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经济上下游

昔阳:发展沟域经济 拓宽村民致富“鹿”

  •   近日,走进昔阳县大寨镇北亩村隆盛德梅花鹿繁育基地,伴着呦呦鹿鸣声,40多套宽敞明亮、整齐有序的鹿舍映入眼帘,一头头体态匀称、毛色光亮、温顺可爱的梅花鹿正在悠然散步、觅食……该基地相关负责人常晓君介绍,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保健意识的增强,鹿产品的前景广阔。
      今年以来,大寨镇围绕县委、县政府“沟域经济”发展思路,打造工农互补沟域经济带,谋划实施大寨镇梅花鹿全产业链开发项目,串联企业、集体、农户、闲置宅基地等资源,突出梅花鹿特色养殖加工,通过村企合作“种+养+加”产业发展模式,打造成集玉米种植、特色养殖、避暑休闲、乡村旅游为一体的田园综合体。
      据介绍,大寨镇梅花鹿全产业链开发项目以北亩村鹿场为主体,发展梅花鹿特色养殖,占地88亩,总投资6324万元,其中争取政府衔接资金525万元;在北亩村建设总建筑面积18000余平方米的鹿场,梅花鹿现存栏825头,2023年底养殖规模可达1200头。大寨镇积极创新利益联结机制,带动北亩村、南峪村、上元村等6个村每村每年可增加不低于5.6万元的村集体经济收入,可解决50余人就业;同时将结合发展“庭院经济”,引导个体农户养殖梅花鹿,逐步实现梅花鹿产业镇域全覆盖。
      项目通过村企合作“种+养+加”产业发展模式,利用玉米种植、黄储加工、(德兴隆)酒厂酒糟,开展梅花鹿绿色养殖,形成绿色循环全产业链闭环,并逐步建立鹿茸等产品深加工车间,与德兴隆酒业合作生产“金鹿酒”,推进鹿茸“药食同源”,打造田园综合体。
      此项目将围绕品种培优、品质提升、品牌打造,延伸产业链条,提高产品附加值,并高标准建设农耕文化教育研学基地,打造农旅融合新高地,集观赏养殖于一体。同时,项目将统筹整合市场资源,规范利用区域公共品牌和大寨品牌,积极推出特色农创产品,进一步发挥大寨品牌效应。预计到2024年底,梅花鹿养殖规模将达到5000头,年产“金鹿酒”500吨、鹿茸片等产品3000公斤,可消化玉米秸秆8000吨,年纯收入2000万元以上。
      项目建成后,将辐射带动昔阳其余9个乡镇和有条件的村集体饲养梅花鹿,推动优质梅花鹿订单养殖,推动梅花鹿养殖加工产值达到亿元以上。
      昔阳是太行山西麓的山区农业大县,山峦起伏、沟壑纵横,村庄、道路、资源均沿沟域分布。立足县情实际,该县县委、县政府提出,要打破区划限制,以自然沟域为单元,大力发展沟域经济,宜农则农、宜林则林、宜旅则旅,引领乡村产业全面升级,带动乡村振兴全面发展。
      昔阳县乡村振兴局局长庞占刚介绍,该县以自然沟域为单元,划分了13条沟域廊带,规划打造10大特色产业基地、50个示范园区,带动40家合作社、20个家庭农场,促进1万余名脱贫户增收。同时,配套衔接资金1.8亿元,发展食用菌、肉牛、梅花鹿等特色种养加产业69个,开展百企助百村联万户行动,用好“企业+”模式助力村集体收入全部达到10万元以上,今年上半年脱贫人口人均纯收入增速达16.8%。

    山西晚报记者 张杨

    分享到:

    过往期刊

    • 第2023-09-18期

    • 第2023-09-15期

    • 第2023-09-14期

    • 第2023-09-13期

    • 第2023-09-12期

    • 第2023-09-11期

    • 第2023-09-08期

    • 第2023-09-07期

    • 第2023-09-06期

    • 第2023-09-05期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