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去这次的医疗费用出院后,我要把银行卡上所有的钱都捐给助学金。”日前,91岁的“拾荒老人”王坤森因肿瘤引起“肠套叠”被送往浙大一院进行手术治疗,7月19日,他顺利出院。王坤森老人激动地表示,今后还将继续用助学报答社会,“感恩大家的关心,我做得实在太少!”
自2012年起,王坤森老人开始依靠回收废旧物品挣钱助学,每天晚上出门、次日凌晨回家,这样的拾荒生活,王坤森老人坚持了11年。“白天捡废品的人多,有的人比我更需要它,我不去抢别人的饭碗。”王老一晚上捡到的废品一般能卖15元左右,一个月能挣三四百元。每个月,王老都会将收废品赚的钱和自己积蓄的一部分捐赠给需要资助的贫困学子。至今,王老已结对7个经济困难学生,帮助他们圆梦大学。
2022年,王老将7万余元积蓄全部捐给浙江大学教育基金会。以王老命名的“王坤森助学金”已经吸收了社会各界爱心人士,捐赠的70多万元善款作为留本基金永久用于助学事业,今年秋季开学后,每年计划资助7名学生。
拾荒老人、助学网红……王坤森老人有很多称谓,但王老称最喜欢的两个身份是老党员和退役军人。1949年入伍的王坤森,保卫过水电站建设,保障过氢弹实验、钢铁生产,从事参谋工作21年,其间因表现优秀荣立三等功,转业后,他成为一名高校教师,从事国防教育工作,在学校工作期间,王坤森就经常关心和帮助那些家庭困难的学生。2012年夏天,他通过媒体得知,一位女孩考上了大学,却由于生活拮据只能四处打工,从那以后,王坤森决定用自己的力量帮助贫困学子上大学。
明明有退休金,为什么还要拾荒筹钱助学?王坤森老人说:“我想通过行动告诉孩子们,有困难并不可怕,只要勤奋努力,肯定能迈过那些坎。”
近年来,随着年龄增长,王坤森老人的状态大不如前。今年1月,王老曾因心脏病送医抢救,出院不久,他便签下遗体捐献志愿书,决意身后将遗体捐献给曾经工作多年的浙大医学院,成为学生们的“大体老师”。王坤森老人表示:“帮助贫困学生,是我一生的信念,要一直做下去。”
据人民日报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