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社会直通车

遭受性侵!孩子别怕,法律给你撑腰

  今年3月的一天,6岁的童童(化名)突然向家长说自己下体疼痛,家长发现其下体红肿,在详细询问下,童童说是小莉(化名)的爷爷弄疼了自己。
  9月19日,山西晚报记者从临汾市人民检察院获悉,案发后,检察机关结合这起性侵未成年人犯罪案件,通过多种模式依法能动履职,给予未成年人全方位的司法保护。目前,被告人王某因猥亵儿童罪被判处有期徒刑3年。
  6岁女童遭邻居爷爷猥亵
  “小莉和童童是同学也是邻居,孩子们经常串门玩耍。”检察官介绍,案发当天下午,童童去小莉家玩,不久后,小莉被奶奶带去上培训班,小莉的爷爷王某趁家中无人,将童童带入家中卧室内,通过抠摸其下体对童童实施猥亵。
  此事发生后,童童的母亲在为女儿洗澡时发现了异常,随即报警。
  对于性侵未成年人犯罪,依法从严惩处是常态。今年6月8日,侯马市人民检察院以猥亵儿童罪对王某提起公诉。此后,王某被侯马市人民法院判处有期徒刑3年。
  “案子是办完了,被告也严惩了。但在严厉打击性侵未成年人犯罪的同时,追根溯源统筹推进未成年人刑事案件与涉未成年人民事、行政、公益诉讼案件相融合,提升未成年人综合保护质效,全面守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则是检察机关面临的一个新的课题。”承办检察官表示,该院结合办理的这起性侵未成年人犯罪案件,决定通过多种模式依法能动履职,给予未成年人全方位的司法保护。
  精准固定证据+家庭教育指导 依法严惩性侵犯罪
  案发后,该院第一时间提前介入,内外衔接、协同取证,为固定证据下好“先手棋”。鉴于童童为不满14周岁的幼女,为确保询问到位,减少再次伤害,检察机关主动会同公安机关开展“一站式”询问,引导公安机关获取客观性证据,全面勘察案发现场,提取物证,为后续案件的审理提供关键的证据。在此案移送侯马市人民检察院审查起诉阶段,检察官认真审查证据,精准指控犯罪。最终,法院采纳了检察机关的量刑建议。
  通过梳理案情,检察官认为童童的监护人对孩子的安全教育不到位。
  “童童的父母很少提及相关安全教育方面的事情,这使得孩子过于相信邻居、熟人等群体。而且平日里,他们经常任由孩子独自外出玩耍,且无任何监护措施,间接导致孩子遭受性侵。”检察官介绍,为避免类似事件的发生,检察官对其监护人进行了家庭教育指导,制发督促监护令。
  此举旨在督促童童的家长正确履行监护职责,改变不当教养方式,谨防熟人作案,多关注孩子的身心健康,引导孩子提高自我保护能力。担心童童的家长落实不到位,检察机关专门定期跟踪执行情况,确保督促监护令落到实处。
  公益诉讼+建立长效机制 全面推动综合履职
  除了家长的“马虎”,幼儿园也存在“失职”问题。
  在办理受害人童童的案件中,检察官详细调查走访后发现,孩子所在幼儿园没有开展过相关的性教育,这也致使童童在案发后,并未意识到自己遭受了侵犯。此外,检察机关对辖区近3年性侵未成年人案件的全面梳理,发现学校普遍存在这种问题。
  为避免类似童童的悲剧再度发生,孩子遭相关侵害行为可以第一时间识别,并保护自己,检察院以此案为契机,启动行政公益诉讼立案程序,向教育局送达磋商函,督促其对侯马市内的学校开展性教育工作,依法履行监管职责。教育局高度重视,及时组织各中小学校负责人召开座谈会,督促辖内所有学校开展适龄的学生性教育,提高未成年人防范性侵害、性骚扰意识,建立预防性侵机制。
  案件办结后,检察院又邀请教育、民政、妇联、团委等部门共同举办预防性侵未成年人工作座谈会,建立起多部门共商共治的长效机制。一方面,检察机关与教育部门、各小学代表和幼儿园园长就如何加强预防性侵未成年人工作展开交流,呼吁教师积极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及时移送侵害未成年人案件线索。另一方面,联合民政局邀请家长代表参加法治讲座,以案释法讲述家长在预防性侵未成年人犯罪方面的重要作用,帮助、引导家长树立正确的家庭教育观,助力未成年人健康成长。
  强制报告+建立数字模型 积极开启智慧检务
  过去一年的时间里,我省从严惩治侵害未成年人犯罪,批准逮捕侵害未成年人犯罪678人,提起公诉901人。完善涉未成年人重大敏感案件挂牌督办和提前介入工作机制,侦查阶段提前介入案件439件。通过参加预审、现场勘查、案件讨论等形式引导侦查机关取证,督办了一批重大恶性案件,全部依法从严从快批捕、起诉,从重提出量刑建议,有力地震慑了违法犯罪。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未成年人保护是一项综合性、系统性工作。性侵未成年人案屡屡发生的背后,依旧存在取证难、报案少等问题。为了积极解决此领域的“短板”,更好地保护祖国的花朵,全省各市检察系统都在不断精进相关工作机制。
  以受害人童童的案件为例。为减少此类性侵案件的发生,检察院联合卫健委和公安部门,调取了医疗机构近年来未成年人就医数据和性侵未成年人报案数据,专门建立了强制报告数字监督模型。该模型通过数据比对、碰撞,对发现的性侵未成年人案件中已报告未立案、已立案未报告、未报告未立案的情形进行分类预警。检察机关从中发现监督线索,向卫健委制发检察建议,督促其落实强制报告义务,防止性侵案件有案不报。

山西晚报记者 辛戈

分享到:

过往期刊

  • 第2023-09-19期

  • 第2023-09-18期

  • 第2023-09-15期

  • 第2023-09-14期

  • 第2023-09-13期

  • 第2023-09-12期

  • 第2023-09-11期

  • 第2023-09-08期

  • 第2023-09-07期

  • 第2023-09-06期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