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版:子夜

文瀛公园的文化气质

  2023年年初,太原市2022年度“优秀阅读推广人”“十佳阅读推广人”发布活动暨“阅读向未来”分享会在文瀛太原城市书房举办。屋内四壁图书、琳琅满目,屋外一池湖水、杨柳绕堤。可谓是景风满园临春水,书卷多情似故人。马壮壮、乔宇、曹晓英、樊海峰、蒋殊等阅读推广人的阅读分享将现场的读者带进不同的阅读世界,也让人们深刻地体悟到“阅读与未来”的关系。
  是不是所有的阅读,都会有一个美好的未来?
  与城市书房隔湖相望,2002年修建的彭真生平暨中共太原支部旧址纪念馆静静矗立着,仿佛也在聆听着这一场“阅读向未来”活动。明清时期,这里是山西贡院,1906年科举制度废除后,山西巡抚衙门在此创办山西公立中学堂。1913年更名为山西省立第一中学校。
  座落在一池清澈湖水中的全省规模最大的中学,自然受到学子们的关注,其中就有年仅16岁的高君宇。文瀛湖畔,留下他勤奋好学的身影。
  那时候,倾心于阅读的他,心中的未来是什么样?
  1915年,袁世凯悍然出卖国家主权,接受日本提出的“二十一条”条约,中华大地到处充斥苦难、血泪、腐败和不平等。黑暗的局势和严酷的现实,让他无法安静的学习,他于是联络一群志趣相投的同学青年,冒着开除学籍、报送当局惩处的风险,走上街头散发传单、发表演说,开展声势浩大的斗争。
  改变现实、奋起救国,成为高君宇的未来方向。1916年,他从这里考入北京大学,遇到了李大钊、蔡元培,1920年加入北京共产党组织,成为中共最早的党员之一。
  身在北京,却惦记家乡,惦记家乡的有志青年。“五四运动”后,高君宇利用寒暑假,常回省立一中宣传马克思主义,使省立一中学生思想日渐活跃。在他的帮助下,进步学生王振翼创办了山西最早的进步刊物《平民周刊》,揭露阎锡山的反动统治,唤醒山西人民的革命意识。1920年贺昌入校后,结识了高君宇、王振翼等人,思想觉悟有了很大提高。
  1921年,在中国共产党党史上是不平凡的一年。这一年,高君宇再次回到省立一中,以“唤醒劳工,改造社会”为宗旨,成立了“太原社会主义青年团”。王振翼、贺昌先后成为团组织的负责人,宣传马克思列宁主义,引导山西青年走上无产阶级革命道路。
  而1924年的文瀛公园,从此也铭记在中国共产党的史册中。这一年,高君宇受中共北京区委指示,再次回到这里,创建了中共太原支部。
  文瀛公园的历史,从此多了浓郁而厚重的一笔。高君宇、彭真等人在文瀛湖畔燃起三晋革命星火,奏响了山西革命斗争主旋律的序曲。
  “我是宝剑,我是火花,我愿生如闪电之耀亮,我愿死如慧星之迅忽”永远流淌在文瀛湖的状元砚中,铭记在人们心里。
  省立一中,成为山西传播新文化的前沿阵地,山西革命的红色摇篮,山西党团组织的诞生地。
  今天的纪念馆门前,经常聚集着一批批跳舞的群众,音箱里播放着动人的新疆民族歌谣。这是一个名叫“阿莲新疆舞”自发组织的活动,每天下午4点到6点,在这里翩翩起舞。
  跳舞的人群中,有一位叫“阿莲”的女子,梳着两条黄色的马尾辫,一袭火红的裙子,一条白色的长丝巾,脚蹬白色的小马靴,欢快的在人群中或领舞,或对舞,或指点新加入者跳舞。
  今天众星捧月般的“阿莲”,或许就是她年少时向往的未来。
  看着欢快起舞的人们,望着省立一中旧址,回味着年初那场“阅读向未来”分享会,内心感慨万千。今天的我们,之所以能安静地在公园的书房里读书,在湖边载歌载舞,正是无数革命先烈抛头颅洒热血的牺牲换来的太平。
  “这盛世,如你所愿。”我在内心,大声说出这句话。我知道,英雄可以听到。
  始建于明清时期的文瀛公园,也因了这红色的传承,不仅仅是龙城人民休闲的好去处,更成为太原人的精神家园。
  总面积11.9公顷的这座美好园林,名字也几度更改。
  从明代的海子堰,清康熙年间的“文瀛湖”,辛亥革命后的“文瀛公园”,民国时期的“中山公园”“新民公园”“民众公园”,到新中国成立后的“人民公园”,再到1982年的“儿童公园”,2009年再次复称“文瀛公园”。
  曾经的“中山公园”一名,正是为了纪念孙中山山西之行与北伐战争胜利而更改。今天的文瀛湖北岸,还保留着久负盛名的孙中山演讲旧址。那是1912年,先生来太原视察,出席了太原各界人士在文瀛公园太原公会召开的盛大欢迎会。想来,先生登上劝工陈列所楼,凭栏发表消除旧思想,为人民谋建设、谋幸福的演讲时,台下该是怎样的震撼,怎样的激情。其中有多少人又因此而充满了对未来的美好向往。
  无论名字如何变化,文化气质始终是它独特的内涵。
  这里的文化气质,因了省立一中,因了文瀛湖,因了孙中山演讲旧址,还因了一座桥。
  这座名为“状元”的桥,将碧波荡漾的文瀛湖一切为二,北面的湖水古称“北海子”,南面的称“圆海子”,合称为“状元砚”。曾经参加过“公车上书”的名士赵炳麟在《闲游太原文瀛湖感赋》中就有“闲向文瀛湖上望,烟岚几点碧于螺”的名句。民间传说因狄仁杰曾过此桥中了状元而得名,悠久的历史文化和美好的传说,形成文瀛湖独有的“状元桥文化”,至今仍是莘莘学子大考前寄托愿望的必游之地。
  如今的文瀛公园依然风华正茂,古朴中透着灵秀,是太原城中经典的园林遗存。2004年,公园实现拆墙透绿,免费开放。既保护了历史古迹文物及其风貌,又具备现代公园的气息,成为文化休闲公园、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市民休闲娱乐的场所。毫不夸张地说太原是一座英雄之城,文瀛公园是一个英雄之园。一个公园,见证了一座城市的发展历程。
  一直认为,文瀛湖在太原人的心目中,就像嘉兴的南湖,有着悠久的革命传统,是山西革命的圣地,是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希望之地。
  希望多好,就是未来。

□亓祥平

分享到:

过往期刊

  • 第2023-06-30期

  • 第2023-06-29期

  • 第2023-06-28期

  • 第2023-06-27期

  • 第2023-06-26期

  • 第2023-06-21期

  • 第2023-06-20期

  • 第2023-06-19期

  • 第2023-06-16期

  • 第2023-06-15期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