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处晋北的大同市,是中国大型煤炭能源基地之一,有“中国煤都”之称。
作为山西的第二大城市,大同是联动太原、助推太原引领山西全面崛起的第一推手。同时,大同又是国家重点建设的交通枢纽城市、物流枢纽城市,是山西对接京津开放距离最近的城市。2023年2月,省委书记蓝佛安在大同调研时对大同寄予厚望,要求大同主动融入京津冀,有效承接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溢出效应、更好发挥桥头堡作用,助推全省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型发展。
在建设国家区域重点城市的关键时期,大同市紧抓时代机遇,把比较优势转化为发展胜势,充分利用在区位、交通、文旅以及载体空间上的优势,以产业链招商、特优农业招商、地域文化资源招商、“地企共同体”建设招商、“一把手”招商等招商方式为抓手,围绕发展壮大主导产业和战略性产业,坚持调整存量与做优增量并重,实现改造提升传统特色优势产业与提升大同战略性新兴产业双翼齐飞,全力打造区域招商引资协同发展的高水平样板。
A 产业链招商锻优势
近年来,大同市积极承接产业转移,加快转型发展步伐,初步形成以能源、数字经济、装备制造、现代医药、文化旅游、现代物流、新材料、绿色建材、特优农业、通用航空“十大产业”为重点发展方向的多元产业格局。当前,大同市正以大数据、现代医药的壮大与提升作为重点突破方向,紧紧围绕《山西省重点产业链及产业链链长工作机制实施方案》,开展重点优势产业链招商,着力实现2023年全市工业领域招商引资上有实质性改变。
在大数据产业链方面,以灵丘秦淮、阳高中联、新荣国富三大数据中心、上海润迅大数据智慧服务基地、京东物流客服中心等已有项目形成的集聚效应,持续加大引进服务器制造、数据服务等上下游产业项目力度,加快大同形成“存储计算——设备制造——标注分析——融合应用——数据交易——安全服务——人才培养”全产业链,推动大同经济由“输煤炭”“输电力”向“输数据”“输算力”转变。2022年签约8个项目,签约金额141亿元,期中开工项目5个。
在现代医药产业链方面,以中国医药集团旗下的百余家子公司作为一对一的拜访主体,在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方面着力挖掘大同医药产业链的空白点作为项目落地的重点区域,助力大同在现代医药板块形成百亿产业集群。2022年大同招商人员成功引进投资1.8亿元的山西佰德聚康药业有限公司的综合建设项目,该项目实现了当年签约、当年开工、当年入统,在全市疫情防控的关键阶段跑出了大同项目建设的加速度。2023年,大同市将重点依托山西双雁健康产业有限公司、山西佰德聚康药业有限公司,逐步打造100亿级的大同生物医药产业园。在产业链招商的过程中,大同市尤为注重“延链、补链、强链”。
“招商方向和产业布局是我们在本地资源禀赋基础上所做的科学研判。按照每个县区和开发区的特点,找准重点发展的产业链方向并做好龙头项目的引进,以之为基础进行辐射与延伸。围绕产业链条的缺失环节,纵向进行补充式招商,实现产业链向上、下游延伸,合理利用资源、科技等因素,优惠政策上倾斜,服务配套上满足,构建‘业务共生,利益共享’的产业共同体,提高产业集群的根植性。”大同市促进外来投资局局长申海军说。
而首届山西特色专业镇投资贸易博览会落户大同,又为当地的产业链招商提供了有效助力。
“产业链招商、专业镇招商、会展赛事招商是招商引资的重要途径,举办专业镇博览会正是充分运用这几种招商方式的生动实践。”山西省投资促进局党组书记、局长杨春权认为,专业镇博览会的举办,还进一步搭建起对外合作的窗口和平台,持续补链延链强链,加快规模集群发展,在产业链培育和特色专业镇发展上取得了新突破。
B 特优农业招商促振兴
近年来,大同市着力实施农业“特”“优”战略,黄花、畜牧、中药材等八大特色农业产业加快发展,农业产业链条不断延伸,农产品营销渠道有序拓展,以产业振兴带动乡村振兴。大同黄花、浑源黄芪、特色农产品正按照“标准制定、产地认证、品牌创建和本地转化”思路,积极探索农业高质量发展路径。
2020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大同市云州区有机黄花标准化种植基地,作出了“希望把黄花产业保护好、发展好,做成大产业,做成全国知名品牌,让黄花成为乡亲们的‘致富花’”的重要指示,为大同市黄花产业发展擘画了蓝图。
目前,大同市黄花生产加工经营主体已达175家,重点深加工龙头企业17家,研制开发出菜品、饮品、食品、功能产品、化妆品五大系列100余种,全产业链总产值达42亿元,产业发展取得显著成效。此外,大同市聚焦黄花产业链上下游精准招商、打响产品知名度,打好产业合作牌,创新解锁并玩转“网络+直播”招商新赛道,把各类企业引导到黄花产业上来,促进黄花全产业链开发、全价值链提升,壮大产业集群,把“大同黄花”打造成国家黄花产业发展样板、国家现代农业样板和农产品向大健康产品升级样板,推动以大同黄花为代表的全国黄花产业高质量发展。
