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年来,他始终站在输送煤炭最前线,用心用情做好服务,认真细致确保安全,以一名铁路货运人的责任和担当,践行着“人民铁路为人民”的根本宗旨。
今年54岁的薛胜利,是中国铁路太原局集团有限公司朔州车务段宋家庄站业务主管,2020年获山西省优秀共产党员称号,2021年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最美铁路人”,2022年荣登“中国好人榜”,获第九届山西道德模范敬业奉献奖。
“确保这些生产生活用煤源源不断运往全国各地,点亮城市乡村的万家灯火,供足酷暑严寒的空调暖气。”8月10日,面对山西晚报记者的采访,他说,这就是他的使命,也希望十几个徒弟记住,并把这一使命延续下去。
心里常有一本账 才能做好工作
从1987年参加工作至今,薛胜利一直扎根在铁路货运一线。
2013年6月,他刚到朔州车务段宋家庄站,就带领营销服务组5名骨干,用两个多月的时间,冒着酷暑,跑遍了车站辐射区内15家重点煤矿、76家煤炭相关企业,哪座煤矿产量多少、煤质如何、运到哪里,他都心中有数。
7月的一天,得知港口特别紧缺5000卡优质低硫煤,而右玉县西矿有大量存煤正在找客户,他立即奔赴煤矿。煤矿负责人一听薛胜利准确无误说出了他们的产能、煤质特点、面临的困难以及下游企业需求,惊喜地拉着他说:“你这是雪中送炭呀,太给力了!”当即商定了发运意向。后来,这家煤矿负责人逢人便说:“有困难找薛胜利,他可是煤运‘一本通’。”
大秦铁路被誉为中国重载第一路,1988年开通运营以来,为全国六大电网、五大发电集团、上万家工矿企业和十几个省市提供生产生活用煤70多亿吨。宋家庄站是大秦铁路重要的煤炭装车基地,年运量2500多万吨。薛胜利说,作为一名业务主管,确保这些生产生活用煤源源不断运往全国各地,点亮城市乡村的万家灯火,供足酷暑严冬的空调暖气,是他的工作职责。
为什么要知道这么多煤矿和相关企业的产量、煤质?薛胜利说,因为煤矿的产煤要和下游的电厂对接,按照相关规定,有的电厂需要发热量5000卡的煤,有的则需要4500卡。同时,不同的厂子对硫的要求也不同,环保要求不超过1,一般控制在0.6到0.8之间。如果有的煤矿产煤质含硫在0.4,而有的煤质硫高,在1.0,把这两批煤一综合,达到0.6至0.8之间,就能满足下游电厂的要求了。
严格落实装载方案,确保货物安全,是煤炭运输的重中之重。作为大秦铁路上的一个重要装车站点,宋家庄站年货发量占朔州车务段的十分之一,不但装车量大,而且装载方式多样化,重载、危险货物运输相互穿插,货装安全卡控难度极大。薛胜利心里有一条不能触碰的红线——安全,出发前任何一点细微的安全隐患都可能在途中变大千倍万倍。所以,每一处可能存在安全隐患的地方,薛胜利都要一一查看到位,“运量越大,安全责任就越大,面对考验,我必须认真检好每一列车。”
成千上万次实践 练就“眼治超”“手测煤”
“既然穿这身衣服,就是责任和担当。安全关键在哪里,我的人就在哪里。”薛胜利每装好一列车,马上从装车现场返回办公室,工作服来不及脱,满身煤尘没洗,就立刻坐到电脑前调阅货车过轨道衡情况、比对分析装载质量,不放过任何一个影响安全的细节。
经过成千上万次实践,薛胜利练出了“眼治超”“手测煤”的本领,绕车一看,就能发现哪辆车超载。他坚持“一吨不能多、一吨不能少”,总结出“查、校、盯、比、核”五字治超法,满载不超载。正是这样精湛的业务技能,才有效杜绝了货运安全隐患。薛胜利担任宋家庄站值班员以来,经他把关的重载货车达200多万辆,全部实现货装零超偏,确保运煤列车的安全畅通。
2016年12月8日,薛胜利在大峪口专用线盯控装车,一眼就发现第20辆车出现了超载,便立即喊停,冒着寒风和同事爬上高高的装车塔,检查发现是筒仓2号传感器失灵,迅速进行处理,确保了列车安全准时发出。
2020年8月,王坪煤矿因坑下综采搬家停了产,专用线临时闲置。而不远处的小峪煤矿此时产能富余,只因专运线紧张多运不了,正好可以与王坪煤矿专用线结上对子。这个“借线运煤”的想法一冒出来,薛胜利马上赶往两家煤矿,当起了“红娘”,大家一拍即合。王坪煤矿挣到了1000多万元专用线租赁费,小峪煤矿多运了煤,车站运量也保持了稳定,同事们夸奖薛胜利这一招是“一举三得!”
