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版:教育

给孩子们的三点英语学习建议

  我省相当一部分中学生在英语学习中有费时低效的情况,并在英语听说能力及实际应用方面形成几乎固化的短板。两位笔者在从事大学英语教育的多年间,观察到这一短板在我省生源的一些大学生中明显存在,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他们在大学阶段甚至职场的自信心和竞争力。
  山西中学生到底怎样才能补齐短板,提升英语学习效率,发展良好的核心素养,助力未来发展?我们提出如下三点建议:
  一、赋之以长远的视角
  以短视对待英语学习,关注点和期望值往往只会是成绩,也会依赖一些并不恰当的学习方法提高成绩,这些方法包括碎片化的死记硬背、机械的反复操练考试内容等。死记硬背的碎片很可能到真实场景下并不会使用,因反复操练而机械化的东西则可能做不到灵活变通。反之,长远视角下的英语学习者会以娴熟的言语能力为目标,为即将到来的高等教育和未来职场中所需的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交流做准备,也自然会采用助力于该目标的学习方式。如,听说读写译齐头并进,将文化、情怀与语言能力融为一体。有了长远的目标,就不会被应试牵着鼻子走,会以积极的态度应对遇到的挫折,也会逐渐明白英语学习不仅是为了眼前,还可以带来“诗和远方”。
  二、改变自卑的心态
  我们的一些中学生在英语学习中成绩不够好,进而衍生出“英语分不拉后腿就不错了”之类近乎自卑的心态、“英语实在太难了”的心理暗示,甚至会有“我学不好英语”的自贬定位。但事实上,学习和掌握语言是每一个人天生的能力,建议同学们在确立长远目标的基础上,从自己感兴趣的事物入手,如体育、美食、旅游等,来培养对英语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自信。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而自信的人,会在相信自己能学好外语的同时,大胆发言,勇敢尝试,在错误中成长。另外,学习资源和环境的差距,虽然还存在,但正在被互联网技术和线上资源大幅抹平。学生所要做的就是抛弃自卑心态,利用时代所赋予的机遇,让自己也成为自信的英语“达人”。
  三、转变学习认知和学习方法
  语言学家Krashen认为语言是“习得”而非“学得”(Acquire rather than learn)。相对于专门的外语学习(即通过外语课程、外语练习题等进行学习),语言习得是在自然的情况下通过交流来培养外语沟通的能力。转变对语言学习的认知,在用中学、学中用,去“习得”而不是去“学得”一门语言显然更尊重语言发展的规律。转变学习方法,不再一味地啃书本、重成绩、重语法,而是注重听说能力的养成,注重语言的使用,注重培养语感,注重英语能力的养成,结果自然会不同。今年高考英语新增加的续写题型就是高考英语向侧重运用能力考察转变的一个强烈信号。
  试想,如果我们一直以来用了长远的视角、自信的心态和“习得”的英语学习方法,英语能力的提升会不会是一件很自然的事呢?

陈秋仙 郅丽梅

分享到:

过往期刊

  • 第2023-06-30期

  • 第2023-06-29期

  • 第2023-06-28期

  • 第2023-06-27期

  • 第2023-06-26期

  • 第2023-06-21期

  • 第2023-06-20期

  • 第2023-06-19期

  • 第2023-06-16期

  • 第2023-06-15期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