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版:娱体

电影《青塘村》剧本研讨会在京举行

山西对准乡村振兴,银幕呈现“一段粽情”

  山西晚报讯(记者 范璐)我省乡村振兴题材电影《青塘村》剧本研讨会于7月10日下午在北京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隆重举行。
  来自北京、山西两地的三十余位领导、电影行业资深专家肖裕声、张延扬、张红宇、江平、许柏林、饶曙光、马维干、赵大鸣、史可扬、张东、高光磊、王纯、苏润娟、张臣政、罗平海、赵银邦、王中信、姚树山等,与该片总制片人杨飞、监制赵晖、导演李万兴、编剧刘忠波、制片人辜越和段菁菁、演员徐汐蔓等主创齐聚一堂,就《青塘村》剧本进行了深入交流和探讨。
  《青塘村》立足于乡村振兴这一时代大背景,讲述了一个发生在山西吕梁市临县青塘村的故事——
  在村里做小生意的张文武,因质量问题导致了诚信危机,有着一腔抱负的他,本着从哪里跌倒就从哪里爬起的精神,开始一步步带领家庭和村民找到了一条致富路,并发动村民共同做粽子、卖粽子,将小作坊做大做强,最终实现全村共同富裕,走向乡村产业振兴。
  与会领导和专家从时代意义、文化内涵、内容创作等方面对《青塘村》剧本给予了高度评价,并对后期影视拍摄建言献策。
  军事科学院世界军事研究部副部长、研究员、中宣部重大历史题材审核小组组长肖裕声少将表示,《青塘村》剧本选题特别到位,影片围绕“三农问题”,不仅能给观众提供娱乐,同时还承担着乡村文化振兴的战略任务,担负着提高审美、引领风尚和教育感召群众的文化使命。
  军委后勤部金盾出版社原社长、电视剧《人民的名义》总出品人张延扬认为,《青塘村》题材具有时代感,故事符合乡村实情,立足现实,且聚焦当前乡村振兴备受关注的产业振兴,切入点极佳,具有普适性。农业农村部农村经济体制与经营管理司原司长、北京大学新农村发展研究院理事张红宇也对《青塘村》剧本在创作中融入了引导解决农产品多元化以及产业振兴过程中如何巩固成果、如何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叙事手法表示了称赞。
  另外,由于今年上半年,电视剧《去有风的地方》播出后显著提升了拍摄地云南的旅游经济,电影《青塘村》剧本也在创作阶段便融入了拍摄地吕梁市的美食与美景元素。多位专家和领导对这种前置的创作意识表示了肯定,并看好影片在制作完成上映后,带动当地的旅游经济。
  研讨会最后,针对各位嘉宾提出的建设性意见,电影主创团队也诚恳表示,将对剧本作出相应的调整和改善,务求电影《青塘村》达到艺术性、观赏性、思想性的高度统一,并早日与观众见面。
  据悉,《青塘村》在完成剧本优化后即将进入拍摄阶段。影片由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中共临县县委、临县人民政府、吕梁市文化影视传媒有限公司出品,北京乐舞飞扬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和苏州冬青木影视文化传播有限公司联合摄制。

分享到:

过往期刊

  • 第2023-07-12期

  • 第2023-07-11期

  • 第2023-07-10期

  • 第2023-07-07期

  • 第2023-07-06期

  • 第2023-07-05期

  • 第2023-07-04期

  • 第2023-07-03期

  • 第2023-06-30期

  • 第2023-06-29期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