如今,黄花实实在在变成振兴花、幸福花、致富花。
7月24日,2023黄花产业发展大会暨第六届大同黄花丰收活动月启幕,大会发布了大同黄花标准体系、黄花品种国际登录及大同黄花系列新产品,全面展示了大同市黄花产业发展的新成果,中国蔬菜流通协会授予大同市“中国黄花之都”称号。现场还进行了一系列重点项目签约,为政府与企业、企业与企业搭建合作共赢的桥梁,共同推动黄花产业向规模化、标准化、产业化转型升级,提升大同农业高质量发展水平。
C 文旅招商结硕果
5月21-22日,“东方甄选看世界山西行”活动首站走进大同,通过“直播+文旅”沉浸式云旅游方式,将云冈石窟、北岳恒山、悬空寺、浑源古城等文化古迹推向全国,激起大同文旅的滚滚热浪。6月27日晚,以“云动天下潮起大同”为主题的2023年山西省第九次旅游发展大会暨云冈文化旅游季在大同古城南城墙关城盛大启幕,再次掀起了山西文旅新浪潮,也让大同成为山西一张炙手可热的文化名片。
同网络热度相匹配的是,大同市近年来持之以恒在文旅招商方面深耕细作结出的累累硕果。大同以“云冈、恒山、古城、长城”四张品牌为内核、以自然资源为支撑、以重大项目为带动,以配套服务为保障,进行全域旅游招商,着力抓引进国内外大型文旅企业和国际知名品牌酒店落户大同,以文旅企业百强榜为主要对接主体,建立文旅招商小分队进行全域旅游招商,量身打造高端旅游项目,让大同的历史优势、文化优势、饮食优势、气候优势在文旅项目的研发与包装上充分绽放。
发展不忘历史,前进不丢文化。大同招商工作在引进外来企业同时,兼顾保护和发展大同老品牌。通过多种市场运作,大同市促进外来投资局推动大同本地老品牌“同风肉制品厂”入驻市装备园区陆港产业园,目前产品已在大同市内及周边地市销售。大同市铜火锅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已在市经开区选址制造。大同老汽车品牌“塞北箭汽车”,于2022年10月8日在市装备园区注册成立“塞北箭汽车有限公司”,并已在国家工商总局完成注册。
D“地企共同体”招商聚合力
地企合作共谋发展,是大同市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需要,也是驻同企业实现转型升级目标的需要。近几年,在地方与企业的共同努力下,大同市很多产业得到了快速发展,为地方经济增长注入强劲动力。
为了带动和提升大同市原有优势产业形成产业集群,大同市政府加强了与中车、国药威奇达、大齿、陕汽、晋能等龙头企业的“地企共同体”建设,扩大了成品药物、高端煤化工、城轨车辆、煤矿综采设备和煤机配套产业在同投资布局。2022年已签约68个项目,签约金额237亿元,期中开工项目57个。
2023年,大同市将重点借助换电重卡发展窗口期,推动国电投总投资55.6亿元的城市及绿电交通(电动重卡、换电站)项目落户大同市,并借此机遇促成国电投与陕汽合作,延伸陕汽大同公司产业链,打通产业有序转移与精准承接通道,更好地实现地企共赢。
E “一把手”招商添动能
据悉,大同市重点实施的“一把手”招商行动,树立全市招商“一盘棋”意识,进一步明确把招商引资和推进项目落地作为各级党政的“一把手”工程,压实县区、开发区“一把手”主体责任。同时充分发挥好各级招商引资工作领导小组的统筹协调作用,督促各县区用好《招商引资重大项目领导包联机制》《招商引资重大项目三级协调机制》《招商引资通报机制》,切实解决项目落地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按照“三无三可”和“五有”套餐要求,持续推动大同营商环境提质升级。深化“承诺制+标准地+全代办”改革,全面实行项目“拿地即开工”、100%“标准地”出让。加大助企惠企政策解读和落实力度,激发市场主体活力。为新开工项目办结前期手续,落实土地指标、“三通一平”等项目开复工条件。
“走出去”“请进来”,大同市招商的步伐,愈发稳健且坚定。大同市正抓住京津冀产业转移和非首都功能疏解,瞄准行业龙头、重点企业及“专精特新”“小巨人”,精准开展招商。5月27日,2023年山西大同融入京津冀专场招商推介会在北京举行。省委常委、大同市委书记卢东亮盛情邀约:大同市将以最大的诚意、最好的环境、最强的支持,真诚邀请四海宾朋扎根大同、投资大同,到大同多走走、多看看,亲身体验古都大同的多彩多姿,亲身感受古都人民的热情好客。
文化+旅游、产业+科技、农业+创新……大同正通过多元化、融合化的产业呈现,推动着可持续发展布局,传递出兼容并蓄、开放创新的时代气质。
山西晚报记者 王爽 实习生 陈思宇 任颢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