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实事点击: 实施城镇社区幸福养老提速工程,让老年人能够享受“家门口的幸福养老”。
照料间、助浴室等多个功能室,样样俱全;坐式、躺式洗澡,解决失能、半失能老年人的洗澡难题;中药泡脚、红外线理疗仪等康养项目,打通养老服务“最后一米”……我省加速实施城镇社区幸福养老提速工程,让老年人在家门口享受专业化、多元化的养老服务。
2023年,省政府把“城镇社区幸福养老提速工程”列入12件民生实事,用心用情用力解决好人民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截至8月25日,全省100个城镇社区幸福养老提速工程项目中12个已率先完工。
近日,山西晚报记者走进太原市杏花岭区涧河街道耐火西巷社区养老幸福工程(以下简称耐火西巷社区养老幸福工程)——“和睦塘长者之家”,实地采访社区养老幸福工程如何让老年人享受“家门口的幸福养老”。
这里的老年人躺着也能洗澡
9月中旬,山西晚报记者来到“和睦塘长者之家”,映入眼帘的是平坦的小路,铺满棕红色地砖;小院的枣树上挂满红枣,几位老人用竹竿打着枣;十多间平房的外立面贴上了深咖色瓷砖,墙上悬挂着一盏盏古朴的灯,显得美观大气。
“和睦塘长者之家”位于耐火西巷社区15号楼南侧,建设面积600余平方米。设置有照料间、助浴室、理发室、康复室、护理站、心理疏导室、书画室等多个功能室。可提供日常照料、膳食供应、康复护理、精神慰藉助洁助浴、教育咨询和上门服务等养老服务,实现在家门口就能幸福养老。
“在这里,失能、半失能的老人都能享受到坐式、躺式的洗澡模式,很受老年人喜欢。”涧河街道耐火西巷社区养老幸福工程负责人李莉说。山西晚报记者看到,助浴室分男、女两间,银灰色的浴室干净整洁,洗澡床、坐浴椅、扶手、急救电话等用品整齐摆放着。
“脱衣、洗头、清洁上肢、清洁胸腹部……”墙上的助浴流程图显示出助浴步骤。李莉介绍,凡六城区60周岁及以上、具有太原市户籍或在太原市居住满1年以上的助困对象和助残助优的服务对象,均可免费在此“美美地洗个澡”。
“是不是肩膀不舒服?”“你是腰椎难受吗?这样舒服点没?”康复室里,63岁的刘阿姨和老伴正在接受中医大夫的按摩治疗。李莉说,为更好地解决老年人日常生活中“头疼脑热”的小毛病,他们推出“每天1元的健康项目”,包括中药泡脚、视力养护、红外线理疗仪、刮痧、拔罐等康养项目,既便宜又有效果,每天过来理疗的老年人络绎不绝。
除了洗澡、康复等项目,耐火西巷社区养老幸福工程还具备心理咨询、下象棋、理发、护理等功能,多方面满足老年人的日常需求。
打造“15分钟养老服务圈”
涧河街道耐火西巷社区常住居民近2000户,常住人口5000余人,其中60岁以上老人1200余人,占比达23%。耐火西巷社区养老幸福工程的提速,极大方便了周边居民的居家养老服务,打造了“15分钟养老服务圈”。
“像耐火西巷这样的‘城镇社区幸福养老提速工程’,太原市今年将建设13个,向广大老年人提供成本可负担、价格可承受、质量有保障的社区养老服务,让老年人过上有品质、有尊严的晚年生活。”太原市民政局养老服务科科长曹兴国说。
今年,太原市印发《2023年城镇社区幸福养老提速工程实施方案》,《方案》明确,城镇社区幸福养老提速工程建筑以满足社区老年人基本需求为标准,设置短期托养、日间照料、老人餐厅、健康管理、文化娱乐和上门服务等服务功能,面积原则上在500-2000平方米。
截至8月25日,全省100个城镇社区幸福养老提速工程项目中12个已率先完工,其中5个已投入运营,88个正在建设中,总建设进度达73%。省级补助资金已下达,市县配套资金已全部落实。
我省通过实施“城镇社区幸福养老提速工程”项目,不断完善居家社区养老服务体系、提升老年人养老服务可及性、便利性,构建“一刻钟”居家养老服务圈,打通养老服务“最后一米”,让老年人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专业化、多元化的养老服务。
山西晚报记者 薛建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