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走进乡村看振兴·忻州

温汤“加热”乡村游 玉米“种出”新希望

  •   扫描二维码观看相关视频。  拍摄:郭小强 张晋康 李东坤  制作:张琪

  •   时间
      10月3日
      地点
      忻府区合索镇北合索村
      引言
      今年“双节”假期,外出游玩成为众多家庭的不二选择,记者注意到,今年有了一个较为显著的特点,在许多景区出现游客爆满、井喷,甚至因达到接待能力上限临时关停的情况下,选择回归大自然的乡村旅游成为大家的另一种选择。在忻州市忻府区,文旅部门及早布局两节游活动,北合索村温泉游玩迎来了大批出行游客,为忻府区文旅“大市场”发展起到了推波助澜的关键作用,也为乡村振兴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10月3日,山西晚报记者走进忻府区合索镇北合索村进行了实地探访。
      记者笔记
      平坦的柏油路、整洁的村容村貌、清新脱俗的美丽乡村北合索村给游客带来了回归大自然的新感觉;一池池温汤、一道道园林风景、处处洋溢着欢声笑语的合索温泉特色游让大家放飞了自我;一根根香甜的糯玉米、一畦畦丰收的农家田,让昔日为种玉米发愁的合索村民鼓起了钱袋子。乡村旅游热起来了、乡村振兴大发展了,国庆假日期间忻府区北合索村的特色温泉游带给大家好感觉、好体验,“加热”文旅“大市场”、助力乡村大振兴的同时,也引发了前来探访记者的“冷思考”。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化推动,特色乡村旅游在乡村振兴中越来越彰显出独特魅力和重要作用,逐步成为乡村振兴和农民增加收入的又一渠道。相信未来在乡村振兴战略的进一步深化下,乡村建设会更加美好,老百姓的好日子也一定会芝麻开花节节高。
      一池温汤,带火乡村文旅
      10月3日上午,黄灿灿的金秋暖阳洒在丰收气息四溢的忻府区大地上。驱车前往合索镇的道路上,沿途田野间成熟的玉米秸秆带着新鲜的泥土气息扑面而来,平坦的县乡柏油路让车行驶得“舒展展”,这种清新脱俗和悠然自得的感受,顿时让人心旷神怡。细品,再细品,这种感觉受益于忻府区对旅游公路的高标准建设、精细化管理和乡村大振兴、文旅大发展布局。
      据忻府区文旅部门相关人士介绍,合索镇北合索村的温泉游是忻府区乡村文旅特色发展的“标配”,这让记者一行更加迫切想要一睹“芳颜”。虽然心里有准备,但是到了跟前还是有一丝惊叹。城镇化建设与时俱进,生活配套设施建设齐全,花草树木绿植随处可见,景区环境干净整洁。在北合索温泉景区,记者看到,围绕温泉康养度假村的周边,乡村建设发展得几乎可以媲美城区,加上清新靓丽的乡村气息和络绎不绝的游客到来,这里恍若是忻府区城外的一处“城外桃源”。
      远看田有色,近玩水有温。走进这里的温泉景区,绿植掩映的园林建筑中,“北合索温汤”几个金黄色大字耀目迎宾,温泉区域内一池池温汤散发着腾腾热气,让人们如入“仙境”。在这里,孩子们找到了自己心目中的“水上乐园”,嬉戏着打闹着,恣意玩耍;大人们或携老带幼、或独自一人浸泡在温泉水中,享受着满满幸福。专程前来泡温泉的陈女士说:“忻州的温泉比较有名,北合索温泉的建设又给了我很好的感觉,这里是我们举家外出乡村旅游泡温泉的首选。”金秋时节的田间已经由绿转黄,黄绿交织,别有韵味,行走其中,绝美秋色尽收眼底。而在北合索温泉,大家可以选一个心怡的温泉池,躺卧其中,静看秋日风景,细品美好时光。
      一池温汤,带火乡村文旅大市场。据有关人士介绍,合索村的发展就得益于这里的特色文旅产业温泉游玩的大发展。北合索村位于忻州市城区西部约8公里,处在忻静线、合奇线的环抱处,交通便利且靠近城区。所处的合索镇更有忻府区第一高山陀罗山,紧邻的东部有国宝级古刹金洞寺,北靠风光秀丽的双乳湖,可以说是自然风光和人文气息的完美交汇地。但就是有着这样优质的基础条件,昔日这里的年轻人却大多进城务工,留下老年人在田地务农,整体收入水平低下,城镇化建设落后,没有建设,没有投资,更没有外来游客消费。在北合索温泉风景区工作的一位当地村民赵大姐说道:“咱以前就是种地务农的老百姓,一年也落不下几个钱。”俗话说,靠山吃山,靠水吃水。2011年,在上级领导和部门的帮助下,北合索村穷则思变,在村委会牵头下,为了实现集体富裕的目标,让全体村民参股,建立了北合索温泉风景区,打出了第一眼64摄氏度的温泉,现已有6眼温泉,出水量大约1万立方米,从此一池温汤,加热了忻府区乡村文旅发展的“大市场”,也加速了乡村振兴的步伐。
