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在现场

我省首届“算之魂”珠算非遗文化展演赛在太原举办

小算盘哒哒响 拨动数字“大世界”

  • 扫描二维码观看相关视频。拍摄:张磊制作:张婷

  •   “三下五去二、四去五进一……”8月11日,我省首届“算之魂”珠算非遗文化展演赛在太原举办,来自全省各地的248名选手齐聚一堂,带来一场精彩的珠算展演赛。非遗珠算小传承人,用珠算比赛的形式感受非遗文化魅力,并呼吁大家传承这一非遗文化。
      “小传承人”绽放指尖智慧
      在上午的比赛现场,选手摩拳擦掌、跃跃欲试。“开始”口令一响,珠算选手迅速进入状态。他们手脑并用,拨珠动作整齐划一,或挥舞着小手来回比划,或闭目思索后快速给出答案,举手投足间皆是自信,引得现场观摩的教练、裁判频频点头称赞。
      清盘、定档、拨珠,动作干净利索;心算、珠算、作答,口诀熟记于心……来自运城中学的胡一博今年15岁,他告诉山西晚报记者:“我学珠算8年了,从小学开始接触珠心算,会一直保持下去。”一旁的教练表示,一把“小算盘”能从小培养孩子对数字的敏感度,建立起对数学的兴趣。
      当日下午,展演节目更为精彩。临汾神墨文化艺术带来的《花样一心二用珠心算》节目中,小选手双脑并用,在跳绳、拍球的同时进行听算,毫不受外界干扰。在心算展演环节,出题老师声音刚落,选手们提笔,答案飞速跃然纸上。几轮PK下来,选手们“珠动数出”,表现出的强大心理素质、超强思维能力,令现场观众震撼不已。来自太原清徐杜村幼儿园的舞蹈《算盘哒哒响》,引现场观众拍手称赞。
      据悉,参加此次展演赛的选手为全省幼儿、少儿和成人珠心算爱好者,有15个队参加珠算技能比赛,有9个表演类节目参加展演,共248名选手参加了本次展演赛。比赛按不同年龄段分选手组、A组、B组、C组,进行限时不限量的加减算、乘算、除算三项比赛。表演类以传承弘扬珠算文化为主题,内容丰富多彩、形式灵活多样,以艺术手法生动展示了珠算文化的传承实践,诠释了珠算所蕴涵的价值。
      珠算融入现代生活
      “小算盘”拨出“大智慧”,拨动的是指尖的智慧,流动的是中华传统文化魅力。展演最后,主办方为选手们颁发了展演奖杯和荣誉证书,以此鼓励选手们不断学习和掌握珠心算技能。大家纷纷表示,将继续行走在珠算学习的路上,不忘初心,传承中华国粹。
      一名珠算教练告诉山西晚报记者,珠算是中华传统文化瑰宝,在进入计算机时代的今天,作为“古老计算机”的算盘在世界许多国家仍备受青睐。据统计,目前,全球有130多个国家开展不同规模的珠算、珠心算教育。珠心算学习中,学生要左右手并用,眼耳手口脑同时参与,这样能促进左右脑的平衡发展,有效培养学生的注意力、记忆力、观察力、想象力、思维力。尤其是对于儿童来说,能培养他们动则活跃、静则专注的良好习惯,使儿童计算能力迅速提升。儿童通过前期珠算训练,会逐渐在大脑中形成脑像图,随着儿童训练量提升,脑映像会越来越清晰,同时脑像图宽度会不断拓宽,在儿童运算过程中,会将数字符号转变为算珠符号,直接运用心算完成运算。珠心算训练过程中,不断追求“准”“快”,培养孩子高效做事的品质。
      2013年12月2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八次会议在阿塞拜疆首都巴库开幕,中国的珠算被纳入非遗,今年,是10周年。同时,今年6月,“珠算”被列入我省第六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名录。这对于广泛宣传珠算非遗文化、推进我省珠算非遗文化的保护传承和创新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省珠算心算协会有关负责人表示,展演赛的成功举办是一个良好的开端,下一步协会将认真总结经验,完善赛事,努力把“展演赛”打造成我省弘扬珠算文化、交流传承经验、展示创新成果的重要平台。希望今后有更多的幼儿园、小学、社区、培训机构等单位和选手积极参与,省珠算心算协会将为广大珠算心算爱好者丰富展示才华和广泛交流的专业渠道,提供优质周到的热诚服务。

    山西晚报记者 张磊

    分享到:

    过往期刊

    • 第2023-08-11期

    • 第2023-08-10期

    • 第2023-08-09期

    • 第2023-08-08期

    • 第2023-08-07期

    • 第2023-08-04期

    • 第2023-08-03期

    • 第2023-08-02期

    • 第2023-08-01期

    • 第2023-07-31期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