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版:子夜

爱上歌声

  感人的歌声让人铭记在心、终生难忘。每个人由于性格和爱好的不同,喜欢的歌声也就各不相同。我喜欢令人心旷神怡的歌声,不但喜欢听歌,而且也喜欢唱歌。歌声陪伴我悲欢离合,歌声鼓励我成长、成熟。
  我喜欢听歌。这种爱好也罢,习惯也好,应该说是从小受到母亲的影响,在耳濡目染中爱上了听歌。“洪湖水呀浪呀嘛浪打浪啊……”小时候就在这歌声中长大,尽管家庭实在贫困,但是母亲的歌声不断,一边辛勤劳作,一边忘情歌唱。
  年少的我不懂得母亲为什么老喜欢在干活儿时唱歌。记得有一次,我和母亲聊起唱歌这个话题,问及她当年为什么老是唱歌。母亲文化程度不高,心里明白却说不出个道理来,只是不好意思地笑着说:“那些年日子太苦了,唱唱歌就忘了!”尽管母亲没有过多解释,但我相信母亲所说的话,她们那代人经历了艰苦的岁月,一步一步走过来实在是不容易。的确,当年的日子实在是过于清苦了,我又何尝不知呢,至今回想起来,依然是刻骨铭心。
  我喜欢唱歌,这还得从读中专开始说起。班主任张铂老师那动听的歌声一下子就感染和震撼了我。记得当年张老师凭借一曲《小白杨》唱红全校,那声音简直可以和歌唱家阎维文相媲美。每次学校的大型文艺活动,张老师都用这首歌曲来压轴。当初的我怎么也理解不了,相貌平平的张老师居然能把这首歌发挥到极致,这得下多大的功夫才能如此完美呈现。从那以后,我就喜欢上了唱歌。可惜,我现在再也听不到张老师的歌声了,他在几年前就因病离我们而去了。直到现在,每当听到《小白杨》这首歌曲的时候,张老师的音容笑貌马上就会出现在我的面前,他仿佛正在用标准的普通话一板一眼地教育着我、关心着我。
  我喜欢听歌和唱歌只是一种潜意识的爱好,未必非要达到某种标准或境界,纯粹是自娱自乐。我只喜欢独乐乐,自己全身心陶醉其中。身体不舒服的时候,自己悄悄待在屋子里忘我地抒怀;工作开心的时候,戴上耳机反复地听唱;心情失落的时候,走到旷野肆意地高歌……但凡条件允许,自我感觉惬意就行。歌声总是为我加油喝彩。
  古往今来对“歌”的说法很多。早在《诗经》里就多次提到过“歌”。“坎坎伐檀兮,寘之河之干兮”,古代劳动人民就懂得“劳者歌其事”;“对酒当歌,人生几何”,三国时代的曹操歌以咏志;王阳明在《传习录·训蒙大意示教读刘伯颂等》提及“其栽培涵养之方,则宜诱之歌诗以发其志意”,指出歌、诗在教育中的重要作用。不用说“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荆轲与高渐离慷慨激昂的唱和,就连不读书的汉高祖刘邦在打了胜仗后,也会击筑高歌“大风起兮云飞扬”;到了现代和当代,“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团结就是力量”……铿锵有力的歌声更是催人奋进。
  歌声当然不是拿来主义,而是有所选择。经典传诵的歌曲之所以久唱不衰,自然有她的魅力所在,就像国学经典一样历久弥新。我每次听到国歌《义勇军进行曲》时,不由自主地热血沸腾;在听到《我的祖国》时,脑海里便闪耀出祖国的大好河山,情不自禁地心潮澎湃……
  “以歌抒怀”在我看来就是这样。总之,用歌声来释放情绪不失为一种明智之举。歌声的作用不可小觑,不管是高兴也好,悲伤也罢;成功也好,失意也罢,感人的歌声就像吹响了冲锋号一样,让人精神抖擞、满血复活。
  “音乐是生活中最好的一面”,这话一点不假,热爱生活就应该热爱音乐,而热爱音乐的一种表达方式就是歌声。无论是生活还是工作或者是其他方面,哪能总是风平浪静、一帆风顺,就让感人的歌声一直陪伴我们的生命。

□吴守全

分享到:

过往期刊

  • 第2023-06-26期

  • 第2023-06-21期

  • 第2023-06-20期

  • 第2023-06-19期

  • 第2023-06-16期

  • 第2023-06-15期

  • 第2023-06-14期

  • 第2023-06-13期

  • 第2023-06-12期

  • 第2023-06-09期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