2020年2月下旬,原来铁路运输的煤炭有不少转为汽运,薛胜利急得嘴上起了泡,他下决心:流失的煤源一定要查清楚、找回来。他和同事在高速公路口连续蹲守,冒着寒风调查了近万辆运煤货车,想方设法和司机套近乎,了解煤炭从哪来、运到哪儿、运费多少,甚至有司机问他们:“你们到底是干啥的?废话这么多?”
掌握大量信息后,他们立马对症下药,逐一走访重点煤矿,从国家环保政策,到企业经营发展,掰着指头算大账、看长远、比价格,制订“一企一策”运输方案,与9家中小客户签订820万吨“量价互保”协议,与3家大中型企业签订了560万吨淡旺季运输互保协议,牢牢稳住了货源基本盘。
薛胜利在宋家庄站10年来,与同事们先后拓展了山煤国际、宋家庄煤站等大客户,年均增量达13%,客户朋友圈越来越大,车站货源的“蛋糕”也越做越大,保障民生的底气更足了。
对家庭有遗憾 只能用积极工作来回报
2021年9月,全国电煤供需紧张,铁路电煤保供行动迅速打响,他们迅速加强货源组织,优化装车作业,开辟绿色通道,解了燃“煤”之急。薛胜利连续40多天盯在装车现场,每天检查1万多个车门、近3万个装载加固点,奔走20公里是家常便饭。
当年10月26日,薛胜利正忙着装车,爱人打来电话哭着说:“你快回来吧,咱爸不行了!”薛胜利赶回家,还是没能见上岳父最后一面。正含着泪处理后事时,同事来了紧急电话:“大峪口专用线设备故障,整了半天没弄好,车装不出去,咋办?”看见薛胜利左右为难的样子,爱人悄悄地说:“你先去看看吧,家里有我们呢!”薛胜利又一猛子扎进了装车现场,没能送老人家最后一程。
直到现在,薛胜利提起这件事,总是觉得心有愧疚。“老岳父最疼我,经常鼓励我干好工作,我想我这样做是为了千家万户温暖过冬,老岳父在天有灵的话,相信他一定会理解我。”薛胜利说,对家庭抱有愧疚之情,只能用更积极的工作来弥补缺憾,自古忠孝难两全。
薛胜利有一对龙凤胎儿女,自1995年出生到现在长大成人,大多是妻子操持着,他错过了不少儿女的成长时光,即便有时间和孩子们坐在一起,相互间的话也很少。“说实话,我还是习惯睡在单位,有啥事马上就能处理。”薛胜利说,现在孩子们都大了,也参加工作了,他会时不时提醒他们要在工作中负责认真,踏实肯干。
薛胜利在单位还带着十几个徒弟,现在各自走上了关键岗位。说起未来,薛胜利表示,自己也快要退休了,希望为煤炭运输站好最后一班岗,也希望自己的徒弟发扬“人民铁路为人民”的宗旨,继续发光发热。
山西晚报记者 宋俊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