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经济上下游

“探龙城烟火气”系列报道九

寻找“老味道” 老军营里走一走

  •   走在城市里,到处是相似的高楼、密集的住宅小区,城镇差异化逐渐缩小,想要真正感受属于一座城市的“古早味”(形容记忆里的味道),只能去探访老街道。在太原迎泽区,老军营小吃街便是被保留下来的“古早味”地标。
      穿梭在老军营小区内的街道上,有种阡陌小巷、曲径通幽之感。或新或旧的外立面映入眼帘,静静地演绎着这座小区的历史变迁。老军营自宋、金两代便是驻兵之地,明朝初期修建营堡后,被称为“老军营堡”。历经时代更迭,1982年,老军营开发建成现有小区,40多年来,老军营始终充满了浓郁的市井气息,保留着它独特的文化韵味和风格。
      从小吃到大的美味记忆
      6月8日,初夏的老军营小区内绽放着各色充满香气的花朵。黄昏灯火升起时,小区内美食的香味在街头楼宇和花丛中飘散,与缕缕花香糅合交织,构成温馨浓郁的人间烟火气息。
      “我上中学时就开始在老军营探索各色小吃,直到现在,有时间还会过来吃,身边很多亲朋好友都是这样。”在老军营小区街道上,出生于1983年的太原市民王先生告诉山西晚报记者,“这里的美食好吃不贵,很接地气,万人迷的串串、烤面筋、臭豆腐、小笼包、面皮、麻辣烫、鸡蛋灌饼等小吃数不胜数。”
      从老军营小吃街北口进入,可以看见街边一侧“驻扎”着的一排小吃店。不同的店面如同一张张幻彩的名片,闪耀于夜色中,吸引着食客前来一饱口福。
      老军营由横纵4条美食街组成,黄氏大面皮、孜然谷羊肉串、张娜绿豆饼……这些都是经营了一二十年、人们随口就能叫出名的老店。每天傍晚,这些店面门口都会排起长队。而在老店周围,一众新摊位也带着诱人的香味,挟着喧宾夺主的气势,争得顾客盈门,让老军营小吃街多了一份新意和鲜味。
      沿街而行,紫色调装修的“黔·三宝”贵州风味饭店十分夺目。“我隔一段时间就会来吃一次这里的酸汤小锅粉,集酸、辣、鲜于一体,特色酸味的汤搭配爽滑细嫩的粉,一口下去开胃解馋、清爽不腻。每次还必搭配糯米饭,油香四溢,咬上一大口,花生、胡萝卜、腊肉等各色食材在嘴里碰撞融合,越吃越香,一口接一口,简直停不下来。”一位食客告诉山西晚报记者,而油炸臭豆干不同于我们平常吃的臭豆腐,要搭配特制的辣椒粉去吃,富有嚼劲的臭豆干与辣椒粉相遇,吃起来又是另一种香。
      继续往前走,老军营小区内还能看到台湾车轮饼、海南清补凉。车轮饼个头不大却不妨碍它馅料满满,紫米、红豆、芝士玉米、奥利奥布丁、鲜奶布丁,无论哪一种口味,吃到嘴里,都可以享受到外皮Q弹、内馅丰富的满足感。小吃“清补凉”则更加甜爽清凉,红枣、西瓜、玉米、葡萄干等在椰奶的浸润中奶香十足,海南特色风味所带来的自然清香在唇齿间蔓延开来。
      手中捧一碗臭豆腐,指间夹一串大鱿鱼,手腕上还挂着一袋美味,美味练就了食客们“三头六臂”的本领。拿着盘子站着吃、坐着小板凳围着吃、走在路上端着吃……在各色美味面前,不管是活力四射的青年学生、西装革履的上班族,还是恬静淑女,都放下矜持,展现出饕餮食客的本真形象。
      “历经40多年的沉淀与积累,老军营小区已经把各色街头小吃融入肌里。4条纵横排布的美食街上,酸、甜、香、辣,不同地域、不同口味的美食交融荟萃,单由店名就能绘出一张全国地图。各个摊位前每天人流不息,有种不出老军营、遍尝天下味的气势。”迎泽区宣传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
      市井烟火里的文艺范儿
      大多数本地人还停留在“老军营里有美食”的认知里,但这一切,却在今年5月31日悄然发生了变化。一条具有明风古韵的文创市集在老军营小环路正式亮相,引来很多人驻足流连,给前来探访美食的消费者一个大惊喜。
      走进这条崭新的文创市集,街巷两边树木林立,古朴的灯饰加入满天星灯带,“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般的诗意美景跃入眼帘。两边店铺均以木质结构作为主框架,配置棉麻布、竹帘,印制明风、明史、明事,让顾客在欣赏的同时了解历史,感受文化。古风式的店面招牌、灯笼配饰更让人沉浸感十足。质朴却不失精巧的整体风格,彰显着自然古风韵味。40个文创摊位一字排开,原木色摊位清新淡雅,乳白色商幌迎风飘动。有的店主着汉服营业,与市集内打造的大型观赏性美陈相映成趣。“巷尾”设置了明风·老军营·贰拾肆集的品牌Logo,凸显老军营贰拾肆集文化IP特征。一路走来,这些古韵元素引得不少游人拍照打卡。
