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社会直通车

车辆在“开机” 大脑却“待机” 双眼已“关机”

“愣神”的一瞬间交通事故发生了

  车辆处于“行驶模式”,大脑却处于“待机模式”,而双眼早已是“关机模式”。这就是驾车出行途中潜伏的“隐形杀手”——疲劳驾驶。7月9日,山西高速交警通报了一系列疲劳驾驶典型案例。
  春困秋乏夏打盹 最近事故真不少
  7月8日19时,高速交警四支队四大队接到报警电话,S87运风高速(风陵渡方向)33km处发生一起单方事故,无人员伤亡,民警立即赶往现场进行处置。经询问得知,驾驶员白天开了一天的车,行驶至此路段开始打瞌睡,稍微愣了会儿神就冲向了路边的护栏,然后又被弹到中央护栏,紧接着再次被弹到护坡外,幸亏系了安全带,未受伤。
  7月3日凌晨1时,高速交警四支队六大队接到报警,称京昆高速太原方向距离河津西出口2公里左右处,两大车追尾,无人员伤亡,车辆已停靠在应急车道,不影响通行。经了解,后车驾驶员从出发行驶至事发地点共驾车3小时,途经服务区吃饭、解手后继续行驶至此处时由于疲劳犯困与前车发生了碰撞,该车车头损毁严重,幸好没有人员伤亡。
  7月1日4时许,京昆高速霍州段发生了一起因疲劳驾驶引发的道路交通事故。驾驶人王某在事发前一晚,因搬运货物一夜未睡,凌晨3时上高速,行至事发路段时,处于重度疲劳状态,打了瞌睡,导致车辆失控,冲入排水沟。经调查,驾驶人王某,因疲劳驾驶,导致事故发生,负本起事故全部责任。
  6月29日23时,一辆晋M牌照重型货车在G22青兰高速公路(兰青方向)黄花岭隧道内行驶过程中,径直撞向了前方的一辆正常行驶的重型半挂车。司机吴某承认,由于自己驾驶车辆前未得到充足休息,加上长时间驾驶车辆,行驶到该路段时有些犯困,精神无法集中,导致与前车发生碰撞。
  杜绝疲劳驾驶 好好睡一觉最管用
  驾驶人疲劳时,会出现视线模糊、腰酸背疼、动作呆板、手脚发胀或有精力不集中、反应迟钝、思考不周全、精神涣散、焦虑、急躁等现象。如果仍勉强驾驶车辆,则可能导致交通事故的发生。
  如果是处于轻微疲劳时,会出现换挡不及时、不准确。如果处于中度疲劳时,操作动作呆滞,有时甚至会忘记操作。当驾驶人处于重度疲劳时,往往会下意识操作或出现短时间睡眠现象,严重时会失去对车辆的控制能力。
  那么,驾驶人应如何预防疲劳驾驶?交警建议,开车前一天要保证充足睡眠,不要熬夜。注意劳逸结合,白天连续驾驶时长不要超过4小时,之后要停车休息至少20分钟。若有夜间驾驶需求,连续驾驶时长不要超过2小时;如果是在高速公路上,最好在1.5小时-2小时到就近的服务区休息一下。科学安排行车时间,尽量避免夜间开车,尤其是凌晨时段,白天则要注意避免午后时段。
  长途驾车出行,尽量找一名搭档,轮流驾驶。避免长期保持一个姿势开车,以免肌肉僵硬诱发疲劳,可在开车时小幅度调整坐姿和深呼吸。若行车途中出现疲劳、困倦症状,可开窗呼吸新鲜空气,或饮用咖啡等提神饮料。最稳妥的方法是在服务区停车,下车活动腰腿、颈肩等肌肉,待疲劳缓解后再上路。
  高速交警提醒,你闭眼的瞬间,或许会造成无法挽回的后果。一秒的打盹,引发的往往是惨痛的事故。开车前一天要保证充足睡眠,科学安排行车时间,杜绝疲劳驾驶。

山西晚报记者 杨晶

分享到:

过往期刊

  • 第2023-07-10期

  • 第2023-07-07期

  • 第2023-07-06期

  • 第2023-07-05期

  • 第2023-07-04期

  • 第2023-07-03期

  • 第2023-06-30期

  • 第2023-06-29期

  • 第2023-06-28期

  • 第2023-06-27期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