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晚报讯(记者 辛戈)一人假装寻医问药,在闹市上物色老年人作为诈骗对象;一人负责介绍“神医”,在“帮助”老人“寻医”途中套取其家庭信息。9月5日,霍州市人民检察院向社会发布信息,一伙冒充“神医”诈骗老人钱财的犯罪团伙被检察机关依法批准逮捕。
今年5月的一天,王女士逛庙会时偶遇陌生人董某,健谈的董某向王女士询问是否知道治疗癫痫病的好医生。就在王女士明确表示不清楚时,“偶遇”二人的郑某凑过来说,附近有位神医能治此病。经过郑某一番吹捧,加之家中也有相关病人,王女士便与董某一同探寻这位“神医”。
途中,介绍人郑某与王女士套近乎,获取她的家庭信息,此时的“神医孙女”郝某便尾随在3人身后。在偷听到王女士的信息后,郝某便绕路假装与3人偶遇。
作为“神医孙女”,郝某与佯装求医问药的董某以及王女士交谈时,准确地“算出”二人及其家人的情况,并称二人家中不顺之事可以花钱消灾。具体做法为,将现金在佛堂供奉两个小时即可消灾。为打消王女士的顾虑,董某拿出事先准备好的一万多现金给了郝某。“她拿出钱给了对方,后来顺利还给她了,我就觉得这事挺靠谱。”王女士随即回到家中,将积攒多年的8万元交给郝某“消灾”,事后发现钱财悉数被骗走。
此案移送到霍州市人民检察院后,承办检察官经审查案卷,发现该3名犯罪嫌疑人还存在以同样手段诈骗多名老年人的犯罪事实。对此,已建议公安机关继续侦查。现该犯罪团伙已被批准逮捕。
在此检察官提醒,通过办理案件,他们发现老年人极易成为不法分子的首选诈骗对象,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原因:首先是初次见面,老人更容易相信充满热情、对其关怀有加的陌生人,进而对陌生人敞开心扉,被不法分子套取信息进行诈骗。此外,老人常身患多重疾病,更加关注健康信息。当身体、家庭出现问题时,由于担忧、恐慌,容易轻信“名医”“神药”。还有就是,许多老年人习惯于从小广告、短视频、他人介绍途径获取信息,且缺乏理性的判断,容易轻信陌生人且被封建迷信所利用。
对此,检方也对老年人及其家人列出防骗小妙招:要远离可疑人员。对于主动打招呼、套近乎、献热情的陌生人要保持高度警惕,不要泄露个人和家庭信息,涉及到钱财安全的事情要与家人多商量,慎重作出决定。要讲科学不迷信,建议老年人通过官方渠道、正规医院学习疾病防治、科学养生知识,经常关注新闻媒体、国家机关的防诈提示,守好钱袋子,提升防骗能力。要凝聚家庭合力,晚辈应传承敬老爱老传统美德,日常生活中关心、关爱老人,引导老人去正规医院就医,帮助老人共同识别骗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