      洗肺又暖身,现如今,经过不断建设和发展,这里的温泉置身于原生态树林中,自然和康养的完美结合,同时景区内建设了儿童水上游乐设施。室外国标游泳池,室内浅水泳池和休闲区,标准化客房,特色餐厅,展览汇报大厅等一系列以温泉为中心主题的配套设施一应俱全。值得一提的是,这里的室内区域有众多的热带大型植物,让在北方的人们不出远门就仿佛置身南国。此外这里先进的设施、优良的水质吸引了前来休闲、疗养、商务的海内外游客,让村民们看到了致富的希望,有了干劲儿,有了奔头,助推乡村振兴发展未来可期。“近年来,温泉旅游发展带动了上下游产业。这里的村民有了就业岗位,提高了收入,农民的利益保障了,乡村的建设发展了,农民的脸上笑容多了。”采访期间,景区负责人告诉记者。这里现已有了“中国最美乡村”和山西省四星级休闲农业旅游示范点的美誉。
      一畦玉米,成为乡村振兴“新引擎”
      众所周知,吃在游玩的过程中是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说到合索温泉旅游,就不得不探讨北合索村的诱人美食。在采访中,记者了解到北合索村老百姓世代务农,昔日靠“种玉米”勉强度日过活,现如今却因为改良品种种下糯玉米,收入发生了大的改变,因为这里种植的糯玉米已经成为大城市餐桌上的“座上宾”,而种植糯玉米也成为北合索村乡村振兴发展的“新引擎”。
      近年来忻州市大力推进全域旅游发展,文旅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促进了经济的发展,推动了乡村的建设,也带动了周边配套产业发展。诸如忻州市忻府区合索镇,在忻州市委市政府的关怀和忻府区委区政府的领导下,大力发展文旅产业同时,积极提升了经济产业发展,乡村振兴效果显著,走上了一条农业品牌化、产业促升级的快车道。据相关人士介绍,忻州的糯玉米是全国农产品地理标志,又入选了中国农业品牌目录。有着口感细腻、软滑甘甜、鲜嫩黏香等食用特点,是忻州的主要商品粮和特产作物。以前当地农民种植的玉米品种单一且产量不高,只是一般品种大田玉米,产出后只能作为一般商品粮出售,卖不出高价,小玉米难有大作为。在乡村振兴的战略下,合索镇注重科技兴农、产业兴农,开发出了糯玉米,坚持有机种植,为农民增加了新的种植选择,由此百姓的收入和生活质量大为改观。
      “每当到了丰收的时节,这里金灿灿的玉米长得沉甸甸的,看着很是喜人。特别是有秋风吹过,田地里的玉米叶随风波动,就像金色的海洋中,掀起金色的波浪,而成熟脱水的叶子发出清脆的沙沙声,就好像浪潮的声音在田里回荡。往往这个季节,我们会全家老少一起上阵,收获一年劳作的成果。经历了辛勤的春耕、春播、浇水、除草,在迎来丰收的这一刻,在一望无边的糯玉米田中,收割人群忙忙碌碌的身影和秋日的金黄,以及一台台玉米联合收割机、运粮车在乡间地头来回穿梭,一穗穗颗粒饱满的糯玉米棒装满运粮车,这一切构成一幅壮美的田野丰收图。”现如今在北合索村种植玉米,已经成为大家喜闻乐道的事儿。采访中,记者曾与当地多位村民交流,随着农民朋友喜悦的讲述,记者也仿佛感受到了丰收的喜悦场景。值得一提的是,忻府区乡村文旅产业发展了,乡村特色产业提升了,吸引了忻州后生张世元的目光,他本着为村民做点事情,实现大家共同富裕的不变初心,帮助村民的玉米实现了品牌化,远销一线城市。他们在忻州有个响亮的名字“玉米兄弟”,他们助推合索镇的农民大力种植的糯玉米,成了大城市餐桌上的“座上宾”。

    山西晚报记者 郭小强 通讯员 李东坤 张晋康

      1.人们在一处温泉里尽情玩水。
      2.“北合索温汤”金字招牌很是显眼,区域内热带植物郁郁葱葱。
      3.种植糯玉米鼓了农民的钱袋子。

    分享到:

    过往期刊

    • 第2023-09-28期

    • 第2023-09-27期

    • 第2023-09-26期

    • 第2023-09-25期

    • 第2023-09-22期

    • 第2023-09-21期

    • 第2023-09-20期

    • 第2023-09-19期

    • 第2023-09-18期

    • 第2023-09-15期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