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社会直通车

21年前负气离家 本想衣锦还乡却一直在流浪

在武乡警方的帮助下,他踏上了回陕西老家的路

  而立之年离家漂泊,再次回家时,从长治武乡到陕西旬邑,600多公里的距离,却用了整整21年。
  事情还要从6月5日说起。当日,武乡县公安局墨镫派出所民警在辖区走访时,看到一名老人蜗居在村民的闲置房中。经仔细观察,民警发现其动作迟缓、眼神游离,刻意躲避和外人的正面交流,因此怀疑此人有可能是一名畏罪潜逃的嫌疑人,随即“偷拍”下其正面照片进行网上比对,结果排除了嫌疑。随后,民警判断老人背后一定隐藏着不为人知的故事。
  通过走访附近村民,民警得知老人于十多年前便来到墨镫,靠打零工和帮人种地维生,随着年龄增大,身患疾病,已无法进行体力劳动,难以维持生计,平时就靠着村民们的接济生活。老人凄苦的生活,民警看在眼里,急在心里,想要帮助老人改变现状,弄清楚他的身世成为当务之急。
  民警将老人接到派出所,端上一碗热腾腾的臊子面,和老人拉起了家常,试图从交谈中获取他的身份信息,然而老人却对自己的家乡和亲人闭口不提。经过长时间的攀谈,从老人的只言片语中,民警获取到几个关键词语:“铜川焦坪矿”“旬邑”“万某”。但两个大范围的地址、一个不确定的姓名,要查找起来无异于大海捞针。但民警们没有放弃,开始排查该区域所有煤矿名单,核实失踪人员。经过几天的不懈努力,在旬邑警方的帮助下,终于确定了老人的身份为陕西省旬邑县的万某。面对民警的热心帮助,万某终于打开了心结……
  2002年初,刚三十出头的万某,因家庭琐事和妻子吵架后负气出走,“这日子没法过了,你看见我碍眼,我走就是了。”原本的一句气话,谁承想一走就是21年。
  想着有朝一日飞黄腾达了就衣锦还乡,可现实却让万某四处碰壁。他辗转多地打工,最终选择在墨镫村落脚。生活的不如意让万某心灰意冷,他放弃了与家人联系,而户籍的多次变迁,使万某成了“黑户”,其家属也将他申报为“失踪”人员。
  如今,在民警的帮助下,万某终于和家人取得了联系,当他与妹妹进行视频通话的那一刻,两人都不禁泪如雨下。
  确定万某身份后,民警立即着手调查万某在辖区现实表现情况,为他补录户口做前期铺垫,并为其购买了回家的车票。6月10日,民警护送万某踏上归途。

  山西晚报记者 张文举 通讯员 许福勇

分享到:

过往期刊

  • 第2023-06-14期

  • 第2023-06-13期

  • 第2023-06-12期

  • 第2023-06-09期

  • 第2023-06-08期

  • 第2023-06-07期

  • 第2023-06-06期

  • 第2023-06-05期

  • 第2023-06-02期

  • 第2023-06-01期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