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前语
提升山西营商环境,全省各地一直在努力,出台种种新点子好办法,用改革创新的“硬举措”,不断提升营商环境“软实力”,把企业生存发展的土壤培育得更好。山西晚报记者在省内多地采访,记录下在打造市场化、法治化、一流营商环境上勇当尖兵、先行示范的生动实践。
临汾
营商环境“体验师”上岗 为行政审批工作“揭短挑刺”
“从只进一扇门、只跑一趟腿,到一件事一次办,再到增设‘办不成事窗口’‘不动产登记便民利民示范窗口’……这些年,临汾政务服务营商环境不断优化,办事效率大幅提高!”7月12日,临汾经济技术开发区锐创广告有限公司的职员、营商环境“体验师”赵帆感受颇深。当日,山西晚报记者从临汾市行政审批服务管理局了解到,该局首批聘任的12名位营商环境“体验师”近日正式上岗履职。他们将站在企业和群众的视角“沉浸式”体验办事流程,对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开门纳谏”“把脉问诊”。
据了解,为了更好地贯彻落实临汾市委、市政府优化营商环境决策部署,进一步拓宽监督渠道,更加全面准确地掌握企业、群众对政务服务营商环境的感受和诉求,临汾市行政审批服务管理局特别建立了营商环境“体验师”制度,旨在通过“体验师”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主动为行政审批工作“揭短、挑刺”,全方位地改善政务服务营商环境,增强市场主体的获得感和满意度。
据临汾市行政审批服务管理局审批运行管理科科长张泽辉介绍,此次聘任的营商环境“体验师”属于社会志愿服务,没有报酬。聘任工作主要采取了各单位推荐与个人自荐相结合的方式,由临汾市行政审批服务管理局面向社会进行了广泛招募。最后选定的12名营商环境“体验师”都是在各类市场主体中熟悉审批流程,经常参与业务办理的工作人员,来自全市各行各业,覆盖性广、代表性强。
这些“体验师”在任期内除了本人日常办理业务外,还可通过“集中体验、自愿体验”的方式,更多地参与到事项办理和政务服务中来,多频、多次地来到审批大厅办理全流程业务。也可采取“亲身办、代理办、陪同办”等形式,站在企业和群众的视角“沉浸式”体验办事流程,对咨询、取号、排队、填表、提交申报材料、领取证件、回访评价等服务“把脉问诊”,感受和发现办事过程中存在的“痛点、难点和堵点”问题,及时对持续优化政务服务营商环境建言献策并监督整改。
营商环境“体验师”将发挥政企“传声筒”和营商环境“晴雨表”作用,结合自身工作领域或企业群众反映的问题线索,为改进营商环境“进言”,对损害群众、企业利益的行为“吐槽”,给政府部门“找茬”,成为政企沟通的有效桥梁,为进一步优化政务服务营商环境,更好地帮扶市场主体发展,提供动能。
“当前招标代理行业都是通过电子招投标服务平台进行,对于硬件设备要求较高,而临汾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的电脑硬件设备有些老旧,电脑经常存在死机、卡机现象,建议更换硬件设备。”山西华信伟业招标代理有限公司的项目经理、营商环境“体验师”马金玉表示,他从事招标代理服务业务已有8年,亲自体验了临汾营商环境发生的变化。在其成为营商环境“体验师”后,他将如实反映办理业务中所遇到的问题,积极宣传优化营商环境政策举措,为优化营商环境尽自己的一点绵薄之力。
“临汾市行政审批服务管理局各科室、各窗口将全力支持配合营商环境‘体验师’的工作,积极主动地接受监督,绝不设障碍,不打‘消极牌’,并充分并做好意见收集反馈工作。我们真诚地期待每位‘体验师’能积极尽力尽责,及时发现政务服务工作中存在的不足和短板,为进一步优化审批流程和提高服务水平贡献智慧和力量;行政审批局将会全力支持和保障‘体验师’的工作,畅通信息反馈渠道,定期汇总‘体验师’意见建议并交流探讨,相关科室人员要扎实做好协调服务,积极配合‘体验师’工作,对‘体验师’提出的意见建议积极整改,推动‘体验师’意见建议落地落实,助推优化营商环境工作迈上新台阶。”张泽辉说。
山西晚报记者 刘江
吕梁
“吕梁政企通”简化审批办事流程 提升营商环境软实力
2021年,为更好地服务市场主体、优化吕梁营商环境,吕梁市行政审批服务管理局精心搭建了“吕梁市惠企政策兑现综合服务平台”,即“吕梁政企通”。“吕梁政企通”利用信息化手段倒逼部门实行政策兑现改革,重塑政策兑现流程,为实施惠企政策线上发布、线上申报、线上审核、线上兑现等功能提供了全省示范。“吕梁政企通”入选“全国2022年营商环境创新发展典型宣传推广案例”。
2023年,吕梁市柳林县为方便个体工商户申领创业补助,通过“吕梁政企通”平台上线了“柳林县个体工商户创业补助资金”,开放移动端和PC端供企业线上申报。个体工商户无需跑腿即可完成资金申请。截至目前,申报837次,申报奖励150余万元,事项浏览量达6万余次。主管部门已在平台审核通过522户并公示,其中已拨付4个批次共计惠及个体工商户407户,涉及金额81.4万元。
