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版:往事

1972年是我命运的转折点

  1972年6月底传来好消息,山西省建筑工程学校从知青中招生,大队推荐了我,此校是工程师的摇篮,将来我亦可为国家做更大贡献,自然满心欢喜。
  此前大同师范也曾招过生,我是大队首选,但另有一女生也被推荐了,书记找我谈话,我考虑到她比我大3岁,又是校友,女同志当老师更合适,就把指标让给了她。倘若我要走,书记也会同意,因为我曾出席过公社、郊区和市先进代表会,32名知青中的唯一,论表现无可非议。这次上建校,我就当仁不让了,工程师是我很向往的职业,随即填了表,送到公社回村等待。可半个多月杳无音信,去公社和郊区打听也没消息,于是沮丧地在家呆了几天,又无奈地出工劳动了。
  一天上午,我正在炎热的七峰山锄地,一村民爬上山大喊:“王建章,公社来电话叫你赶紧去!”我立即下山乘公交车赶往公社。我可以去上学了!接着体检、考试。
  1972年8月16日,望眼欲穿的录取通知书寄达。9月3日晚,乘坐大同开往太原的369次列车奔赴省城。第二天上午,怀着喜悦的心情跨入建校大门。
  重返校园,信心百倍,然而入校摸底考试我的成绩很差。皆因中学所学甚少,又插队了4年。可我不甘落后,决心奋发图强、力争上游。上课后,我专心听讲,生怕漏掉一个字。一天上力学课,老师错误地引用了数学公式,下课后我和老师提出了疑问,力学老师立刻去找了数学老师询问,随后返回教室予以纠正。这件事极大地提升了我的自信心,我课后更加用心完成作业,晚自习往往是最后一个离开教室。
  心宁则智生,智生则事成。1972年两次考试,全班52名同学本人成绩排名第一。我的强项是数学,两次都获满分100,第二学期,我还担任了班上的学习委员。
  1974年8月,毕业后我被分配到大同第二建筑公司,1997年调到四公司。学以致用,且认真负责,勤奋努力,圆满完成了本职工作和领导交给自己的任务。
  从出任技术员,到生产科副科长、项目经理、生产部部长,后获得了技术员、工程师职称。2012年,我正式办理了退休手续,后又返聘我继续发挥了两年半余热。44年的职业生涯,自我感觉问心无愧,且收获满满。这一切都源于1972年,那一次人生最重要的转折。
  艰难困苦,玉汝于成。付出得到了回报。如今,年逾古稀的我深刻地体会到,能让你发光的不是太阳,是源于内心的巨大能量。

王建章(大同)

分享到:

过往期刊

  • 第2023-07-18期

  • 第2023-07-17期

  • 第2023-07-14期

  • 第2023-07-13期

  • 第2023-07-12期

  • 第2023-07-11期

  • 第2023-07-10期

  • 第2023-07-07期

  • 第2023-07-06期

  • 第2023-07-05期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