      迎泽区投资促进中心主任岳阳霖告诉山西晚报记者,这里挖掘的是老军营深厚的历史底蕴,市集取名为“贰拾肆集”,以二十四节气为主题,通过古色古香的街巷陈设和各类古风主题活动,营造明代市集风貌,打造沉浸式消费新场景。四时风景不同,市集常逛常新。
      “市集产品涉及文创、非遗、特色礼品及生活用品,还融合了非遗展演、传统手工艺、潮流音乐等摊位,每一个文创摊位都各具特色,展示着独具风格的文艺范儿,市民可以在大饱口福之后,感受到老军营小区更多的文人雅趣。市集里还特别增设退伍军人和大学生免租入驻名额并进行创业辅导,在满足市民精神文化生活的同时切实为他们带来实惠,提升幸福指数。”市集负责人黄春笙告诉山西晚报记者。
      明星街道的经营样本
      作为具有浓厚市井氛围的老军营街道,自然肩负着为繁荣的市井经济增添色彩的责任和使命。去年上半年开始,太原市的“烟火”项目如雨后春笋般在各处兴起,而迎泽区更是位于快车道上。如何实现商业区与烟火活动的一体化,一直是老军营街道持续探索的方向。
      在小吃街上,王先生经营着一家麻辣烫店,如今已有10多年。他告诉山西晚报记者,麻辣烫是一种非常有特色和受欢迎的小吃,在他的店里每天都有大量消费者前来品尝。“不要小看麻辣烫,它也需要不断创新和探索,比如推出新品种、调整口味、提高质量等。”他说,“今年每个月的电费均比去年翻了两到三倍,可见一旦烟火回归,生意明显好转。”
      在采访中,商家们大都认可“优质的服务是取得成功的关键”。商家们提供优质服务,如支持外卖送货、温馨整洁的公共就餐区等,这些能够增强客户的印象,促进客户的回头消费,增加商家的收益。
      老军营街道办事处二级主任科员郭艳红向山西晚报记者介绍道:“1982年,老军营开发建成现有小区,也是当时太原最大的小区。当时小区拥有5000多户住房,居住人口接近20000人,是龙城最大、最早的万人小区。当时,小区配套设施相当完善,医疗、教育、交通非常便利,而且紧邻汾河公园,环境优美。随着商业的发展,它逐渐演变成了太原最具特色的美食街区,不仅能让游客品尝到正宗的太原美食,还带动了当地区域经济的发展。目前,仅老军营东巷小吃街就有近百家商户,包括各种小吃摊位、餐馆和文创商店等,他们直接或间接地为当地居民创造了就业机会,提升了居民的生活水平。”
      郭艳红表示,老军营街道在打造“美食一条街”的基础上,引入31家美味小吃店,加之原有的50家知名小吃品牌,形成新的经济热点,努力为太原市民提供一个绝佳的美食打卡地。此外,还希望将老军营街道打造成新的“烟火气”集聚区,使街区的经济、文化、社会和环境生活品质得到全面提升。同时,促进流通服务企业集聚,带动商贸、旅游、文化和会展的融合,为市场经济繁荣增添新的光彩。

    山西晚报记者 张磊

      相关政策
      老小区是城市最具活力的地方,夜市经济也是活跃消费市场的重要推动力。为了落实今年太原市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的“大力发展夜间经济,推进迎泽区省级夜间经济试点建设,城区鼓励试点举办特色购物消费活动,持续提升城市的活力与繁荣”,近一年来,迎泽区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根据《中共山西省委山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实施市场主体倍增工程的意见》和《太原市创新提升营商环境加快推进市场主体倍增工程行动方案》的要求,进一步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助力市场主体的发展壮大。各街道和商业区域不断推陈出新,为人们的衣食住行消费提供便利和多样选择。

    分享到:

    过往期刊

    • 第2023-06-29期

    • 第2023-06-28期

    • 第2023-06-27期

    • 第2023-06-26期

    • 第2023-06-21期

    • 第2023-06-20期

    • 第2023-06-19期

    • 第2023-06-16期

    • 第2023-06-15期

    • 第2023-06-14期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