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6日,在中国共产党大同市第十六届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上,审议通过了《中共大同市委关于融入京津冀打造桥头堡的实施意见》。这是与全省同步奋进“两个基本实现”目标的大同方案,也是对大同实施“融入京津冀、打造桥头堡”重大战略的全面部署,擘画了大同未来转型发展的宏伟蓝图,吹响了“融入京津冀、打造桥头堡”,进一步加快转型发展的冲锋号角。
全会指出,融入京津冀、打造桥头堡必须聚焦五大坐标系,确定对接方向。
立足全国坐标系,聚焦陆港型国家物流枢纽、中西部连接京津冀城市群的枢纽城市、在全国有一定影响力的区域重点城市,将大同打造成内陆开放发展的新高地;立足京津冀坐标系,发挥生态、资源、文化等优势,培育新的发展动能,促进经济转型升级,依托山西,背靠北京,发展大同,打造山西融入京津冀的桥头堡;立足全省坐标系,加强与山西中部城市群联动发展,助推全省经济社会更加均衡协调发展,打造联动全省融入京津冀的合作高地;立足晋北城镇圈坐标系,加强与朔州对接,全面提升交流合作的紧密度和协同性,打造引领晋北互动发展的增长极;立足乌大张长城金三角坐标系,围绕服务“一带一路”及中蒙俄经济走廊,持续推进晋冀蒙(乌大张)长城金三角区域合作提质升级,打造产业协作典范和区域性消费中心城市。
全会提出,融入京津冀、打造桥头堡要明确发展目标,聚力打造“八型八地”。
一要做响能源创新型,打造京津冀绿色能源供应地。充分发挥国家综合能源基地优势,不断扩大电力外送京津冀的规模。抓住生态保护整治机遇,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借助风、光优势资源,发展多能互补的综合能源系统。二要做精数字服务型,打造京津冀数据服务地。承接首都生产型服务功能溢出,加快推进数字经济发展,为制造业发展、传统产业升级、信息消费扩大升级提供新动能。三要做大流量消费型,打造京津冀旅游康养首选地。以“产城融合”“交旅融合”“全域旅游”的理念,构建文商旅一体化的消费型产业集群,打造首都“后花园”和国际知名文化旅游目的地。四要做强产品制造型,打造北京产业转移承接地、首都科技成果试验转化地。紧紧抓住国家实施制造强国战略的重大机遇,以市场化方式共同推动产用结合、产需对接和产业上下游融合,探索“北京研发”+“大同制造”的区域产业链,打造制造业创新发展的新基地。五要做长农产品加工型,打造首都特优农产品供给地。推动八大特色农业产业提质升级,实施一批农产品精深加工标杆项目,提升“大同好粮”品牌影响力,打造京津冀“米袋子”“菜篮子”“肉案子”供应基地。六要做活枢纽流通型,打造国家综合交通枢纽基地。围绕大交通构建大枢纽,围绕大枢纽布局大物流,围绕大物流发展大产业,打造国家综合交通枢纽城市、陆港型国家物流枢纽承载城市、区域性商贸物流枢纽。七要做足要素配置型,打造京津冀优质劳务输送地。做好“对内引育人才”与“对外劳务输出”两篇文章,推动大同人力资源服务业提质增效、纵深发展,向京津冀输送更高端更优质的劳动服务。八要做优生态共建型,打造拱卫京津冀生态涵养地。围绕生态环境联防联控,守卫首都生态安全,一体推进治山、治水、治气、治城,建设首都“后花园”,展现山清水秀天蓝地净美丽大同。
全会对融入京津冀、打造桥头堡的重点任务作出部署,强调要深入实施“八链合作”八项行动。
一是实施新型智造链合作行动,做强实体经济,建设“智造大同”。以产业链“链长制”和特色专业镇为牵引,加快创新平台和中试基地建设,打造北京产业转移承接地和首都科技成果转化地。二是实施能源创新链合作行动,优化供给结构,建设“绿能大同”。持续深化能源革命综合改革试点,加快推进能源产业“五个一体化”融合发展,着力构建新型能源体系,打造京津冀绿色能源供应地。三是实施数据算网链合作行动,做大数字集群,建设“算力大同”。加快建设全国具有影响力的绿色能源数据中心集聚区和华北最具竞争力的算力中心城市,打造京津冀数据服务地。四是实施农业加工链合作行动,抢占京农市场,建设“好粮大同”。大力实施“特”“优”战略,构建特色农业协同发展的产业新格局,融入全国大市场供应体系,打造首都特优农产品供给地。五是实施文旅消费链合作行动,推动消费升级,建设“魅力大同”。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全力打造“1+4+N”文旅产业发展格局,打造京津冀旅游康养首选地和区域消费中心。六是实施医疗康养链合作行动,发展健康产业,建设“康养大同”。推动康养产品和服务多元化发展,聚力建设京津冀区域性养生度假集聚区,创建全省康养产业先行先试示范市和国家综合康养产业示范区。七是实施生态区域链合作行动,筑牢京西屏障,建设“美丽大同”。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一体推进治山、治水、治气、治城,构建区域一体化的生态环境保护格局,打造拱卫京津冀生态涵养地和首都“后花园”。八是实施人才服务链合作行动,建强人才队伍,建设“创新大同”。坚持人才强市战略,持续完善人才引进机制,建立柔性引才机制,打造创新人才聚集地和京津冀优质劳务输出地。
短短一天会期,从大会到分组讨论,参会人员认真聆听、热烈讨论。会场内外,信心在传递、思想在交融、共识在凝聚。
山西晚报记者 郭斌 通讯员 李雪峰 郑苗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