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曲县店子底村位于阳曲县侯村乡南部,由6个自然村组成,20平方公里的土地集山区、老区于一体,曾是解放太原有名的支前模范村。这里,不仅有全国第一家县级解放战争支前纪念馆,自2016年开始,该村还特别推出以“弘扬红色文化、传承支前精神”为主题的红色党课。如今的店子底村,已经成为太原市的一张红色名片。
近年来,为了让更多的人了解店子底村以及村里的红色文化旅游景点,该村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今年已经52岁的石狗拴,不仅学着年轻人,玩起了抖音做起了直播,还当起了红色店子底支前纪念馆的“编外”导游及志愿讲解员,专门为前来参观的游客们介绍店子底村的支前故事。如今,石狗拴不仅成为村民们眼中的“网红”书记,也成为抖音直播间里的“红色”主播。7月16日,山西晚报记者来到阳曲县店子底村,见到了“网红”书记石狗拴。
“网红”书记每天按时开直播推荐“红色店子底”
“大家好,我叫石狗拴,是阳曲县店子底村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我现在的位置在红色店子底支前纪念馆,来看一下旁边,是我们的红色讲堂,这个讲堂是2015年建成的,现在每天都在讲述‘弘扬传统文化,传承支前精神’的党课,再看一下我们店子底村的红色广场,远处有清洁员,每天都会早早地将这里打扫得干干净净,迎接四面八方到来的游客……”
7月16日7时许,阳曲县店子底村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石狗拴像往常一样,拿起手机,通过自己的抖音号“狗拴话三农”,向“粉丝”们介绍店子底村的红色支前文化与村里的红色旅游景点。
石狗拴,曾在某知名企业工作,2009年在老支书黄根明的动员下,义无反顾回到村里,与村民一道致力于乡村产业发展振兴和红色文旅的宣传开发。自担任村党支部书记以来,为了更好地弘扬红色文化,传承支前精神,他挖掘整理店子底村红色支前文化,并在阳曲县委、县政府的支持下,建立了全国首家解放战争支前纪念馆。
在现场直播的过程中,山西晚报记者发现,石狗拴的讲解虽然没有专业话术与技巧,但凭着他一口地道的阳曲方言,也吸引了不少“铁粉儿”。在短短半个小时的直播中,抖音号“狗拴话三农”便获得了不少网友的点赞。同时,不少网友还通过留言表示,只要有时间,一定要到红色店子底来看看。“我第一次知道,山西有个阳曲县,县里有个店子底,这个村虽不大,却是红色支前文化村,村里的老百姓平凡而伟大,有时间,一定要到这个村去看看!”网友任老大留言。
看着直播时粉丝的点赞和评论,石狗拴满满的成就感,并笑着说:“功夫不负有心人啊,别看我现在玩得溜,这可是跟着年轻人学了大半年的成果啊!人就是要这样,活到老学到老,这样才能跟上时代发展嘛!”
据了解,石狗拴自2023年2月开通抖音号“狗拴话三农”后,已发布视频482条,并坚持每日开直播为店子底村进行宣传推广,内容涵盖店子底村的红色旅游、支前教育、农特产推荐、助农增收等多个话题。在短短半年内,该视频直播号在石狗拴认真经营下,已收获点赞评论4.1万余次,粉丝也从刚开始的3个人增至5181人。如今的石狗拴,不仅成为抖音直播间里的“红色”主播,也被村民们亲切地称为“网红”书记。
“村民叫我‘网红’书记,是挺开心的,说明村民很认可我做的这件事,不过最主要的还是想给网友们推广店子底村的特色农产品和村子的红色文化,好让更多人了解我们村,来村里旅游和发展。”石狗拴说。
当志愿讲解员让更多的人了解阳曲支前往事
自2016年,在阳曲县委组织部的协调和帮助下,石狗拴主动和阳曲县委党校对接,探讨合作开发支前红色旅游,共同打造以“弘扬红色文化、传承支前精神”为主题的红色教育基地。与此同时,为了振兴乡村发展,石狗拴借助阳曲县发展全域旅游的新机遇,提出了依靠独具特色的红色历史,打造“红色经典游”的脱贫发展规划。
