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版:子夜

老南瓜,母亲的宝贝疙瘩

  秋天来了,房前屋后、地坝边、土边的老南瓜成了母亲的“宝贝疙瘩”。
  这些年来,母亲一直坚持在春天育栽南瓜秧,经过精心呵护后,南瓜秧茁壮成长,到了夏天长得最为茂盛,开花结南瓜儿。到了秋天,则长成了老南瓜。
  老南瓜呈黄褐色或金黄色,起初隐藏于绿黄相间的南瓜叶中,显得有些羞涩。不久,南瓜叶枯萎,老南瓜则“显山露水”,大大咧咧的,十分醒目。倘若南瓜藤枯死,就只剩下老南瓜“望星空”了。
  老南瓜呈椭圆形或长条形或葫芦状,小的十多斤,大的二十多斤,个数多,最多的那年达到60余个,缘于母亲种植有功,被父亲誉为“种瓜能手”。
  母亲笑了笑说:“哪里是什么能手哦,就是爱好种罢了。你看,种南瓜费不了多少工夫,适当淋点粪,它就吃露水长大了,而且长成了老南瓜,丰收成为定局,多安逸!”
  听着母亲的话语,父亲及我们感受到了她的谦逊、质朴、憨厚,感受到了她对土地、南瓜、劳动、生活的热爱。其实,母亲为了种植老南瓜是费了不少心血的,从备南瓜子作为种子到育苗,从移栽南瓜秧到浇水、施肥、除杂草,从“靠”南瓜花到结南瓜,从祝福南瓜儿快快长大到收获老南瓜,母亲都很细致、认真,像疼爱幺儿一样管护。要是有南瓜儿夭折了,她会伤心、难过。待到一个个老南瓜黄得可爱时,母亲不由自主地把它们看了又看,摸了又摸,闻了又闻,欣慰、爱恋的情愫可见一斑。
  于是,母亲珍爱那些老南瓜,把它们当成“宝贝疙瘩”,除带领我们去看、摸、闻外,就是把那些老南瓜摘、背回去,要么堆放在屋内,要么堆放在屋檐下。
  “不怕别人顺手牵瓜呀?”我们不解地问母亲。
  母亲坦言相告:老南瓜是农家人的土特产,家家户户都在种,都有收获,值不了几个钱,不担心被“偷”。原来如此,我们恍然大悟,对母亲的宽广胸襟佩服不已。
  对于那些“宝贝疙瘩”,母亲会做妥善安排:先得考虑一家人吃的问题。无论是煮老南瓜汤,还是炒老南瓜片,还是清蒸老南瓜,还是老南瓜烘饭,都香甜不已,不失为农家美味,既能充饥,又能变换口味、犒劳味蕾和肠胃,还能美好心情,怎能不美美地为家人奉献出爱心呢!
  事实上,母亲做出的各式老南瓜菜肴,均成了我们的最爱,常常嚷着“还要吃”“还想吃”。而母亲不厌其烦地操劳,满足我们的愿望,不能不令我们发自肺腑地感激,由衷地向母亲翘起了大拇指。
  家里人吃不了多少老南瓜,对于剩余的老南瓜,在亲朋来串门告别时,母亲会送些给他们作为“礼物”,浓烈情谊。
  还有剩的老南瓜,则用于喂猪。是啊,把老南瓜砍成砣,放进锅里煮熟后更加香甜,猪们吃起来摇头摆尾的,惬意极了。
  在老南瓜的滋养下,不单人能饱腹,促进生长,还能助力猪们的生长,以至于长得膘肥体壮,尽快出栏换回钞票,可把母亲笑得合不拢嘴。
  每每看到那些“宝贝疙瘩”发挥了功用,越来越被乡邻、家人、亲朋乃至猪们喜爱,母亲就会情不自禁地感叹:“还是老南瓜好哦,谁叫它是我的宝贝疙瘩呀!”
  靠着毅力、勤劳、爱心、细心,母亲每年秋天都会收获老南瓜,一看到老南瓜就倍感亲切,一摸到老南瓜心里就踏实,一闻到老南瓜散发的清香心里就畅然,那眷恋、珍爱的情愫溢于言表。
  当我们回归老家时,母亲尤为兴奋,定要为我们做老南瓜饭菜来吃,理由是为了“不忘本”“吃水不忘挖井人”。分别时,母亲会送我们老南瓜,说拿回去吃了会慰藉乡愁。刹那间,我们的心灵震撼了,发自内心地钦佩母亲的种瓜能耐及为人处世,感恩母亲融入到老南瓜这个“宝贝疙瘩”里的深爱。

□何龙飞

分享到:

过往期刊

  • 第2023-09-13期

  • 第2023-09-12期

  • 第2023-09-11期

  • 第2023-09-08期

  • 第2023-09-07期

  • 第2023-09-06期

  • 第2023-09-05期

  • 第2023-09-04期

  • 第2023-09-01期

  • 第2023-08-31期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