铁路、公路交通已断,已经过不了太原封锁线了。于是二人又共同想方设法高价购买了飞机票,到北平投奔王光强在前门大街开典当行的舅舅。
      当时,北平还未和平解放,典当行生意萧条。于是,两位几乎是共患难、同生死的好友又投奔了设在天坛公园里的山西临时中学,加入了“山西流亡学生同学会”,开始了艰难的流亡生活。
      太原解放后,华北地区形势逐渐得到稳定,铁路交通也恢复了。1949年的夏天,父亲决定回太原看望祖父母,而王光强的舅舅则要他在北平再等待一段时间。于是二人依依不舍地到一家照相馆里合影,留下了这张照片。照片中二人虽然衣着整洁,但神情凝重,流露着对未来人生的忧虑,也期盼着友情长存,谁知这竟成了他们永远的诀别照。
      回到太原后的父亲,随即又去了河北邯郸谋生。由于当时通信条件落后,通讯地址变更,父亲多次为王光强去信都未能取得联系。
      解放后,父亲回到太原,又通过登报的方式寻找也没有结果,二人就此失去了联系。后来父亲日子过得紧张,工作频繁调动,也就无暇寻找好友了,想必父亲的好友也是如此吧。但是父亲一直随身带着这张照片,把它比作友情的“破镜重圆”照,希望有一天与王光强重逢,便以此为证。
      七十年过去了,父亲始终放不下这段情意,晚年的父亲每逢太原解放纪念日时,总要把这张照片翻出来“晒晒”,回想那段不太平的岁月,想念昔日的同窗好友,默默地念叨着:“王光强,我的好同学,你究竟上哪儿了?”

    彭庆东(太原)

    分享到:

    过往期刊

    • 第2023-06-13期

    • 第2023-06-12期

    • 第2023-06-09期

    • 第2023-06-08期

    • 第2023-06-07期

    • 第2023-06-06期

    • 第2023-06-05期

    • 第2023-06-02期

    • 第2023-06-01期

    • 第2023-05-31期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