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一辈子都在和土地打交道,他说那是他的命根子。
弟弟出生后,家里生活开始变得更加拮据,父亲打算多承包几亩地来维持生计。母亲想承包旱田,说旱田可以种些玉米,省时省力,春天种下去就等着秋收。可父亲却说,这样是省心,但收入也不多。于是他只承包了一亩旱田,栽了点西瓜,其余十几亩都是水田。这可累坏了他们,他们每天都泡在田里,除草、施肥、治虫……在他们的精心管理下,水稻丰收了。
我们家收获了四千多斤稻谷,从此告别了“高粱米饭半年粮”的日子。
那年我们家的西瓜也丰收了。我们家旱田是沙土,种出来的西瓜,又大又甜又沙。
父亲用卖西瓜的钱给我交足了学费,买了件新衣服,还给母亲买了一台缝纫机,唯独自己啥也没买。母亲让他也买点啥,他却不肯,说好日子还在后头呢。果真,从那时开始,我家慢慢摆脱了贫穷。
一天晚上,我陪父亲在西瓜地里看田。他看着满地圆滚滚的西瓜,难以抑制心中的兴奋,和我聊起了土地。
他说:“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只要你好生待土地,土地就会好生待你。你看,这一亩田瓜长得多好。为什么长得好?一是因为土地,二是因为太阳和雨水,三是因为我和你妈的劳动。”
父亲停顿一下,抬头望了望月亮,接着又说:“其实,人活在世上,就像庄稼长在地里。”
父亲这些话,让我对土地有了新的理解,也让我懂得了什么是朴素的人生。
原来,父亲的内心,就是一片肥沃的土地。
□范大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