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社会直通车

“流量”变“留量”烂河滩化身网红露营地

  •   山西晚报讯(记者 郭斌)农家风光、自然野趣、美食好友、人间烟火……近日,浑源县沙圪坨镇黄家坡村露营基地热闹非凡,慕名而来的游客络绎不绝,用时尚现代的露营方式感受新农村的“诗和远方”。而仅仅在3个月前,这里还是一片无人问津的烂河滩,借着乡村旅游的东风,昔日的烂河滩“靓丽变身”网红露营地。
      8月26日,山西晚报记者驱车来到黄家坡村,300亩亮黄色的向日葵花海令人眼前一亮,白色的帐篷环绕四周,红火的花朵点缀其间。游客们三五成群,拍照打卡、亲近自然,享受着慢节奏的生活。
      夜幕低垂,伴着塞上的凉风,一片绿地、一顶帐篷、一桌美食,三五好友围炉夜话,谈天说地。营地内,条带的灯光交相映照、影影绰绰,草坪上慢慢升腾的烟火气,帐篷中透出的星点暖光,让现场氛围感拉满。香嫩的烤串、爽口的饮品、富有当地特色的浑源凉粉,让人大快朵颐。游客的谈笑声、欢快的歌声,汇成初秋夜晚最美的乐曲。“现在天气和温度刚刚好,家门口就有好风景,全家人在这里玩得特别放松,很惬意。”从大同市专程赶来的孙先生对这里的景致连声赞叹。
      乘着农文旅兴起的东风,黄家坡村开始了嬗变之旅。3个月前,这片时尚靓丽的露营地还曾是村民用来堆放杂物垃圾的烂河滩,既影响村容村貌,也污染环境。“沉浸式‘微露营’的兴起,为我们发展乡村旅游提供了新思路。”黄家坡村支部书记张磊表示,新建的露营基地占地面积10亩,“露营+音乐”“露营+餐饮”等休闲产品不仅能丰富游客体验,还能持续带动周边村民创收,推动生态价值高效转化,曾经的烂河滩变成了当地热门的户外聚集地和网红打卡点。
      露营地的建设不仅提升了黄家坡村的“颜值”,更带动了周边村民就业和自主致富的积极性。园区8月初正式运营后,仅20天左右,单露营项目带来的收益已达1.3万元。“日常每户种植油葵可获纯利1000元,还有300元的补贴。现在,村民可以在营区卖自家的农产品,村里还为脱贫户设置了每人每月500元、300元的卫生和执勤类公益岗补贴,村民增收渠道更加多元化。”张磊说道。
      营地周围,凉粉、糕面等村民自种自制的农产品很畅销,现年59岁的村民李秀玲一边招呼顾客一边开心地说:“生意好的时候,每天能卖出80碗到100碗凉粉,日收入能增加300元至400元,这比出去打工强多了,干活都有劲儿了。”
      “最可喜的变化是我们村民精气神被调动起来,人们主动参与营区建设,利用露营地带来的客流量自发地‘带货’,将露营所带来的‘流量经济’转化为‘留量经济’。”沙圪坨镇镇长李军士欣慰地说道,“今天的黄家坡村迸出了一个‘火星子’,沙圪坨镇有20个村,要迸出更多的‘火星子’,那样老百姓的生活会更美。”李军士表示,下一步,沙圪坨镇将深入挖掘辖区内各个村的资源禀赋,因地制宜发展农业观光旅游,进一步促进农民增收致富。

    分享到:

    过往期刊

    • 第2023-08-28期

    • 第2023-08-25期

    • 第2023-08-24期

    • 第2023-08-23期

    • 第2023-08-22期

    • 第2023-08-21期

    • 第2023-08-18期

    • 第2023-08-17期

    • 第2023-08-16期

    • 第2023-08-15期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