“我们打造‘红色经典游’的脱贫发展规划,就是依托解放太原战争支前村的红色文化资源优势,将店子底村的红色教育、红色旅游及绿色发展融为一体,又建设了红色讲堂、支前市场、支前餐厅、支前小院、支前客栈等景点。因为这次突破性的规划,让村里迎来了新的动力和生机,也直接带动了村集体经济的发展。”石狗拴说。
7月16日8时30分,结束了“狗拴话三农”的视频直播,石狗拴又开启了一天中最为忙碌的时光,而此时的他,又有了多个身份——店子底村支前纪念馆、红色讲堂、支前小院等地的“兼职”志愿讲解员和导游。
“游客朋友们,大家好!首先欢迎大家来到我们店子底村旅游,开展支前党课的学习,我是店子底村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石狗拴,也是你们这次的导游兼志愿讲解员,接下来,我将带领大家,参观店子底村支前纪念馆,随后,和大家一起重走支前路,并为大家讲述我们店子底村村民在解放战争时期不为人知的支前故事……”16日9时许,石狗拴接待了当天的第一批30人的旅游团队。
“在解放太原战役中,店子底村全村老少齐上阵,家家户户忙支前,向前线输送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前后有16位村民倒在了支前路上,因贡献突出,战后还被评为支前模范村,大家看,这就是当时给我们村发下来的奖章和证书……”石狗拴向游客介绍。
山西晚报记者注意到,为了让每一位参观者随时随地能够听得清楚,石狗拴在用话筒讲解的同时,他的左手还拎着一个小型的扩音器。“之所以要做志愿讲解员,因为我是土生土长的店子底村人,同时也是支前后人,我的爷爷、父亲,都参加过店子底的支前工作,相比年轻的专业讲解员,我能够更加鲜活和生动地为大家讲述这里曾经发生的故事。而我做志愿者的最大的愿望,就是想把我们村更多支前的历史事迹、鲜活的人和事,讲给远道而来的游客听,让他们更多地了解我们村,了解我们村的红色历史文化。”石狗拴说。
自2016年至今,店子底村在石狗拴及村两委班子的共同努力下,共接待省内外旅游团体300多个,接受捐赠和收集文物300余件。累计接待近千个党组织前来参观学习,学习支前党课的学员共计21万余人次。
助农增产增收,探索实现集体经济多元发展新局面
毫无疑问,支前红色旅游的发展,也直接带动了村集体经济的发展,但如何才能让村民们搭上集体发展的列车实现增收致富?针对这个问题,石狗拴苦苦思索了很久。
终于在2020年,石狗拴在和村两委成员、党员代表、村民代表进行多次商讨后,摸索出“三种做法”:
一是集体建棚、村民租用。依托扶贫项目资金和村级集体经济收入,全村建立起130余亩大棚,其中暖棚50亩、拱棚80亩,全部租给专业合作社及农户使用。村民们依托红色旅游,开展劳动教育研学,吸引城区市民周末前来观光采摘,进一步延长旅游链条,增加居民收入。如今,通过大棚种植,店子底村人均收入达12080元。二是集体牵线、村民贷款。为带动村民围绕集体红色旅游发展个体小产业,石狗拴主动和阳曲县农商银行、农业银行对接,以党支部为信用担保为村民申请“助农贷”贷款。在集体的帮扶下,先后有16户村民从银行贷款148万元,发展红色亲子俱乐部、支前豆腐坊、红色CS体验园、养殖种植、农家乐等项目,围绕红色旅游组织生产、增加收益。三是集体建市,村民卖货。在石狗拴的倡议下,村集体在支前广场前搭起支前市场,15个摊位免费供村民使用。村里绿色无公害的玉米、老咸菜、小米、葡萄、西红柿、笨鸡蛋等受到游客们的青睐,前来采购的游客络绎不绝。过去村民自家产的土特产卖不出去,现在经常供不应求。
石狗拴表示,在接下来的工作中,为了进一步做大做强支前文化品牌,店子底村将以建设太原支前红色旅游示范区为重点,加快支前路、游客中心等硬件建设,同步开发新的软件教学内容。“与此同时,我们还打算通过‘助农贷’等惠民措施,吸引在外年轻俊才回村创业,结合红色旅游产业,发展特色农业、民宿、农家乐、网红直播间等产业,实现集体经济多元发展的新局面!”石狗拴说。
山西晚报记者 李婷 实习生胡 慧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