柳林县的梁先生前不久刚刚申领到了2000元的个体工商户创业补助,“这办事速度真是快了!我是去年办的营业执照,听人说可以申领创业补助,我专门打电话问县里边的市场监督管理局。人家告诉我可以手机上申报。我按照人家说的下载了‘吕梁政企通’,提交了申请材料,不到5个工作日就审核通过了。”
记者从吕梁市行政审批服务管理局了解到,“吕梁政企通”广泛汇集各类惠企政策,平台汇集了国家、省、市、县区(市)四级惠企政策共1187条。为企业提供“找得到、看得懂、用得上”的“一站式、一网通办”服务;为部门提供“易审、快审、智审”服务;为政府提供“政策制定合理性、政策过程规范性、政策结果绩效性”服务。目前正在升级平台功能,提供政策评价、“一企一档”、政策计算器、极速兑付等功能,为企业、部门提供更好用、更易用、更智能化的政策兑现服务。目前,企业和个人通过“吕梁政企通”上线申报事项63个,企业注册总数37268家,个人注册总数1320个,平台浏览数234325人次,申报项目数1131个,免申即享项目数63个。累计进入平台兑付程序3297.54万元,惠及企业638家,其中已兑现资金2519.4万元,惠及企业606家。
为了更加便利企业进行项目申报,吕梁市政务服务大厅还设立了线下“惠企政策平台”服务窗口,及时发布政策兑现指南,引导企业应用“吕梁政企通”平台,不断提高企业知晓度。政企通工作人员在柳林县“2022年度柳林县个体工商户创业补助资金”政策申报期间,积极深入个体工商户现场,累计线下指导200余户个体工商户进行申报资金奖励。
“吕梁政企通”平台依托智能核验进行企业信息确认并自动审核,实现符合条件的企业免予申请、直接享受政策,让企业“无感”申报,“有料”兑现。汾阳市在“吕梁政企通”平台上线“2022年度汾阳市‘个转企’奖励”,申领时间为2022年6月19日至6月21日,21日,信息确认完成10家企业,涉及奖励资金4.2万元。当日汾阳市审核完毕并予以公示。让符合条件的企业无需跑腿、无需申请就能“坐等”奖补资金到账,实现“免申报、零跑腿、快兑现”。
目前,“吕梁政企通”平台企业注册8.4万户,个人注册1351个,实现了市场主体的全覆盖。平台上线以来,共发布政策1189条,上线申报事项66个,申报项目1262个。兑付惠企资金3573.25万元,惠及企业729家。
山西晚报记者 王晋磊
运城
治理“新官不理旧账”等问题 再推优化营商环境专项行动
7月11日,运城全市治理“新官不理旧账、政策不兑现、拖欠民营企业账款”问题专项行动推进会召开。这是该市助推全市营商环境持续向好的又一举措,之前在2月份,运城开展为期4个月的整治“吃拿卡要”优化营商环境专项行动。
会议指出,开展治理“两不一欠”问题专项行动,是山西省委、运城市委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的一项重要举措,检验的是对党的决策部署的政治态度,体现的是“两个维护”的政治担当。全市各级各部门要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真正搞清楚“政绩为谁而树、树什么样的政绩、靠什么树政绩”,本着对运城发展和广大群众负责的态度,一任接着一任干、一棒接着一棒跑,把专项行动抓紧抓实、抓出成效。
据悉,此次专项行动重点治理运城全市党政机关、事业单位、群团组织、市管企业的“两不一欠”问题,从现在起到2025年底集中攻坚、深入治理,之后转入常态治理。该市各级各部门将对照省市部署迅速行动,继续全面深入自查,坚持分级负责、自上而下,坚持应查尽查、应报尽报,切实查清查透“三笔账”;要针对自查问题不同特点、不同情况,找准症结、分类研判,区分轻重缓急,科学精准施策;要坚持严的基调、严的措施、严的氛围,对“两不一欠”问题背后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坚决彻查;要强化“三不腐”一体推进理念的实践运用,探索建立“不敢欠”“不能欠”“不想欠”的长效机制,以专项行动的实际成效,助推全市营商环境持续向好。
对于此次专项行动,各级各部门被要求要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研究贯彻落实举措,加强统筹协调、督导检查、跟踪问效。要深入纠治问题背后隐藏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等不正之风,对背后失职失责和贪腐问题严肃查处并通报曝光,形成有力震慑。要坚持“全周期管理”理念,督促推动各级各部门完善制度措施,强化监督监管,从源头上杜绝“两不一欠”问题的发生,以专项行动实效为优化营商环境、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会议以视频形式召开,主会场设在运城市纪委监委机关,各县(市、区)设分会场。
山西晚报记者 胡增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